诱导未成年人应援,必须严惩
短评
7月20日,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聚焦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特点和网上生活状态。值得关注的是,《报告》显示,粉丝应援逐步成为一项未成年人网络社交娱乐新活动,未成年网民参与粉丝应援活动占比为8%,其中尤以初中生比例最高。
应援,本是日韩的一种流行文化,意指粉丝为自家偶像加油打气、接应援助。表达对偶像的喜爱和欣赏,原是一种正常的权利,但在“饭圈文化”盛行的当下,所谓应援已渐渐变质,滋生了“送礼式应援”、“浪费式应援”、攀比式应援甚至暴力应援等种种乱象。
而在饭圈文化中,被裹挟进来的未成年人越来越多尤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未成年网民参与粉丝应援活动占比为8%”,这个数据已经够高了,但再想想生活中很多未成年人是使用家长的手机注册和登录,那么其中肯定还有不少参与过应援的未成年人在统计中被遗漏了。
这么多未成年人参与应援,而绝大多数时候应援都是要花钱的。未成年网民没有工作,应援的钱从何而来?仅此一点,就会产生一连串的社会问题。
由于未成年人心智尚未成熟,这个群体参与应援、狂热追星,不论是对青少年的个人成长,还是对社会风气造成的不良影响,自然也无法让人漠视。为营造未成年人良好上网环境,有效解决网络生态突出问题,中央网信办近日决定从即日起启动“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其中一个重点就是针对网络饭圈乱象,深入整治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高额消费、投票打榜、互撕谩骂、拉踩引战、刷量控评等行为。
“深入整治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等行为”,其中的“诱导”一词可谓点出了未成年人参与应援的要害。因为没有工作没有收入的未成年人之所以会为了偶像慷慨解囊,除了个体心智不成熟之外,背后往往有一只操控之手,活跃着多条利益链。
以不久前舆论哗然的粉丝打榜投票倒奶事件为例,由于根据节目组设定的规则,购买节目赞助商指定的产品是关键,“打投”越多,选手们才能走得越远。在这样的过程中,明星及其经纪公司、选秀节目、平台、赞助商显然都是受益者。而为了让青少年粉丝进入销金陷阱,节目组、赞助商、平台的联合诱导必不可少。“喜欢偶像就要氪金”、“你心爱的偶像需要你用实际行动证明你的爱”,话术可以变化,但实质都是为了收割。
治理粉丝应援乱象,首先就要对准利益链开刀。不论是明星,还是平台、资方,只要有诱导未成年人参与应援的行为,就要严厉惩戒。从长远来看,还应在青少年中注重培育良好的价值观,而这无疑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做好这个工作,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要负起应有的责任。
- 上一篇:河南在暴雨中,救援要拼速度
- 下一篇:发放“托育券”是破解托育难题的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