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他们为何逃离“饭圈”?

网暴愈演愈烈,戾气越来越重,追星沦为氪金游戏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综合 08-28 01:42

  “‘塌房’或许无人伤亡,但很多人的心却碎了。”一些资深粉丝这样描述“脱粉”的过程。虽然痛苦纠结,但一些人还是决然离开。他们为何逃离“饭圈”?有怎样的心路历程?“新华视点”记者采访了数十位曾经的“饭圈”成员及文化观察者。

理由1  “累觉不爱”

“以前看MV是因为喜欢,现在是为了跟其他家粉丝竞争”

  记者采访的对象中,不少是追星四五年甚至时间更长的资深粉丝,他们离开“饭圈”的普遍感受是“累觉不爱”。

  小张曾是某明星应援站成员。他的离开,是因为圈内“工作”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每次活动都需要制作宣传物料、准备应援物品、组织粉丝参与等,要做的工作非常多、非常细,每一项都要抠。”后援会中,数据、投票、前线、文案、美工、策划、公关等各组分工明确。有粉丝说:“直接开广告公司都没问题。”

  追星的压力越来越大。“以前看MV是因为喜欢,现在是为了跟其他家粉丝竞争,要拼命刷着看。”有粉丝说。

理由2  不想当“韭菜”了

“我不能成为别人炫富和挣钱的工具”

  也有人深深体会到“割韭菜”的痛感和荒谬。

  从15岁到20岁,“玉米友”一直是狂热的追星族。去年,她毅然离开“饭圈”,扔掉了堆满房间、印着偶像名字的毛绒玩具、海报、文具,在电脑里删除了所有精心整理的文件夹。在她眼里,“饭圈”正演变为一个组织严密的“江湖”,追星沦为一场氪金游戏。

  如今,某偶像团体应援组招聘,要求微博管理岗位应聘者集资不少于1000元,超话(微博超级话题)等级11级以上;文案和美工都要求集资超过500元,超话等级10级以上。

  花大力气为偶像氪金使其出道的现象并不少见。有粉丝说,“我一个没什么钱的也花了上万元”,“有人一次能投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还有为追星卖车卖房的”。

  大学生小T从小学五年级一直追星至去年。偶像每次回归,她都会花5000多元力挺。令她不适的是,粉丝中越来越弥漫着拜金的味道,以金钱实力划分三六九等。比如,领取应援物时,被要求出示买专辑的证明,最少5张;超话等级则最低7级。“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又不打投又不花钱,拿什么证明你爱哥哥”,这样的言论屡见不鲜。

  “花猫小子”告诉记者,她花了将近一年时间才真正摆脱“饭圈”的影响。“在应援会收工的一天,我把卡里所有的钱都买专辑了,一分钱没剩,可是却被身边的一个富二代鄙视。那一瞬间,我突然意识到,这个以金钱区分高下的圈子很差,我不能成为别人炫富和挣钱的工具。那一刻,‘饭圈’的光环一下暗淡了。”

理由3  精神控制很可怕

“再这么混下去,就会失去自我”

  小花曾是一名资深粉丝,离开“饭圈”,是因为发自内心的恐惧。

  她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也会被“人肉”,被辱骂、被骚扰,甚至被曝光信息。“网络暴力太可怕了。那些日子里我不敢开电脑、不敢看手机,从来没见过的脏话劈头盖脸冲过来。我睡不着觉,每天担心有人破门而入。”小花说。

  小李说,在“饭圈”里,“属性”或“粉籍”(喜欢哪位明星,讨厌哪位明星之类)要写得很清楚。“如果粉丝喜欢不止一个人,对于‘唯粉’(只喜欢某一团体中的一个成员)来说就是在降低偶像的流量,属于不忠,会被鄙视。这种精神控制很可怕。”

  小王是一名大二学生,上学期为了几场互撕彻夜鏖战,两门挂科。拿到成绩单,这个一向的学霸感觉突然被冰水浇透了:“花了那么多精力与一些无谓的人缠斗,我是疯了吧?再这么混下去,就会失去自我。”

理由4  偶像人设崩塌

“曾以为他远离世俗,后来发现也不过如此”

  “他刚出道时太迷人了。歌词是那么阳光,歌声超级有感染力。”宁宁曾是某知名男星的粉丝,没想到有一天“爱豆”会“塌房”。负面新闻出来时,宁宁的第一感觉是,“原来他的人设是骗人的”。“曾经以为他是远离世俗、醉心音乐的天才,后来发现也不过如此。”于是,她果断脱粉。

  还有一些粉丝在近距离接触偶像后,发现真实人品与商业塑造人设之间的反差,于是脱粉。

  小M最初也是被某明星“高冷撕漫男”的人设所打动。跟拍久了,她发现这个明星会在聊天过程中暗示她送大牌戒指和手链;礼物如果放在普通纸袋中会被拒绝,放在国际大牌购物袋中却会秒收。“觉得他虚伪,与人设不符。”小M说,“类似事情很多,让人寒心。提醒自己要及时止损。”

  在业内人士看来,明星人设之所以容易坍塌,有多重原因。一些明星的标签化角色与真实的自我并不匹配,短期可能会收获巨大流量,长远却潜伏危机。

(文中部分受访对象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