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前海创业港青、香港专业人士代表畅谈“前海方案”

“工业用地或在新空间得到满足”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程昆 王睦广 09-12 01:38

  前海蛇口自贸片区,处处可见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 朱洪波 摄

  9月6日,《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发布,前海合作区将承担起更大的使命、更大的责任和更多的期待。《方案》一经发布,也在深港两地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青年们当中引发强烈反响和热烈讨论。

  9月10日,南都“聚焦大前海”连线访谈继续进行,邀请在前海创业的香港青年、香港专业人士代表视频对话,就他们关注的方案内容交流分享观点看法。

    香港立法会议员谢伟铨

  希望在更多专业领域

  有更便利的跨境执业政策

  “前海先行先试的政策,要更有针对性地传达到香港业界,让大家更加了解。”对于《方案》发布,香港立法会议员谢伟铨表示,《方案》将给香港专业人士带来新的发展机会,香港的专业人士也可以发挥所长,为大湾区建设作出贡献。接下来要将全面深化前海改革开放方案的政策措施更好传达给香港业界,让大家了解到里面的机遇。

  谢伟铨表示,过往一些香港专业人士可能对前海的机遇显得有些“慢热”,有资讯不了解的问题。要吸引香港专业人士到前海发展,首先要做的是让大家了解这里的政策,只有看到了机会和执业的便利性,大家的兴趣才会越来越大。这方面需要粤港两地做好协作,每个人每天接触的资讯非常多,要考虑如何让前海的政策更有针对性地让香港业界掌握。

  作为专业人士,谢伟铨对前海在服务业职业资格等领域深化与港澳规则对接比较关注。2020年10月,前海管理局出台相关管理办法,让符合条件的香港专业机构、专业人士在通过备案后,可在前海合作区范围内提供工程建设领域相关服务,打破了原先的执业壁垒。

  谢伟铨表示,香港业界对这样的政策非常支持,也希望接下来在更多的专业领域有更便利的跨境执业政策。深化与港澳规则对接,会带来互利共赢的结果,发挥好粤港两地的优势,也有利于积累经验,在特定领域推进与国际规则的对接。

  工业四库创始人、香港青年创客高诺

  前海良好的创业环境

  让团队渡过初创艰辛

  “看到《方案》后的第一个感觉是惊喜。”工业四库创始人、香港青年创客高诺表示,前海不仅在面积上扩容,在政策上也将为他从事的物流仓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想象空间。

  英国留学归来后,高诺先在香港工作了一段时间。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机会,高诺联络了大学的小伙伴,来到前海创业。创业项目“工业四库”最初聚焦为物流行业提供集成智慧仓储服务,发展至今,业务涉及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以及移动机器人的综合解决方案。

  “来到前海,我们有幸入驻了国家级孵化器前海青年梦工场。”高诺说,前海对香港创业者提供了很多福利和优惠,2019年又推出了深港青年若干优惠政策,从资金和生活上对从香港来深圳创业的青年人给予支持。正是前海良好的创业环境,让高诺的团队渡过了初创时期的艰辛。创业至今已经来到第5个年头,高诺说,“一路走来,感慨颇多。”

  《方案》的发布,让高诺看到了产业发展的新的空间。高诺表示,前海扩区前的地理面积不大,在前海创业的时候,更多时候享受到的是办公场地和商用场地,实业用地和工业用地相对缺乏。“扩容后,不仅意味着更多的业务合作,甚至公司生产和实业的用地需求也可以在新的空间内得到满足。”

  前海随身宝(深圳)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香港青年郭玮强

  港澳青年创新创业

  前海支持力度很大

  “前海有了更多先行先试的政策,对公司意味着有更多的机会。”《方案》发布后,前海随身宝(深圳)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郭玮强表示,希望以前海为第一站,扩展公司发展的更广阔空间。

  2017年,郭玮强来到前海发展,和小伙伴一同创立了主打个人随身智能产品的公司。公司主要做硬件产品,深圳及周边地区有着很好的产业配套,而对比深圳的其他区域,前海给予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更大。公司的创业团队将在香港的科研成果,放到了深圳进行转化,利用珠三角的配套做出产品,是大湾区城市优势互补、资源整合的一个小缩影。

  《方案》提出,为港澳青年在前海合作区学习、工作、居留、生活、创业、就业等提供便利。郭玮强表示,前海已经聚集了一批创新型企业,港澳和内地的青年创业者汇聚在这里,有很好的氛围。前海对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很大,“硬件”方面包括办公空间、人才住房等支持,“软件”方面包括创业辅导、办事服务等支持,让香港青年到这里发展后能很快适应环境。

  郭玮强表示,创新创业,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视野和格局需要,实干肯干也需要。在前海的创业经历,对个人是很大的历练和成长。

  采写:南都记者 程昆 王睦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