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公共场所紧急施救造成损害或将不用担责
医师法草案三审稿提交审议,专家称医生对非医疗场所内病患实施救助,本质上也是一种“见义勇为”的善举

广州,120急救车上,一名完成接收病人任务的护士在收拾工具。 南都资料图片
8月17日,医师法草案三审稿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草案三审稿明确医师在公共场所因自愿实施急救造成受助人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南都记者了解到,医生对非医疗场所内处于危急状态的病患实施救助,虽然也是执业行为,但本质也是一种“见义勇为”的善举。民法典第184条专门规定有“好人条款”,即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医生在公共场所施救案例频发
南都记者关注到,近年来,医生在公交车、高铁、飞机等公共场所救治突发疾病人员的案例比比皆是。
2019年3月17日,在柳州开往南宁东的动车上,乘客陈医生听到车内广播紧急呼叫,同程旅客出现腹痛情况,遂紧急赶往事发现场对其进行救助。但随后发生的事情,让陈医生有些“心寒”——救治行为结束后,列车员要求陈医生出示医师证。陈医生表示自己没有携带医师证,列车员又要查看她的身份证和车票,进行拍照留存,并要她写一份情况说明,留下具体联系方式、签字画押。该事件经媒体曝光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事件发生两天后,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南宁客运段官方微博发布致歉声明并表示,出示医师资格证并非规定程序,留存联系方式和现场救治情况主要是便于后续医院更好的救治,当事列车员随后电话联系陈医生说明情况并致歉。
还有的村医因紧急施救造成他人肋骨骨折后遭遇索赔。
2017年9月7日,72岁的齐老太来到辽宁沈阳的燊医堂大药房买药,其间齐老太突然昏倒,店主孙先生对她实施了心肺复苏,20分钟后,齐老太被120急救车送到康平县人民医院救治。经康平县医院诊断,齐老太双侧多发肋骨骨折(12根肋骨骨折),随后老人起诉孙先生并索赔医疗费、护理费、伙食补助费、交通费等。
孙先生表示,自己拥有“乡村医生证”和“行医执照”,对老人心肺复苏的操作也没有出现失误,法院经审理后驳回了原告齐老太的诉讼请求。
拟明确医生施救造成损害不担责
医生的紧急救助让当事人转危为安,但也引发公众疑惑,医生紧急施救是否属于执业行为?
南都记者了解到,根据《执业医师法》第十四条规定:医师经注册后,可以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但是,下列情况不属于非法行医:(1)随急救车出诊或随采血车出车采血的;(2)对病人实施现场急救的;(3)经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批准的家庭病床、卫生支农、出诊、承担政府交办的任务和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义诊等。
这也意味着,医疗行业从业者在紧急医疗状态下现场施救,哪怕超出了自己的专业背景,也不是非法行医行为。
如造成受助人损害时,医生是否要承担法律责任?
南都记者了解到,医生对非医疗场所内处于危急状态的病患实施救助,虽然也是执业行为,但从本质上也是一种“见义勇为”的善举。民法典第184条专门规定有“好人条款”,即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张鸣起曾对此解释,上述规定意味着,实施紧急救助不再区分救助人是否有“重大过失,只要是见义勇为,一律不担责”。
张鸣起称,从法理和社会实践的可能性考虑,法律在规定见义勇为免责时,对滥用“见义勇为”权利或在实施见义勇为时不计后果给被救助人造成不应有重大损害的,也应加以限制。但在现实中,这些“重大过失、损害”是很难清晰准确界定的。对于特别紧急突发的情况,要求见义勇为者准确判断、避免“重大过失或重大损害”,是很难做到的。这不利于倡导培育见义勇为、乐于助人的良好社会风尚。
医师法草案三审稿也对此明确,医师在公共场所因自愿实施急救造成受助人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中国卫生法学会理事、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良钢撰文指出,一般来讲,在公共场所等环境下实施紧急救治,由于其环境和医疗条件远不及医院,即使是医生也会受到这些客观因素的限制。如果要求医生在紧急情况下严格遵守诊疗规范,必须对病患做精准的判断和治疗,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那么就相当于不去鼓励医生的这一善举,而医生也会因过于严苛的法律责任而不敢在危急情况下出手救人。
保护患者权益
不得对患者实施不必要的检查、治疗
为保护人民健康、患者的合法权益,草案三审稿也对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当履行的义务、开展医学临床研究和诊疗活动等的规则作出详细规定。
草案明确,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当遵守上述规定,使用适宜技术和药物,合理诊疗,因病施治,不得对患者实施不必要的检查、治疗。在医疗过程中,应当尊重科学、遵循医学规律,医师要从患者健康出发、根据患者个体差异科学选择合理的检查、治疗方案;患者及家属也要尊重医师,根据其提供的专业意见,选择适合自己的检查、治疗方案。如果医师对患者实施了不必要的检查、治疗,造成不良后果的,医师法也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医患双方应当加强沟通交流、增强相互理解信任,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形成与疾病做斗争的合力。
在加强基层医师队伍建设方面,草案三审稿增加规定:明确国家采取措施,统筹城乡资源,通过“县管乡用”“乡聘村用”等方式,将乡村医疗卫生人员纳入县域医疗卫生人员管理;明确国家采取措施,进一步完善对乡村医生的服务收入多渠道补助机制和养老等政策。
为规范医师执业行为,草案三审稿明确违反医师资格考试纪律,伪造、变造、买卖、出租、出借医师执业证书等的法律责任,加大对有关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打破“诉讼主客场”
我国法院拟开展审级职能定位改革试点
关于授权最高人民法院在该院和部分地区开展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草案,17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意味着最高人民法院以及北京、天津等12省市人民法院有望启动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试点,推动完善我国诉讼制度,全面优化司法资源配置,保障法律正确统一适用。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就决定草案作说明时表示,我国法院“四级两审制”总体上符合我国的国情实际,兼顾了公正与效率的统一,也有利于诉讼分流、职能分层和资源配置。同时也存在审级职能定位不够清晰,案件提级审理机制不够健全,可能存在“诉讼主客场”现象的案件难以进入较高层级法院审理,民事、行政再审申请的标准和程序有待优化等问题。
据介绍,本次试点将完善民事、行政案件级别管辖制度,逐步实现第一审民事案件主要由基层人民法院审理、少量由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根据地方因素可能对当事人合法权益、案件公正审理的影响程度,合理调整第一审行政案件级别管辖标准,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同时,试点将完善案件管辖权转移和提级审理机制。建立“特殊类型案件”第一审案件管辖权“上提一级”与提级审理机制,明确“特殊类型案件”的识别标准。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案件,认为属于“特殊类型案件”,由自己审理更有利于统一法律适用或者打破“诉讼主客场”现象的,可以决定提级审理,并明确提级审理的程序和标准。
在改革民事、行政再审申请程序和标准方面,将优化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的事由与程序。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再审提审,主要审理在全国范围内具有普遍法律适用指导意义的案件、涉及重大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打破“诉讼主客场”现象的重大案件。
此外,本次试点还将完善最高人民法院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对于具有普遍法律适用指导意义的案件,健全完善大法官参与案件审理机制,建立跨审判部门的五人以上大合议庭审理机制。
监察官法草案三审
增加提高监察官专业能力规定
监察官法草案17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第三次审议。草案三审稿在担任监察官应具备的条件中规定,应“熟悉法律、法规、政策,具有履行监督、调查、处置等职责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同时在关于国家加强监察学科建设的规定中增加“提高监察官的专业能力”的内容。
有的部门、社会公众提出,公务员法对于公务员的录用、交流(包括调任、转任)等有明确规定,对拟进入公务员队伍的监察官的录用、选拔,均应依照公务员法的有关规定办理。据此草案三审稿作出修改,规定初任监察官采用考试、考核的办法,从符合监察官条件的人员中择优选用。同时规定,录用监察官,应当依照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
法律援助法草案三审
强化人权司法保障
法律援助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17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三审的法律援助法草案,进一步强化人权司法保障。
对于此前的法律援助法草案二审稿,有常委会委员和部门提出,法律援助应当与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相结合,加大人权司法保障力度。鉴于此,草案三审稿增加规定:“其他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担任辩护人。”
同时,为了尊重当事人委托辩护的权利,草案三审稿增加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担任辩护人时,不得限制或者损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辩护人的权利。”
兵役法修订草案二审
加强女军人权益保护
兵役法修订草案二审稿17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草案二审稿新增规定,女军人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兵役法修订草案于2020年12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会后,经过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形成了草案二审稿。据了解,草案二审稿明确,女军人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军队应当根据女军人的特点,合理安排女军人的工作任务和休息休假,在生育、健康等方面为女军人提供特别保护。
草案二审稿还增加了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相关内容。二审稿规定,兵役工作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对其收集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不得泄露或者向他人非法提供。同时,在法律责任条款中增加规定,泄露或者向他人非法提供兵役个人信息的,依法给予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