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广州拿下全国自动驾驶建设9项第一,未来发展最大“路障”在哪?

南都记者调研发现,企业和机构看好“AI+”带给传统汽车产业的变化和动力,商业模式问题成为自动驾驶落地最大挑战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徐劲聪 07-29 02:30

  自今年6月广州启动科技战“疫”以来,广州“智车之城”建设速度在加快:自动驾驶混行政策的发布、工信部的5G+车联网公共服务平台的认定、广州图灵自动驾驶测试等。整体来看,广州拿下自动驾驶建设领域的9项全国第一。未来,打造车路协同,最大发展“路障”在哪?近日,南都智能汽车产业生态课题组围绕广州自动驾驶相关企业及行业机构展开调研。调研中,企业及行业机构都表示看到了“AI+汽车”带给传统汽车产业的变化及新发展方向,但作为自动驾驶落地最大挑战—商业模式,也成为相关企业及行业机构关注焦点。

  广州6个区开通了智能网联路测道路

  

  近年来,全国多地都在加快出台相关政策支持自动驾驶产业发展。经南都记者梳理后发现,各地政策主要可分为几个渐进层面:全面的产业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针对道路测试阶段的政策配套、针对商业化落地的先行先试政策。此外,一线城市已成为自动驾驶落地积极推进的典型示范。

  广州是全国三大汽车生产基地之一,汽车产业是拉动广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之一,自动驾驶也成为了广州目前正在积极探索的产业新方向。

  根据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运营中心统计,目前广州已有百度阿波罗、文远知行、小马智行、滴滴、AUTOX、广汽等与自动驾驶业务相关企业。截至今年4月,广州11个区中6个区有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共计79条,测试道路距离156.29公里。

  在全国城市建设自动驾驶方面,广州拿下了9项“第一”。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总经济师陈键华此前曾公开介绍称,广州是国内第一个批准5G远程驾驶测试的城市、全国第一个提出建设区一级先行示范区的城市等。

  同时,广州在实际投入测试方面领先。“去年我们有71辆的自动驾驶汽车在广州累计测试了70万公里,全国排名第一,且一直都是零事故。这一次疫情的无人车设备的运送物资也检验了广州无人车在实战中的技术水平。”陈键华透露,广州成为国内第一个批准5G远程驾驶测试的城市,就是在荔湾区此前没有自动驾驶测试的情况下根据抗疫实际需求实现的。

  调研中多家自动驾驶企业向南都记者表示,广州的自动驾驶政策目前已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尤其是在开放应用场景方面,这也是广州吸引自动驾驶企业前来落地的关键。

  为让自动驾驶落地,政府能否率先拿出先试先行政策非常关键。本月14日,广州市率先全国正式发布自动驾驶混行政策,并开放9大落地场景,引发全国产业界关注。同月,工信部公布了2021年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5G+车联网先导应用环境构建及场景试验验证公共服务平台项目”中标结果,广州车联网联合体入选。

  “AI+汽车作为汽车产业新的发展方向,全国多个城市都在积极探索,广州的压力也不小。”一名汽车产业机构相关负责人向南都记者表示,为了积极探索广州的自动驾驶试行区域,广州作为一线城市,一直在思考符合自身城市特点的方向去前进。根据国汽智联研究,截至2019年12月,全国就有21个城市发放了道路测试牌照。从发放牌照的数量来看,长沙等二线城市也十分积极,甚至一度排在了前列,可见城市间角逐力度之大。

  

  技术限制下商业化路径分出先后

  

  由于目前自动驾驶技术还不成熟,这给全国城市应用带来困扰,安全首当其冲。在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孙伟看来,自动驾驶所依赖的人工智能技术自身仍有不少未被克服的缺陷,因此也为自动驾驶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难以解决的安全风险。他表示,目前人工智能的基础算法模型仍然存在数据依赖、弱鲁棒性(在异常和危险情况下系统维系的能力)、不可解释性、偏见歧视等问题。同时,人工智能训练需要大量的数据采集,其中就涉及到数据采集和使用的个人隐私和国家安全问题。此外,车上承载AI技术的软硬件系统也面临着与传统计算机类似的安全威胁。

  “即使一个几岁的小孩,你给他看一只小猫的照片让他再看其他的图片都不会认错。”广东省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周玉山向南都记者举例,“但对于人工智能来说,即使经过大量的数据训练,面对含有混淆数据的两张视觉上完全不同的图片可能还会‘糊涂’。”

  商业模式也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我们之前和很多传统车企或相关零部件企业聊过车路协同发展趋势,企业很认可这个方向,但也有疑虑。”广东省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总经理张进向南都记者解释,目前比较模糊的是企业商业模式在哪里。

  因此,政府牵头找寻安全的场景去推动自动驾驶落地成为了典型模式。据中金公司今年发布的研报分析,L3级高速公路有条件自动驾驶、L4级自主代客泊车、矿区自动驾驶和无人末端配送将在2025年前落地,L4级自动驾驶货车(Robotruck)和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有望在2025-2030年开始商业化落地。其中,自动驾驶货车商业模式清晰,且L3级就能实现很明显的成本优势,有望超预期落地。无人驾驶货运成为了当前多个城市推动自动驾驶落地的突破口。

  

  建议:尽快推动商业试运营管理条例

  

  从被调研的几家企业来看,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都在深度布局。在自动驾驶出租车方面,两家企业都已在广州开展运营服务测试。自动驾驶货车方面,小马智行的自动驾驶重卡业务“小马智卡”已在4月份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正式开展商业运营。文远知行则在今年7月20日宣布收购自动驾驶货运初创企业牧月科技,将在多个城市实现开放道路测试及试运营。百度在广州不仅推动自动驾驶,更是积极成为城市智慧交通生态的搭建者。比如在广州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搭建了商用车管理平台,创新智慧交管管理应用等。

  “推动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不是自动驾驶技术公司的事,更需要整个生态、整个产业链合纵连横、互相合作。”小马智行相关负责人对南都记者说道。文远知行相关负责人也向南都记者表示,文远知行在发展过程中因为与多个领域的头部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让文远知行得以不断实现自动驾驶出租车试运营、无人小巴、5G远程操控等应用突破。

  在两家企业看来,作为自动驾驶创业公司,能够取得飞速发展,离不开广州在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方面的支持,也对未来发展充满期待。文远知行相关负责人还提出建议,希望广州市政府能够尽快推动无人驾驶的路测法规和商业化试运营的管理条例,让自动驾驶企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早日在复杂的交通场景下,进行合规的、日常的测试和试运行,早日实现无人驾驶的商业化运营。

  

  专家观点

  广州应成为自动驾驶应用创新“鱼塘”

  深度参与了广州自动驾驶混行政策和9大应用场景发布工作的周玉山介绍,交通系统是典型的“复杂系统”,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导致各种难以预料的情况发生。要想在这样复杂的系统中得到有效的运营模式或者商业模式,也许要抛弃传统“设计论”的思维方式。

  “好比我们想要吃鱼,我们不可能去‘设计’一条鱼。”周玉山进一步解释,聪明的办法应该是建设一个鱼塘,准备好各种条件,让小鱼小虾在里面自由繁殖进化,最终产生符合要求的物种。

  在周玉山看来,广州正在做的是为所有的玩家建设一个能够自由生长的“鱼塘”,期望在合适的条件下,尽快产生能落地,有生命力的运营模式,从而促进车联网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

  对于9项应用场景,周玉山表示,“如果能有一两个跑出商业模式,就很成功了。”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和相关机构可以定下评估标准,把鱼塘中最优质的“大鱼”筛选出来。这样在鱼塘里面,它们彼此可以学习、相互杂交,最终就有可能进化出一个行业想要的结果。

  “现在智能网联汽车已经到了一个谁先能被市场认可的时间点。一旦某个方案被市场接受,商业化闭环就形成了,行业再在这个基础上去调优形成国标,甚至可以形成全球标准。”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运营中心副主任吴政铭也认为,当下探索智能网联商业化运营的窗口期非常关键。“通过新基建的带动、政府政策配合等,某个自动驾驶服务一旦被消费者认可,最终实现商业化了,那么整个智能网联技术和产业都将能得到极大的飞跃。”

  

  出品:南都智能汽车产业生态课题组

  统筹:甄芹 任先博

  采写:南都记者 徐劲聪

  N视频记者:李孟麟 实习生 陈兆麟 郭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