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从容度过开学季,有赖高校周密布置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南都社论 08-30 02:30

  开学季已经到来,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如何确保学生安全返校?8月27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1年秋季学期开学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介绍,要求高校师生员工严格开展核酸检测,开学入校时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返校途中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入校后再做必要的核酸检测。

  告别故乡,回到学校,每年这个时候学生都要经历这段旅途。对于“老同学”来说,其间需要注意什么,可能所有程序都很熟悉;而对于新生来说,并非每个人都具备了独自生活的经验,从出行到入校,很多信息都要提前了解清楚。按照惯例,想必高校都已经安排妥当,新生到达后会安排接送,至于入校之前要做些什么准备、提供何种资料,尤其是疫情防控方面的提醒,这些环节的工作相信也做得足够周全。

  如今,教育部要求高校师生开展核酸检测,意味着全国有了一套统一的规则。开学为何要经过这样一道程序?道理并不复杂,开学季大量人口流动,每个地方疫情防控形势有差异,开学后,全国各地的同学汇聚在一起,其中有的或许来自中高风险地区,他们的健康状况存在不确定性,做核酸检测理所当然;而即便是来自低风险地区,返校旅途期间必然经历大量人员接触,做好核酸检测也很有必要。

  学校是极其特殊的场所,疫情防控只会比其他地方更严格。面对开学季这种复杂的状况,做好全员核酸检测,有利于接下来教学工作的展开,于各方皆大有裨益。教育部做出统一要求,高校就有了相应的指引。当然,疫情防控绝不仅仅是做好核酸检测就足够了,还有很多细节需要完善,即便是核酸检测这一项,也需要高校做足准备,尤其要考虑学生的现实需求。

  学生返校后当然要尽快完成核酸检测工作,但那种扎堆式的核酸检测可能并不合适。对于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需要学校有多种方案做好应对。近期有过零星病例的,或者当前仍属于中高风险地区的,这些地方同学的健康状况应该受到重点关照,针对他们的核酸检测或许需要专门的安排。而来自低风险地区的同学,核酸检测显然就可以相对灵活一些。

  需要提醒的是,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工作压力有所缓解,开学季的疫情防控工作,切勿做出任何加码的动作,否则给学生带来额外的不便,就适得其反了。

  此外,涉及核酸检测费用方面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在社交网络上,也有新生提出类似问题,家庭困难的学生,开学本就面临大笔支出的压力,核酸检测又要花钱,对于经济不宽裕的家庭来说,可能几十元就是学生几天的伙食费,对此高校不妨把工作做得细一些。为让新生感到温馨,广州多所高校都为新生安排免费核酸检测,这无疑是一种值得赞赏的态度,可能要求所有高校对新生都采取免费核酸检测有些不切实际,但这期间的工作的确有完善的空间。在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如何让新生感受到温暖,既做好防控,又体验了高校文化,同样值得思考。

  以往学校在迎新期间都会为学生准备基本的生活用品,因为学校统一采购,价格方面相对低廉,往往会受到学生欢迎。眼下疫情防控深入到每个人的生活,学校可能也有必要做好相应的安排,若能提供一些基本的消杀用品,对学生生活习惯的培养也大有好处。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开学季是一个考验,很多工作都不能忽视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无论是对学生还是高校的管理者,都要经历一个适应的过程。待进入高校日常生活,各自熟悉新的环境后,相信压力会大大缓解。

  高校开学季,做足准备,精准施策,方可从容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