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粤新经济动能十足:新能源车产量增230.8% 服务机器人增77.8%

东莞上半年GDP突破5000亿元,年底冲击“万亿俱乐部”几无悬念,汕尾、云浮、阳江、汕头、湛江、潮州GDP增速亮眼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王凡 黄海珊 卢亮 王玉凤 王诗琪 08-04 01:53

  2021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已经出炉,广东继续稳坐GDP全国第一的宝座。

广深两大核心城市在5、6月份受疫情影响,GDP增速放缓。但依有城市挑起了“前锋”重任,佛山市在GDP总量位于全省第三的情况下,实现增速全省第一,实力不可小觑。东莞上半年GDP突破5000亿元,如果不出现“黑天鹅”事件的话,年底冲击“万亿俱乐部”几无悬念。

最值一提的是,非珠三城市在今年上半年展现出诸多惊喜。在广东省“一核一带一区”的发展战略与“都市圈”、东西“两极”发展战略支持带动下,广东省各市经济强力复苏。特别是工业方面,已呈现出区域协调发展的局面。

  有望连续33年坐稳GDP全国第一

  2021年上半年广东的GDP总量为57226.31亿元,继续跑赢全国。排在第二位的江苏省GDP总量为55199.63亿元。在经济体量如此庞大的情况下,广东、江苏有如此之高的增速,可见复苏动力、抗压韧性十足。

  从增速来看,广东受疫情影响所致,比江苏低0.3%。下半年初始,江苏同样遭受了疫情的袭击,但抗疫经验比不上广东,江苏疫情波及范围更大。受此轮疫情的影响,江苏省下半年经济增速未必能继续超越老大广东。

  经疫情大考,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实现高速发展。上半年,医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316.40亿元,增长25.5%;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完成增加值192.23亿元,增长7.9%。

  作为制造业大省,上半年广东全省工业生产和工业投资增速高于全国。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4.5%,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32.8%。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7.4%,远高于全国20%的水平。

  致力于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广东,新经济动能十足,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产量快速增长。1-6月,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30.8%,服务机器人增长77.8%,光电子器件增长58.5%,集成电路增长52.8%,电子元件增长46.1%。上半年,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2万亿元,同比增长18.5%。

  由此势头可以看到,如无意外,广东2021年有望连续33年稳居全国经济第一。

  东莞冲击“万亿俱乐部”基本无悬念

  从“中考”成绩榜单上可看到,东莞各项表现最让人眼前一亮。它离冲击“万亿俱乐部”的梦想再次只有一步之遥。

  2020年,全力以赴向梦想冲刺的东莞,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既定计划。力挽狂澜之后,东莞虽然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却以9650亿元GDP的成绩,遗憾地与梦想失之交臂。

  今年上半年,东莞交出了5000.11亿元GDP的完美答卷。如果从近5年的数据来看,东莞下半年GDP完成情况一直好于上半年。并且自2019年以来,东莞下半年GDP一直保持在超5000亿元的水平。即便是在去年全国经济因疫情受挫的情况下,东莞下半年GDP依然创造出了接近5300亿元的成绩。照此趋势,东莞今年跻身“万亿俱乐部”已基本没有悬念。

  今年7月30日,中共东莞市委十四届十四次全会对上半年工作进行分析时也明确指出,东莞上半年“创新引领产业发展效应更加明显”,东莞正在高质量地迈入万亿GDP俱乐部。总体来说,东莞作为老牌制造业城市,在新经济的发展带动下,正在焕发出崭新的活力。

  但同时也要注意到,作为东莞发展优势的进出口行业,下半年仍将要面对国际市场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原材料、海运价格上涨等,能否在下半年得以缓解,都将对进出口产生较大的影响。

  如果东莞得偿所愿,东莞将成为继佛山之后,第四个迈进“万亿俱乐部”的广东城市。

    六大珠三角外城市GDP增速亮眼

  GDP增速前10的城市中,6个为珠三角外城市,分别是:汕尾、云浮、阳江、汕头、湛江、潮州。

  处于广州都市圈的云浮市,虽然GDP总量最小,但在去年,云浮的GDP首次突破了千亿大关。今年上半年,云浮展现出惊人的经济增速,以15.4%的成绩,位居增速第六位。其优势传统产业如铝制餐厨具、石材制品、钛白粉等守住外贸“基本盘”,出口分别增长189%、86.2%、91.7%。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实现了44.3%的高位增长,增速排名全省第四。实际利用外资增速也位列全省第三。

  2020年上半年,汕尾和阳江是广东省仅有的两个GDP增速超过1%的城市,其中汕尾增速更是高达5.10%。今年上半年,这两座城市再次挺进GDP增速前五名,可见这两座城市经济发展冲劲十足。

  作为粤西城市,阳江GDP增速连续两年冲顶的最重要原因是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今年上半年,阳江市基础设施投资169.6亿元,增长50.7%,两年平均增长57.6%,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汕尾顶住疫情大考压力,逆行破局的关键,同样在于今年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3.8%,两年平均增长59.6%,增长速度异常显著。工业生产和工业投资步伐也明显加快,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6.56亿元,同比增长28.7%。工业投资增长46.7%,两年平均增长24.5%。

  汕尾的强势增长之路,让人不由地想起GDP长期位居非珠城市第一的茂名。同样作为沿海经济带中的一员,大量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为支持茂名石化产业扩能,发挥港口优势,推动旅游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像去年3月底,茂名就迎来建市61年来最大民营工业项目——来烷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动工。该项目总投资高达400亿元。

  迎政策大礼包 两大省域副中心表现亮眼

  正在打造省域副中心的湛江和汕头,在上半年也取得了亮眼的成绩:GDP增速均超过了14%,超过广州、珠海、东莞等珠三角城市。广湛、深汕“双核+双副中心”的深度协作模式初步构建。

  今年3月,《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汕头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活力经济特区的意见》《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湛江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的意见》同步出台,两份政策大礼包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大力的支持,使得固投成为今年上半年拉动汕头、湛江两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南都观察

  广东工业呈现出协调发展之局面

  广东区域不平衡发展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从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来看,广东的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变化,特别是在区域协调发展上,已有不错的表现。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广东正在加强全产业链布局,提出培育建设20个新兴战略性产业集群行动计划有莫大的关系。在这样的政策支持下,“一带”和“一区”获得了不少新的机会。像新能源产业这块,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城市,也因此获得不少资本的青睐。像GDP增速第一的阳江,就得益于广东省支持它全力打造世界级风电产业基地。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海上风电领跑工程”,“抓好阳江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基地建设”,阳江风电全产业链发展因此进入加速期。

  近年来,广东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积极推动实施“都市圈”“两极”的发展战略,这些都能体现出广东想彻底改变区衡发展不均衡的坚定决心。

  GDP

  从上半年的GDP排名上看,汕头已经超过了湾区城市肇庆,并且在增速上排名第八,位居粤东首位。广东另一大省域副中心湛江的GDP总量为1620.41亿元,位列全省第十。

  湛江固投

  湛江在固投的增速上十分抢眼。湛江上半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1.19亿元,同比增长33.1%,居全省各市第2位。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6.7%,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其中,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市政设施管理、航空运输业投资分别增长184.9%、55.3%、127.7%。

  钢铁、造纸、石化是湛江的三大支柱产业,这些都是对电力需求旺盛的产业。为了保障宝钢湛江钢铁、中科炼化一体化、巴斯夫精细化工一体化、森工造纸等重大项目的电力供应,湛江近年来对电网建设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在“十三五”期间,湛江电网建设累计投入了92.28亿元。今年1月,湛江10个电网重点项目正式启动建设,总投资超25亿元。

  汕头固投

  上半年,汕头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2%,总量居全省第九。其中,基础设施投资为汕头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动力,位居全省第三,仅次于广州、深圳。

  汕头的固定资产投资主要集中在交通设施投资和能源类投资上。近年来,汕头发力在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今年上半年,在2021年汕头市重点建设项目中被提及要“全面铺开建设”的汕汕铁路的完成比例已达1/3。在多项重大项目的推动下,汕头交通设施投资两年平均增长7.0%。

  能源类的投资更是耀眼。据统计数据,这块两年平均增长高达81.6%。像力争2021年底建成投运的汕头大唐勒门海上风电项目,总投资高达50.77亿元。该项目建成后,将有助于推动汕头打造海上风电全产业链。

  投资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活力之源。从今年上半年的数据可明显感受到,“一带”和“一区”在固定资产投资这块明显加大投入。

  从工业投资这块来看,广东省超过一半的城市工业投资增速在20%以上。工业投资增速排名前10的城市中,除佛山、肇庆、惠州、东莞和江门外,其他5座城市均来自非珠城市。粤东汕尾和粤西阳江甚至打入前五榜单,分别位居第二和第四。

  GDP

  从面上来看,2019年上半年,广东GDP破千亿的城市仅有11座。但2021年上半年,已达到13座,追平了江苏破千亿的城市数量。

  规上工业增加值

  让人意外的是,从规上工业增加值这个指标来看,广东的工业发展已呈现出协调发展的局面。据统计,广东“一带”和“一区”的增速高于“一核”增速,沿海经济带东翼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4%,沿海经济带西翼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7.5%,北部生态发展区增长24.9%,珠三角核心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5%。分地市来看,2021上半年,广东21个地级以上市全部正增长,增速最高的是阳江市,为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