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习近平在承德市考察时指出:

要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好研史学史工作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央视 08-26 02:16

  24日上午,习近平在承德避暑山庄考察时,同游客亲切交谈。 新华社发

  < 上接A03

  ●24日上午      承德避暑山庄→普宁寺→承德博物馆

  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丰富内涵,以利于更好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

  24日上午,习近平考察了承德避暑山庄。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习近平察看山庄主要建筑和旅游服务设施,详细了解山庄历史和文物保护工作。

  习近平指出,我国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大国。承德避暑山庄底蕴深厚,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宗教与社会相适应、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丰富内涵,以利于更好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游客们纷纷向总书记问好,习近平向大家挥手致意。

  离开避暑山庄,习近平前往普宁寺考察调研。普宁寺始建于1755年,属于典型的汉藏合璧式寺庙。习近平仔细察看有关历史碑刻以及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建筑,听取宗教工作等情况汇报。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弘扬爱国爱教优良传统,创建良好宗教环境,依法依规管理宗教事务,促进宗教更好顺应社会、服务社会、履行社会责任。

  清代皇家猎苑——木兰围场距北京350多公里。1701年冬天,康熙皇帝在途经武烈河谷时,惊觉此处人烟稀少且风光秀美,恰在北京与围场中间地带,决定在此开辟园林,修建离宫。避暑山庄一度是清代第二个政治中心,清帝在这里处理军政要事,接见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和外国使节。 央视


  在普宁寺的碑亭,矗立着三块巨大的石碑——《普宁寺碑》《平定准噶尔勒铭伊犁之碑》《平定准噶尔后勒铭伊犁之碑》,均用满蒙汉藏四种文字镌刻。

  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是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的重要历史见证。“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长城内外的界线得以打破。 央视


  实践充分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

  随后,习近平来到承德博物馆,参观《望长城内外——清盛世民族团结实录》展览。习近平走进展厅,不时驻足察看,详细了解清代民族关系发展和多措并举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国家统一等情况。

  习近平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包括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内的小康社会。实践充分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要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好研史学史工作,整合历史研究资源和力量,提高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更好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把握历史趋势。

  承德博物馆位于避暑山庄东北部,从2019年11月起,《望长城内外——清盛世民族团结实录》展览在该馆展出。清代修建避暑山庄,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边防。清代皇帝放弃了沿用数千年的防御工事——长城,“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代指蒙古诸部),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也。”这里成为清代皇帝与兄弟民族契阔谈宴之地。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传承丰厚遗产,促进民族团结,这正是承德之“承”。


  > 下转A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