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跑马场“变身”:既要凸显新活力,也要展现公共性
短评
近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天河区马场地块功能提升发展策划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以下简称《公告》),要对标北京SKP等国际著名CBD地区,按照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广州打造全球活力城市和“老城市新活力”的发展要求,对马场地区进行重新定位。
沉寂20多年的跑马场,再度吸引了公众目光。跑马场为何会陷入沉寂,又为何停滞多年均未真正再开发?其中,有历史与现实的多种原因交杂着。
广州带着与生俱来的改革基因与探索精神,上世纪90年代已开始尝试举办赛马运动。1992年,经市政府批准,广州赛马会正式成立,广州赛马娱乐总公司注册资金高达6000万元,这在当年绝对是个不小的数字。赛马从1993年试赛开始,备受市民欢迎,一时风头无两,然而赛马运动一直未能合法化,终于在1999年12月骤然停赛停业。
此后,跑马场并非未尝试“自救”。2003年,跑马场地块曾出租改建为市内最大的汽车交易市场,后升级为汽车城,直至2014年关闭。由于债务缠身及地块性质的问题,现时的跑马场,毫无章法地搭建临时建筑,出租给食肆或休闲场所,而那一块块空地最大的用途则是停车场。
当年,跑马场选址在农田之间,倘若今日周边环境仍然如此,跑马场的每一次更迭与再次沉寂也不会引起公众的强烈关注。然而,今时不同往日,珠江新城已发展成为广州CBD,而跑马场地块北起黄埔大道,南至马场北路,西起马场西路,东至潭村路,面积约为38公顷,是珠江新城为数不多的空置用地,而且,是大面积地块。
从广州赛马会成立至今,已接近30年,处于CBD的跑马场地块必须盘活,重新定位与规划。
《公告》对跑马场地块的重新定位,提出了三个要求。首先,是按照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广州打造全球活力城市和“老城市新活力”的发展要求,对马场地区进行科学定位。其次,是根据发展规划及片区发展现状,分析地块所在片区的业态发展方向及功能需求,提出综合开发的功能定位建议。最后,是给出了具体的例子,对标分析北京SKP等国际著名CBD地区,即占地面积广阔的高端奢华百货公司。除此之外,开放空间要提供舒适且富有特色的公共活动场所,还要明确地下空间开发的目标等。
简而言之,对于跑马场地块的新定位,要求是既能体现广州这座老城市的新活力,又能融入片区现在与未来的发展状况,还要对标北京CBD的标志性商业体,并且凸显出公共服务功能——显现活力,达到协同,彰显高端,并具公共性。
这样的高要求,与跑马场地块的重要性及其改造难度是相适应的。目前,跑马场地块已经被高端住宅、百货公司、成熟的餐饮所包围,跑马场地块的改造商业如何定位?面向消费的百货在其中是否占主导,如果改造定位于商业综合体又如何达到与周边环境的协同发展?公共空间如何区别于普通商业体彰显公共性?这些都有待比选方案公布后,方能知晓。
沉寂20多年的跑马场即将“变身”,依据《公告》,未来至少会有2个不同开发强度的城市设计比选方案呈现在市民面前。希望这块沉寂多年的土地,在改造后能实现华丽“变身”,为广州提供更多活力、协同发展与公共活动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