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国务院港澳办发言人:

“民阵”违法祸港 必须严惩不贷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翁安琪 08-17 02:10

  近日,反中乱港组织“民间人权阵线”(“民阵”)宣布解散。对此,香港各界纷纷表示,反中乱港组织的接连解散,反映出香港国安法在推动香港社会由乱及治、稳定社会民心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确实是“镇港神器”。

南都记者从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官网获悉,国务院港澳办发言人表示,违法祸港的“民间人权阵线”罪责难逃。发言人指出,非法组织民间人权阵线(“民阵”)当天宣布解散之时仍大放厥词,态度猖狂,气焰嚣张,充分暴露其反中乱港的政治本质和冥顽不灵的恶劣本性,“必须对其依法追究、严惩不贷!”

  严重触碰‘一国两制’原则底线

  发言人表示,“民阵”是一个未经注册的彻头彻尾的非法组织,多年来它纠结各路反中乱港势力,打着和平理性非暴力的骗人幌子,对抗中央,为祸香港,劣迹斑斑,罪孽深重。其解散声明自诩的“功劳薄”,正是不打自招的“罪行录”:它不仅是反23条立法、非法“占中”、“反修例”运动的直接策划和指挥者,是“港独”“黑暴”“揽炒”等反中乱港活动和“修例风波”升级变质为严重暴乱活动的主要推手,还是勾结外部势力发动“颜色革命”的急先锋和马前卒。

  “‘民阵’自知其行为和活动已经严重触碰‘一国两制’原则底线,触犯香港国安法和多项香港本地法律,且正被香港警方调查,已走到穷途末路,遂匆匆宣布解散,想玩一出‘金蝉脱壳’的把戏,逃脱法律追责,这是痴心妄想、白日做梦!”

  

  应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言人指出,“民阵”在覆灭之际仍死不悔改,负隅顽抗,继续拿出“人权、民主、自由”的遮羞布招摇撞骗、惺惺作态,妄图博取同情、煽动民意。但香港市民的眼睛是雪亮的,早已看透了它虚伪、险恶、狡诈的嘴脸。“民阵”的垂死挣扎可憎可恨可鄙可笑!

  发言人强调,除恶必务尽。“民阵”等反中乱港组织虽然解散了,但其遗毒仍需持续清除。只有依法追究这些反中乱港组织的法律责任,彻底清算这些反中乱港组织的累累恶行,才能使香港重建法治秩序,重回发展正轨。

  “我们坚决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执法机关依法调查‘民阵’等反中乱港组织涉嫌违法行为和活动,依法严惩其首恶和骨干分子,坚决支持香港特区政府深入推动各领域拨乱反正,毫不手软地铲除‘毒瘤’‘恶疮’,清理‘祸根’‘祸源’,还香港一个风清气正的朗朗晴空,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声音

  香港立法会议员何君尧:

“民阵”困扰香港十余年,现在终于解散,是一个天大的喜讯,但“民阵”的解散并不代表完全根治了不法势力乱港的问题,特区政府接下来应致力于进行彻底的“消毒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工联会理事长黄国:

过去反中乱港势力低估了香港市民与中央齐力清除社会余毒的决心,才会在香港国安法出台前大肆兴风作浪,破坏香港社会的安宁,不断挑战国家安全的底线。但随着香港国安法的顺利实施以及特区政府对于违法分子的严正执法决心,反中乱港势力就开始自乱阵脚,纷纷瓦解以逃避法律追究,可见香港国安法确实是“镇港神器”,起到稳定社会民心的重大作用。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建联会务顾问谭耀宗:

“民阵”长期从事破坏香港社会的活动,解散是必然结果。谭耀宗强调,即使“民阵”解散,香港当局也必须追究其非法活动的责任,并要密切关注“民阵”资产流向,防止其流入其他反中乱港平台。

  香港民主建港协进联盟(民建联):

全力支持警方严正执法,继续调查“民阵”涉嫌违法的罪行。民建联还指出,近期接连有乱港组织宣布解散,反映出香港国安法在让香港由乱及治、社会重回正轨、市民生活恢复安宁等方面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链接

  香港律政司司长郑若骅: 

  香港法律界应发挥所长 为国家、香港谋福祉

  8月16日,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司长郑若骅发表网志指出,在国家的支持下,多项两地互惠政策已在粤港澳大湾区逐步落实,香港法律界应发挥专业所长,和内地各单位沟通以推广香港的法律服务和开拓市场,在法治领域为国家、为香港谋福祉。香港律政司此前回应南都、N视频记者表示,相信会有更多香港法律界从业者走进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这将有利于提升大湾区法律设施和法治环境的建设、促进大湾区法律服务的互通融合。

  

  多项互惠政策已在粤港澳大湾区落实

  郑若骅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区内的企业受惠于国家的蓬勃发展,促成了更多投资和交易,对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的需求亦相应提高。香港作为国家唯一实行普通法的司法管辖区,对法律及争议的解决业界应该在大湾区积极发挥“一国两制、三法域”的独特优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郑若骅指出,有赖于中央政府坚持“一国两制”制度体系和对香港的鼎力支持,多项本港与内地的互惠政策已在粤港澳大湾区逐步落实。

  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考试早前已顺利举行,这项措施为香港法律界在大湾区带来庞大机遇,内地律师和具备香港及大湾区执业资格的律师通过合作,相辅相成共同为区内企业提供香港及内地的法律服务和保障,是互利互补的最佳体现,并缔造双赢的局面。

  此外,律政司与内地亦已推出多项措施为法律界拓展市场,包括内地与香港跨境破产及债务重组的合作机制、仲裁保全措施、设立大湾区调解平台、取消港方在合伙联营律师事务的最低出资比例、放宽香港律师作为内地律师事务所的法律顾问的限制等。

  

  首次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考试开考

  郑若骅强调,香港律师业务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相关法律界团体有必要代表香港法律界和内地各单位沟通以推广香港的法律服务和开拓市场。

  郑若骅认为,香港法律界应积极发挥专业所长推展法律服务,捍卫法治,让专业归专业以回应业界和社会的期望;让法律界继续有效落实专业与执业两方面的自我监管制度;让法律执业者得以施展才能,在法治领域为国家、为香港谋福祉。

  今年7月31日,首次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考试开考,香港律政司曾就此回应南都记者表示,该考试积极回应了香港法律界的意见和期望,降低了港澳法律界人士在大湾区从事内地法律事务的门槛,为香港法律界人士在内地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

  “相信会有更多香港法律界从业者走进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这将有利于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法律设施和法治环境的建设,也将促进大湾区法律服务的互通融合,助力共同打造大湾区优质法律圈。”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翁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