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双减”出细则!课后托管“5+2”,减少考试次数
严禁组织周测月考公布成绩排名

7月15日,学生在宁夏盐池县第一中学运动场进行分组对抗训练。近年来,宁夏吴忠市盐池县大力发展青少年足球运动,吸引孩子们享受运动的快乐。 新华社发
南都讯 记者梁艳燕 通讯员穗教宣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业设计质量和学生身体素质;优化校内课后服务和作息安排;减少考试次数,广州落实“双减”再发力。8月26日,广州市教育局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以“三提两优一少”为主要举措,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使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
鼓励实行每周一天“无作业日”
《通知》表示,“三提”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业设计质量和学生身体素质。
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义务教育学校要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深化课程改革,积极推进幼小、小初科学衔接,帮助学生做好入学准备,严格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鼓励因材施教,鼓励学校应用人工智能手段支持教学诊断与改进,组织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和深度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对学习困难学生予以个别化指导。严禁违规补课。
二是提高作业设计质量。义务教育学校要建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作业管理机制,制定作业管理细则,建立校内作业公示制度。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鼓励实行每周一天“无作业日”。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时间和总量。加强研究作业优化设计与有效管理的实施策略,探索布置弹性作业、跨学科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
三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鼓励义务教育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每天校园体育活动1.5小时以上,每天安排至少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学校要落实面向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制定并实施相应的体质健康提升计划。
推行“5+2”课后服务模式,实行弹性离校
校内课后服务实现两个“全覆盖”,优化校内课后服务和作息安排。
《通知》表示,2021年秋季学期起,广州将实现校内课后服务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推行“5+2”课后服务模式,正常上课日周一到周五都开展,每天至少2个学时,其中至少安排一个学时的基本托管,指导学生完成作业,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实行弹性离校,对于确有困难在18:30以后仍需留校的学生,学校应提供基本托管。
在作息安排方面,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不早于8:20,中学不早于8:00。学校要指导家长和学生制定学生作息时间表,小学生就寝时间不晚于21:20,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就寝时间不晚于22:00,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9小时。个别学生经努力到就寝时间仍完不成书面作业的,也应按时就寝。
严禁提前结课备考,成绩实行等级评价
在考试次数方面将会严格控制。小学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幼小衔接入学适应期,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学科统一考试,下学期可组织考试不超过1次;小学二年级每学期学校可组织1次统一考试;小学其他年级及初中每学期不超过2次统一考试。严禁组织周测、月考,严禁提前结课备考。考试成绩呈现实行等级评价,严禁以任何形式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
链接
京沪“双减”出新政:作业定量、体育课增加
距离开学已不足十天。在中央“双减”文件印发后的第一个学期,各试点城市如何让“双减”政策落地,成为备受关注的话题。
北京和上海作为首批试点城市,已经发布了相关细则和文件,南都记者梳理发现,新学期,两地中小学生的课内和课后生活,都将发生变化。
完不成作业,也应按时就寝
8月18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印发《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措施》,明确要在2021年底前有效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并在两年内取得显著成效,明显提升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
在8月17日召开的北京“双减”发布会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介绍,新学期课堂教学的模式将有新变化,教学设计更加真实、有效和有序。另外,针对不同层次和学习状况的同学,作业会更加精炼,有更多针对不同学生特点的个性化的作业。
关于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北京市的“双减”细则中有更多详细规定,包括不得布置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涵盖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个性化作业等。
其中还有一条规定要求控制作业总量。规定明确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个别学生经努力仍完不成书面作业的,也应按时就寝,确保充足睡眠。
丰富课后服务内容,体育锻炼更受重视
在上海市教委8月3日印发的文件《上海市中小学2021学年度课程计划及其说明的通知》中,中小学生“体育与健身”一科每周的课时数比往年有所增加。
其中,小学阶段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安排广播操至少1次、眼保健操2次,每周还要额外举行体育活动2次。在一、二年级,学生每周的体育课时超过数学,是外语的两倍多。
北京在“双减”细则中,也明确要求,要保障学生每日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体育锻炼时间安排在课后,即下午3:30之后,属于课后服务的第一阶段。
体育锻炼之后,学生可以选择开展课业辅导和综合素质拓展类活动,直到下午5:30离校。学校应为学生提供菜单式课后服务项目和内容,供其自愿选择。比如,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让教师进行课业答疑和辅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可以拓展学习空间,开展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等综合素质拓展类活动。
优秀师资合理流动,降低考试压力
在8月17日北京市“双减”新闻发布会上,李奕介绍,今后,北京更多学校的老师会跨校、跨区、跨学区地流动,辐射优质的教育服务。在这个暑假,北京有些区的优秀校长、骨干教师和特级教师,包括正高级的教师,进行了区域内的合理流动,到了新的岗位。
此外,考试部分也在两地的政策中有明确规定。
北京“双减”细则规定,要降低考试压力,改进考试方式,不得有提前结课备考、违规统考、考题超标、考试排名等行为,考试成绩呈现实行等级制。学校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招生、分班考试,严禁划分重点班、实验班。
对于中考命题,要防止偏题、怪题、超过课程标准的难题。逐步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规范普通高中招生秩序,杜绝违规招生、恶性竞争。
上海市教委也在前文提到的文件中,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考试作出几点明确要求。包括严禁对小学一至三年级进行全学区、全区范围的任何形式的学科统考统测;严禁对四至八年级进行全区范围的学科统考统测;严禁学校组织中小学生参加任何形式、任何范围的联考或月考;小学阶段不进行期中考试或考查;三、四、五年级期末考试仅限语文、数学两门学科等。
关于中考改革,上海市也在“双减”政策出台前就有所行动。
3月16日,上海市教委公布了《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改革实施办法》,当中明确,从2022年起,上海的高中招生时,市实验性示范高中的配额分配比例将提高到50%-65%。这意味着大部分优质高中的学位,将直接分配到各类初中学校。
这一政策在当时也引发众多讨论,并直接导致上海部分学区房的价格出现震荡。专家普遍认为,此类政策可以有效遏制“择校热”。
采写:南都见习记者 宋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