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广东乡村振兴考核结果出炉
广州汕尾江门清远分列片区第一


南都讯 8月20日,广东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通报了2020年度广东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工作情况。结果显示,在21个地级以上市中,广州、汕尾、江门、清远分列珠三角片区、粤东片区、粤西片区、粤北片区第1名;在72个县级考核单位中,广州增城区、汕尾陆河县、江门新会区、清远阳山县分列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片区县(市、区)第1名。
全省21个地市均获评优秀
据了解,根据《广东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办法》和《2020年度广东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工作方案》,综合得分90-100分为“优秀”等次,80-90分为“良好”等次,80分以下为“一般”等次。
此次通报中,广东各地级以上市,广州市增城区等72个县(市、区),省委组织部等31个牵头部门以及省政府办公厅等18个参与部门的综合评价为“优秀”等次,13个参与部门的综合评价为“良好”等次。总体看,2020年度考核成绩比2019年度明显提升。
经广东省委、省政府同意,领导小组对位列各片区前两名的地级以上市、各片区前3名的县(市、区)、牵头部门前3名和参与部门前3名给予通报表扬。
接下来将加强农村基建和公共服务
2020年度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是广东省连续第三年组织实施考核工作。
针对在本次考核中发现的问题,领导小组要求在接下来的乡村振兴工作中全面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进一步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健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联农带农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观察
如期完成乡村振兴“三年取得重大进展”目标任务 广东集体资产总量全国第一
《2020年度广东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工作情况的通报》(下称《通报》)显示,2018年以来,广东各地各部门坚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顺利完成乡村振兴工作“三年取得重大进展”目标任务,农业农村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省财政投入668亿元
《通报》指出,近年来,广东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制,完善“1+1+N”乡村振兴政策体系,“三农”优先保障持续加大。2020年省级财政预算安排支出668.52亿元,同比增长8.4%,省市县安排各类债券资金314.5亿元支持乡村振兴;涉农贷款余额1.61万亿元,同比增长17.9%;农业基金签约认缴总规模达125.17亿元;累计发动10824个企业投入帮扶资金134亿元参与“万企帮万村”行动。
全省20户以上自然村光纤网建设项目顺利完成覆盖,4G网络在全省行政村和自然村基本100%覆盖;全省行政村通客车率和农村公路列养率均达100%,行政村道路基本实现硬底化;全省自然村集中供水覆盖率92.4%,2277个省定贫困村20户以上自然村实现集中供水全覆盖。
建成国家级示范村镇116个
广东着力构建“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富民兴村产业不断做大做优,累计建成14个国家级、16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主要农业县区全覆盖,建成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16个,省级专业村1322个、省级专业镇200个,带动123万名农民就业。创新“12221”市场体系建设,创建广东农产品“保供稳价安心”数字平台,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70.2%。
《通报》指出,三年来,广东农村综合改革扎实推进,逐步构建了城乡融合的机制体制。一方面,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全省试点稳步推开,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全面完成,集体资产总量位居全国第一,基本完成“房地一体”农村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创建稳步推进。另一方面,打造城乡要素交易平台,近三年通过农村垦造水田、拆旧复垦交易金额超过396亿元。
“人、地、钱”瓶颈待破解
《通报》指出了在考核中发现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仍需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存在薄弱环节,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联农带农机制不够健全,乡村振兴“人、地、钱”瓶颈有待破解等。针对这些问题,领导小组要求在接下来的乡村振兴工作中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采写:南都记者 莫郅骅 南方农村报记者 段凤桂
- 下一篇: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