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广东发现之旅”调研团 首次走进大湾区城市肇庆
“广东人最喜爱旅游目的地”评鉴活动点赞通道今启动

航拍江美村。 南都拍客 何永海 摄

大美广东发现之旅调研团走进肇庆。

扶利村古法造纸。 南都记者 高永佳 摄

鹅春古窑。 南都拍客 李海星 摄

鹅春古窑。 南都拍客 李海星 摄

退休阿姨谷小红

95后小伙小何
“大美广东发现之旅”首次走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而且调研团也联合南都拍客团一起发现肇庆之美。本次调研也是“广东人最喜爱的旅游目的地及品牌”评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前已经走进韶关、汕尾。据了解,评鉴活动目前已经有120多个目的地参与报名,今日将启动点赞通道,读者可以为自己喜欢的目的地点赞。活动主办方表示,9月中旬将举行专家评审,9月下旬还将主办“疫情防控常态下,文旅行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主题活动,现场将揭晓“广东人最喜爱的旅游目的地及品牌”入选名单。
120多个旅游目的地参与报名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在文旅融合进一步深化的背景下,今年南方都市报继续推出“广东人最喜爱的旅游目的地及品牌”评鉴活动,以“美好生活,文旅先行”为主题,结合当下文旅热潮,推出广东人最喜爱的滨海旅游目的地、广东人最喜爱的康养旅游目的地、广东人最喜爱的亲子旅游目的地、广东人最喜爱的特色小镇、广东人最喜爱的美丽乡村等五大榜单。另外增设3个特别推荐榜单,包括广东红色旅游目的地、港澳最受期待旅游目的地以及东南亚最受期待旅游目的地。
据了解,目前有120多个旅游目的地参与报名,包括长隆、融创、广州塔、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正佳极地海洋世界、广州市石门国家森林公园等知名景区。本次活动还包括港澳最受期待旅游目的地以及东南亚最受期待旅游目的地两个特别推荐,香港、澳门旅游局以及马来西亚、泰国等旅游部门都推荐了目的地。今日起至9月15日,广东人最喜爱的旅游目的地及品牌评鉴活动将开启点赞通道,读者可以为自己喜爱的旅游目的地点赞打call。主办方介绍,本次活动还将在9月中旬组织专家评审,9月下旬将举办“疫情防控常态下,文旅行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主题活动,现场将揭晓“广东人最喜爱的旅游目的地及品牌”入选名单。
广东是全国首个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万公里省份
作为“广东人最喜爱的旅游目的地及品牌”评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南都新文旅特别启动“大美广东发现之旅”系列调研活动,走进广东各地市探索广东美好之处。之前,调研活动已经走进韶关、汕尾,调研当地乡村振兴代表项目、红色文旅发展情况。本次,调研活动首次走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肇庆,探访四会古邑碧道画廊、广东省首批“红色村”广宁江美村。
本次活动,也是“沿着高速看中国(广东)”系列,调研团沿着高速去发现大美广东。作为第一经济大省的广东,2020年成为全国首个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万公里的省份,创下了连续7年全国第一的“广东长度”。作为最爱出游的老广,沿着高速驾游出行,也已经成为旅游新常态。广东驾游不仅可以通达到省内21个地市,更是联结起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几乎每个角落。
拍客:宁可不吃饭,也想要多拍一些照片
“大美广东发现之旅”系列调研活动,面向读者征集参与家庭。之前韶关、汕尾之行,已经有10余组家庭报名参与。
本次肇庆调研活动创新了招募筛选形式,南都新文旅首次联合南都拍客团队,向南都拍客发出召集令。很短时间内共有30多名拍客报名,经过筛选最终有10名拍客参与调研。对于能参与本次活动,很多拍客表示很荣幸,并且在调研的每一站都用镜头记录,有人还出动无人机进行拍摄。对于拍摄,不少拍客热情高涨,甚至部分拍客笑称“宁可不吃饭,也想要多拍一些照片”。
焦点
肇庆推动四会、广宁等地 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十四五”开局之年,肇庆提出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康养休闲旅游度假胜地,以大项目为抓手,推进文旅商融合发展,带动旅游业全面振兴。本次“大美广东发现之旅”调研活动,肇庆市特别推荐四会古邑碧道画廊、广宁江美村等旅游项目。
关键词:美丽乡村
鹅春古窑延续传统古法制陶工艺
“古今并存,多元结合”是四会古邑碧道画廊的最大亮点与特色,其中“古”有古村、古寺、古树、古窑、古码头等,如有近800年历史的扶利村古法造纸村,还有传承千年古法烧窑工艺的鹅春古窑等。
二广高速公路黄田出口5分钟车程,就可以发现坐落在绿水青山间的鹅春古窑。“鹅春古窑身长38米,宽12米,犹如古龙盘踞,故称‘龙窑’”,鹅春古窑现场讲解人萍姐介绍,鹅春古窑依山而建,在具有几百年历史的古窑旧址基础上,按照当时的结构重新建造,从而延续了传统制窑、烧制技法,让陶塑工艺的非遗项目得到更好的传承发展。
据介绍,四会早在明代就有了制陶的历史,石狗镇鹅春古窑延续传统的古法制陶工艺,其主要的工艺精髓就是古窑木柴制。煅烧过程就像是一个古老的仪式,沿袭古法生产,以木柴为燃料,全由烧窑师傅操纵龙窑炉火,因其灶体呈抛物线状的结构,避免了灶火往上冲的现象,使得火温均匀,因此烧制出来的陶器品质上乘。偶有“窑变”的效果,色彩神韵千变万化,其效果是现代的窑炉所无法替代和复制的。每当龙窑开窑的日子,来自广州、佛山等地的陶艺大师和收藏家们共聚四会,大家都被古窑神奇的釉色所震撼。
手工造纸延续近800年历史
离开鹅春古窑,驱车不远就能抵达扶利村。调研团一走进村子,就被墙上蔡伦造纸的墙绘以及古色古香的建筑所吸引。从村口写着“扶利村 古法造纸”的大石走入村落,随处可见的是造纸工艺的影子。在小巷之中穿梭,可见老人坐在家门前,把完工的会纸捆成一叠。作为四会古邑碧道画廊“古”的重要代表,扶利村因为延续近800年历史的手工造纸,被誉为“中国民间古法造纸第一村”。据了解,扶利村总人口600多人,目前仍然从事古法造纸行业的人员大约100人。
来到扶利村不得不提张氏大宅。它是该村的不可移动文物,始建于公元1798年,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建筑占地面积1250平方米,由主屋和炮楼组成。如今的张氏大宅被综合利用改造成“民间古法造纸第一村”展馆,分别改造成4个功能室,包括造纸展览馆、村史馆、农耕馆、图书馆。现场被玻璃罩罩着的一堵墙,记录展示着张氏大宅的历史,也成为不少拍客打卡的“网红点”。
关键词:红色旅游
江美村为省内首批红色村
位于广宁县南街街道的江美村,拥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也是省内首批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大美广东发现之旅”调研团一下车,就被江美村广场上一幢宏伟的建筑所吸引。建筑名为初心堂,由江美村委旧礼堂改建而成,1992年被列入不可移动文物。“建筑屋顶还保留了之前的风格,”江美村工作人员介绍,初心堂今年7月正式开放,整个建筑保留了之前旧礼堂的大部分建筑,舞台以及两侧的装饰也是旧有的,“现在舞台还会提供给村民观影或者是节日活动表演等。”
据介绍,近年来,江美村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统筹“红色村”和新农村建设等各样资金共1800多万元。初心堂、古炮台是这里最出名的红色打卡点。江美村对于革命精神的传承不仅立足于向群众输出本土英雄事迹,还积极开拓游学团,把相关的红色文化“串联”起来,由点至线,成为经典的红色生态旅游线路。
除了红色旅游,江美的宅内村的古建筑也别有特色。据了解,宅内村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有400多年的历史,村内现在还保留10多间有百年历史具岭南古建筑风格的镬耳屋。
面孔
退休阿姨谷小红:
肇庆除了有七星岩和鼎湖山 也有规划整齐秩序井然的新农村
谷小红是此行的拍客之一,在团队里也是非常活跃的气氛担当。退休之后她开始玩摄影,喜欢拍摄朝霞与晚霞、城市风光和人文风貌。
来肇庆之前,谷阿姨只知道耳熟能详的七星岩景区。她说,南都的这次活动让大家知道,作为大湾区城市之一,肇庆除了有七星岩和鼎湖山,也有规划整齐秩序井然的新农村。“我们看到了乡村的细节、乡村的变化。通过镜头也能让更多的人知道在政府的扶持下,贫困的村庄在逐步变富裕,同时,山变清了、水变绿了,天也变蓝了,感觉非常舒适。”
在两天的参观中,谷阿姨对古法造纸的扶利村最为印象深刻,一方面是古村落的自然风光,村前小桥流水荷塘;另一方面是由衷叹服于千年传承的古法造纸技术,匠心巧手,不改初心。
她也非常喜欢在红色旅游地点拍照留念。在广宁县的红色江美村以及粤桂湘边纵队纪念馆,里面利用可视化的影音来宣传革命老区历史,游客可以立体地感受到革命的厚度,她觉得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青少年教育基地。她希望能够更加发掘大湾区城市群里那些尚不知名的乡村,以及红色革命根据地,通过传播好的风景以及令人敬佩的好故事,让游客以及当地的村民能一起感受到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
95后小伙小何:
很多村落保留了大量古建筑 可通过历史文化带动旅游业发展
身为拍客团里为数不多的90后,小何平时是传媒的后期工作者。他除了用相机记录城市风光,也爱好从更高的视角航拍脚下的大地。
此番的大美广东发现之旅,他对肇庆这座城市有了新的认识。在扶利村和江美村,他发现道路走道上都喷上了漆,健身步道等健康设施也很完善,这方便了村里老人家的日常运动,对村民的身体健康也多了一重保障。
他也欣喜地发现,在乡村振兴中,这些村落并没有丢掉自身的传承,而是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通过历史文化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广宁是他第一次去的红色主题的旅游地,通过参观粤桂湘边纵队纪念馆,他进一步了解到肇庆是一个有丰富革命历史的城市。
当操纵无人机拍摄的时候,他感受到,乡村飞行更加自由,遮挡物相对城市少了许多。飞高远后,可以看到周边的绿色与村庄融为一体——规划布局整齐有序,一片生机盎然。
出品:南都新文旅研究课题组
统筹:陈养凯
采写:南都记者 陈养凯 实习生 冯家钜 李逸涛
摄影:实习生 陈兢锐 南都拍客
执行:刘春艳 高永佳 段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