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河源女生黄宁

放弃都市生活 带领乡邻致富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叶孜文 08-11 01:23

  每逢节假日,黄宁都会去看望村里长辈、留守老人。 受访者供图

  好人档案

  黄宁,女,汉族,85后,河源人,大专文化。在她的带领下,全家回乡创业,建立了东源县万绿松种养专业合作社,吸收社员100多名,成为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黄宁荣获“广东省百名最美乡村女能手”称号,其家庭被评为“全国五好家庭”“广东省文明家庭”“广东省十大最美家庭”。

  有这样一个人,她舍弃了上海的喧嚣繁华,回到了灯火阑珊的双江老家;她本可以轻松自由干着自己喜欢而体面的工作,却毅然回到农村白手起家。她,就是来自河源的客家女孩黄宁。为了让家乡的农产品走出大山,带动乡亲邻里们致富,她放弃了繁华的都市生活,回到生她养她的土地。

  

远离都市,回到家乡种葡萄

  

  黄宁大专毕业后,和丈夫一起生活在上海。丈夫在一家公司任部门经理,黄宁则开了一家网店。但由于远离家乡、父母年迈等原因,2011年,黄宁夫妇回到了家乡东源县双江镇。

  “或许是从小就在农村长大,还是蛮想回去创业,那里才是我的家、我的根。”因为妈妈和舅舅有种葡萄的经验,加上广东葡萄种植户少,黄宁决定在家乡种植葡萄。

  夫妻两人从头学起,在技术、资金、人手都缺乏的情况下,靠着自己的双手在一片荒地上建立起了30亩的葡萄种植基地。

  由于库区移民政策,老家已经没有几户人家了。一到晚上,村里也就一两盏灯时暗时亮,没有网络、没有电视,交通闭塞,进出山路十八弯。黄宁没有放弃任何学习机会,骑着500元买来的二手摩托车,四处参加镇、县、市举办的培训学习。

  尽管遇到不少困难,甚至葡萄园在2013年被大雨整个淹没,但这些都没有击垮黄宁。她和丈夫重新开始,补苗、剪烂根、松土……天天泡在葡萄园里。

  在经历了一次次坎坷后,他们终于赢来了葡萄园的丰收,30亩的葡萄不到一个月全部采摘完。黄宁又扩大了种植面积,增加种植种类,带着全家人过上了小康生活。

  如今,黄宁的葡萄园已经发展成百亩葡萄种植基地。她仍在坚持参加培训,攻克各种技术难题。“年轻人为了理想打拼苦一点、累一点没有什么,现在对我来说,努力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才是成功之义。”黄宁说。

  

每逢节假日,看望留守老人

  

  “一家人富起来不算什么,只有大家都富起来,才是真正的小康。”黄宁说。她在忙碌之余建立了一个培训室,为周边农户免费培训葡萄种植技术。一方面解决了留守妇女再就业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自己及周边种植户经常性缺乏葡萄技术工的难题。

  目前,黄宁的葡萄种植园吸收了20多位留守妇女就业,带动周边20多户种植葡萄,面积达800多亩,间接带动上千农户增收。

  为了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黄宁鼓励农户加入合作社。农户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再由合作社出资建立集市,并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现已吸引100多户农户加入合作社,入股土地300多亩。

  黄宁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让周边的农户也能享受到一些资源增收致富,人人过上幸福美满的小康生活。

  自己家庭幸福的同时,黄宁一家没有忘记村里的长者、留守老人。每逢节假日,黄宁都会精心准备一份礼物去村里长辈、留守老人家走访问候,让他们也能收获一份暖暖的爱意。2019年黄宁家被评为广东十大“最美家庭”之一。

本版采写:南都记者 叶孜文 实习生 刘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