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制落地周年 创业板超八成新IPO为高新企业
2020年业绩显示,新上市公司超六成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

2020年8月24日,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落地实施,首批18家企业挂牌上市,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迈出承前启后的坚实一步。
一年来,制度供给的“养分”源源不断地润泽创新创业企业,创业板家庭成员快速过千。目前,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已平稳运行一年,受理首发企业728家,广泛分布于50多个行业,新上市公司184家。注册制下创业板新上市公司IPO合计融资1421亿元,总市值1.9万亿元。
非常有利于专精特新企业
去年8月24日,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成功落地,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迈出承前启后的坚实一步。创业板积极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和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提供强有力的直接融资支持。目前,创业板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行业上市公司占近50%,涌现出一批拥有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优质企业,产业集群效应显著。
博时创业板ETF基金经理尹浩对南都记者表示,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以来,无论从数量和规模上来看,创业板公司融资提速明显。
深交所数据显示,注册制下创业板新上市184家公司,IPO合计融资1421亿元,而前一年同期仅融资66家,募资额也仅350亿元。创业板新上市公司超八成为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8家,IPO金额合计156亿元。
这些新上市公司出较好的成长性和盈利能力。2020年业绩显示,新上市公司中,超六成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
制度创新也激活了存量市场,创业板上市公司对于再融资工具的使用,超过了以往任一年度。
截至2021年8月20日,342家上市公司向深交所提交了362家次再融资申请,合计拟募集资金3828.98亿元;170家实施完成,实际融资1638.88亿元。其中,266家次为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拟募集资金2953.75亿元;91家次为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拟募集资金866.18亿元;5家次为小额快速融资,拟募集资金9.05亿元。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后,在发行上市财务指标上增加了包容性,非常有利于专精特新企业通过创业板上市做大做强,加快解决我国的‘卡脖子’难题。”先导智能董事长王燕清表示。
在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下,新股发行上市条件更加市场化。相对于过去以盈利为主要考察指标的发行上市体系,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为普通企业设计了三套上市标准,其中第二套标准即“预计市值不低于10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为正且营业收入不低于1亿元”。
创业板注册制下新申报企业中已有28家企业以“第二套标准”申报,目前已经有迈普医学、雷电微力登陆创业板。
深交所表示,统筹推进创业板发行承销、上市、交易、持续监管、退市、投资者保护等一系列基础制度改革,成效初步显现。
深交所负责人表示,在发行环节,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询价、定价、配售机制初步建立,常态化发行持续推进,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在交易环节,放宽涨跌幅限制,优化盘中临时停牌机制,建立“价格笼子”机制,市场博弈更加充分。在持续监管环节,存量市场同步实行注册制,小额快速再融资机制进一步优化,从受理到注册最快仅8天,审核效率与可预期性显著提高。
机构占比稳步提升成交活跃度提高显著
深交所负责人表示,创业板市场投资者结构持续改善,机构投资者占比稳步提升,境外投资者规模不断扩大,价值投资理念进一步普及深化。
二季度公募基金和北上资金同时加仓创业板和科创板,并减持主板。公募基金今年二季度创业板配置比例显著回升6.8个百分点至24.5%。
改革落地一年以来,创业板指累计上涨25.12%,指数远超沪深300和中证500等指数。创业板日均成交金额1926亿元,日均换手率2.89%。创业板指收盘点位一度超越沪指。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一批行业龙头进入投资者视野。
尹浩称,创业板成交活跃度提高显著,创业板指从注册前一年不到1500亿元的日均成交额,提高到了近2000亿元的日均成交额。
分析人士表示,创业板指超越上证指数,最主要反映的是市场投资逻辑的变化。
分析师表示,以创业板综指囊括了当下众多的优质赛道,包括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医药、电子与计算机等,业绩显著优于其他宽基指数。近年来在优质资产稀缺的情况下,众多聪明钱在优质赛道上布局,以期获得出色的收益。同时优质赛道内的上市企业景气度也一次次被验证,充分说明其具备巨大的增长潜力。
以创业板为代表的高成长性赛道和景气度较高的龙头核心资产组合开始跑赢市场,即“宁组合”。在资本浇灌下,头部公司在资本市场也崭露头角,市值不断创新高。注册制下,已涌现出金龙鱼、爱美客、华利集团等3家“千亿市值”公司。
深交所也表示,坚持从严治市,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以严明的标准维护市场秩序。
注册制下,创业板退市制度也迎来改革——新增市值指标、复合财务指标,精简优化退市流程,有望加速淘汰“僵尸公司”“空壳公司”。截至目前,共17家公司因触及新规财务指标被实施*ST。2020年至今,深交所共对7家创业板公司作出终止上市决定,其中神雾环保、盛运环保两家公司因面值低于1元被强制退市。另外,创业板股价低于2.5元/股的公司共5家(不包含天翔退),均为已被实施风险警示的公司。
将研究推进未盈利企业上市制度
未来注册制改革对于创业板市场生态乃至整个A股市场生态将会产生哪些深远的影响?
尹浩表示,以信息披露为核心、上市条件放宽、退市制度更严格的注册制构造了“进出有序,优胜劣汰”的资本市场生态。将会遏制市场投机,为价值投资奠定更加良好的市场基础。同时创业板涨跌幅限制放宽后,减少股价操纵行为,多空双方的力量可以得到充分的博弈,公司的股票定价更趋于本身价值。
创业板定位于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支持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在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科技手段快速发展的大潮中,未来创业板注册制能够培育出更多以科技助产业升级的优质企业。
上半年有2家亏损的TMT企业在科创板上市,而没有一家亏损的TMT企业在深圳创业板上市。对此,普华永道中国内地媒体行业主管合伙人蔡智锋表示,目前我国有几套上市指标体系,科创板市场制度正在不断细化和完善,科创属性评价的指标也随着《暂行规定》的发布得到进一步的明确;深圳的创业板按照此前的规定,在注册制改革实施一年后,不排除会推出新的上市标准。
“注册制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排除深圳创业板未来也会允许亏损企业上市。”蔡智锋指出,创业板注册制的上市企业规模正在不断扩容,伴随注册制的细化及落实,创业板注册制的上市发行将保持活跃势头。
对此,深交所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将研究推进未盈利企业上市制度,支持更多优质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发展壮大。
采写:南都记者 周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