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乔莎莎取得30余项攻关成果
精算细算有力支撑指挥决策 打通联合作战“任督二脉”

人物
乔莎莎
女,南部战区某部高级工程师。她全身心谋战务战,硕果累累,先后取得联合作战重大攻关成果30余项,多项填补军队相关领域空白;探索形成联合作战战法训法创新成果26项,研发专业系统软件10余套,在全军联合作战相关领域率先建起3个实验室,开创性提出“一细则五规范”“五步法”等机制方法,有力支撑了联合作战筹划指挥。
“通过对502个‘敌’目标进行价值分析和大数据仿真推演,建议对3号、27号、114号、302号4个目标优先打击!”盛夏时节,岭南军营一场实战背景下的红蓝对抗演练正酣。作战会上,一名女军官手持激光笔,神定自若地对着荧屏上的巨幅敌情图发出作战意见。一组组精确计算数据、一项项仿真推演结论,再次为联合作战指挥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名女军官,就是南部战区某部高级工程师乔莎莎。她曾荣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军军事训练先进个人、全军某领域技术创新先进个人,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
三代接力,湘北女孩立志当作战军人
乔莎莎出生在湘北一个军人家庭,外公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父亲是一名海防军人。受家人影响,乔莎莎考上国防科技大学。
入学后的一堂课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时任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卢锡城组织“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事件”讨论,从技术层面将外军精确制导炸弹的性能特征、飞行轨迹等进行系统分析,抽丝剥茧、层层深入。那堂课后,“用技术研析作战”的理念深深印在乔莎莎的脑海里。
军校毕业后,乔莎莎先后在通信、保密、档案等岗位工作。当南部战区面向全军选调联合作战人才时,她第一时间报了名。2016年6月,乔莎莎如愿成为南部战区某部一名工程师。她兴奋得彻夜难眠,在本子上写下了自己最喜欢的诗句:一个人的梦想有多大,大到可抵苍穹;一个人的梦想有多久,久到可以穿越一生。
“我的转型有些晚,但很庆幸赶上了这个时代。”乔莎莎说,她就想一辈子干一件事情:务打仗谋打赢!
敢为人先,攻克联合作战新兴领域
我军联合作战的新兴领域几乎从零起步,充满挑战。乔莎莎主动请缨参加战区作战课题研究攻关,“摸着石头过河”向我军联合作战的陌生领域发起了冲击。刚开始时,她领衔的团队就两三个人,硬件设施简陋,研究资料也不多。
“事在人为!”没有研究方向,乔莎莎带着团队来到部队,登战车、访军舰、上战机,深入一线问计官兵。这些年,从陆军合成旅指挥员到海军舰艇长、空军飞行员,大家在训练中遇到难题,都乐意和乔莎莎探讨交流。
缺系统工具,乔莎莎与军内外十多家科研院所联手研发,经过近5年的艰苦努力,她所在团队在全军联合作战相关领域率先建起3个实验室,研发各类专业系统软件10余套,有的系统还在全军推广使用。
随着研究的深入,乔莎莎变得“不安分”起来。她提出,传统的工作模式,无法有效支撑战区体制下的联合作战,必须嵌入作战筹划才能更好发挥作用。乔莎莎大胆提出自己的设想。
“认定了的理,就不能轻言放弃。”乔莎莎抽丝剥茧梳理出每个环节工作内容,渐渐对运行流程机理有了清晰的认识,开创性提出“一细则五规范”“五步法”等机制方法,得到了全军本领域普遍认可。
坚持专业,以科学精神研究“打仗”
“搞联合作战需要科学家精神。”乔莎莎告诉记者,未来联合作战工作以大数据推理、精确计算、模拟仿真为基础,必须有专业素养和科学精神。
一次演习作战研究会上,指挥员问询,“如果对蓝军实施封锁,他们最长能坚持多久?”现场一片寂静。
乔莎莎决心拉直这个问号。刚开始,大家觉得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蓝军一个补给站每次能补充多少物资?补充哪些物资?物资储备是多少?每天消耗多少……这些基本问题都不清楚,怎么算?”
她带着大家一头扎进海量数据中,对蓝军自持力进行提炼分析。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最终拿出了“图表+数据”的研究报告。每个阵地能存多少水、油、主副食和武器弹药,每天主战装备消耗多少油,每天人员消耗多少主副食,最长能持续多少天,都精确到了个位数。
这是以科学精神研究的“打仗学科”:一项作战研究课题,平均收集、消化信息资料数十万字;一份火力打击方案,涉及多个军兵种,涵盖多种武器弹药,涉猎计算机编程、运筹学、爆炸力学、测绘学和外军作战理论研究等多个专业学科,以及熵权法、有限元法、层次分析法等多种算法……
到一线去,时刻做好战斗准备
“把敌人的软肋死穴找出来!”一次演练前夕,乔莎莎带领团队通宵达旦分析“战场”态势、调阅“敌情”资料、分析目标数据,连续30多个小时没有合眼。
“我们永远只有两种状态:打仗和准备打仗。”乔莎莎认为,在战位就必须时刻想着打仗的事,时刻保持战斗状态,聚焦对手摸实底、研战法,力求知己知彼、增大胜算。
“打仗来不得半点虚的,否则上了战场就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一次演习中,乔莎莎组织部队学习某作战行动“敌情”资料,没想到任务布置一段时间了,不少官兵还是一问三不知。在随即组织的一场红蓝对抗演练中,触目惊心的“伤亡”数字,让大家终于认识到“知己知彼”的重要性。
训练结束后,一名战士找到乔莎莎,交给她一张手绘地图。这是战士们根据她提供的数据资料手工绘制的,他们已经把任务目标牢牢记在脑子里了。
“到任务一线去,到听得见枪炮声的地方去!”乔莎莎告诉记者,只有这样,心里才感到踏实。这些年,她抓住每一次到演训场、到任务一线的机会,身体力行收集掌握第一手资料,打通从“中军帐”到战场的“最后一公里”。
2020年11月,乔莎莎作为全军唯一的女代表,被评为全军军事训练先进个人,受到习主席亲切接见和颁奖。今年7月1日,乔莎莎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应邀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
采写:南都记者 王瑜玲 通讯员 姜博西 汪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