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犬奇兵”炼成记
军犬繁育时,士兵当“月嫂”,住犬舍贴心照护约一个月

“马战狼”听到训导员一声指令,狂奔向50米开外的“犯罪嫌疑人”,死死咬住对方手臂。

幼犬、小犬在投训前都要靠繁育员们饲养陪护、进行基础训练等。
九月的祖国南大门还未入秋,傍晚时分,一条马里努阿犬在训练场上吐舌头散热,只听训导员一声“袭”,它狂奔向50米开外的“犯罪嫌疑人”,死死将对方右手臂的护袖咬住。这里是武警部队军犬基地某军犬队,也是我国组建最早、规模最大的军犬训练机构之一,日复一日的繁育、训练、教学,为边防、安检、防暴等用犬部队培育了大量优秀军犬训导员和军犬。他们被分配到祖国的大江南北,战斗在执勤、处突、反恐一线。
“亲子关系”
“陪它们的时间比陪女友多”
一条军犬,从出生那一刻就被无微不至地照料和呵护。过去7年,繁育员韦业英和许多小犬们处成了“亲子关系”,用他的话说:“跟犬妈、犬娃待在一起的日子比跟我女朋友在一起的日子多多了。”
26岁的韦业英从事军犬繁殖培育工作。两岁大的史宾格母犬“安琪”不久后就要第二次当妈妈了,这一次,它的助产师和护理师还是韦业英。韦业英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安琪”就躺在他的怀里,他时不时扳动“安琪”的两只前腿,翻过它的身体,为之调整躺姿,以防压到已被孕育了40多天的犬宝宝们。
这份工作对于年轻的男同志来说不容易。母犬孕育更是繁育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交配完的第一个月,犬医所的B超机就可以清晰找到母犬胚胎,并诊断胚胎状态。之后,日常运动、饮食等方面的“特殊关照”贯穿约60天的妊娠期。“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流产,饮食量过大或营养跟不上可能影响母犬和犬宝宝的健康。”韦业英说。
“月子中心”
花10余小时为母犬助产
对于繁育员来说最繁琐和复杂的,当数照顾产犬和新生犬。军犬队政委罗贤标向南都记者比喻:“可以说,他们就是母犬和新生犬的‘月嫂’。”
在孕犬生产前一周,繁育员和孕犬一起搬进“月子中心”。这里的犬房、犬床被收拾得干干净净,消毒过的毛巾、剪刀、针线,以及药品等物件会在孕犬临产前备齐。产房需要每天消毒,才能尽可能保证母犬的伤口不被感染。
韦业英介绍,由于母犬分娩的幼犬数量一般有10多条,繁育员帮助母犬分娩的过程要花10多个小时,遇到母犬难产的情况生产时间还会更久。要让这窝幼犬达到100%的成活率不容易,在它们生下来后的一个月里,繁育员每天与它们同吃同住。繁育员的床铺和犬床一墙相隔,中间设有窗户随时观察情况。
幼犬的饮食与婴儿一样,要少食多餐。在幼犬生下后的10天里,除了白天的照料外,每天夜里,繁育员的闹钟会在凌晨0点、2点、4点准时响起,他们要到隔壁的犬舍,逐个给幼犬喂奶。
功勋
完成多项重大安保任务
三等功、嘉奖、优秀士兵……这些年,因为对母犬和幼犬呵护有加,韦业英拿到了不少专属繁育员的功勋章。“作为我国组建最早、规模最大的军犬训练机构之一,通过日复一日的军犬繁育、训练、教学,我们犬队为边防、安检、防暴等用犬部队培育了大量优秀军犬训导员和军犬。他们被分配到祖国的大江南北,战斗在执勤、处突、反恐一线,在边防、海关、公安各条战线上大显身手。”罗贤标介绍。
他们多次完成重大任务,包括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G20杭州峰会等重大安保任务,还参与过“雷霆扫毒”专项行动等任务。卓越的成绩还曾吸引过越南公安部、德国边防部门等境外单位到军犬队参观交流。
特写
箱包搜爆:十几秒
今年9月1日退役的刘涛当了7年的军犬训导员。离队前一天,刘涛与“马战狼”完成最后一次人犬协同训练。
“马战狼”是一条马里努阿犬,这种犬嗅觉灵敏、攻击力强、衔取欲望高、弹跳力强,且服从性高,是很多国家军警界的“宝贝武器”。
训练场上,队友在空地上码好24个箱包,其中一个藏匿着爆炸物(TNT),刘涛指挥“马战狼”对场上的箱包进行识别搜索。
“搜!”刘涛一声令下,“马战狼”小跑着,挨个巡过每一个箱包,仅用10多秒时间,就找到含有爆炸物的箱包。
车辆搜爆:7.5秒
在另一个模拟卡点,“马战狼”被带到3辆车前,听到刘涛的指令后,“马战狼”迅速行动,很快就准确定位到藏匿其中的爆炸物。这是常被运用在路口、车站、机场、海关等勤务场景中的警戒设卡搜爆课目。随后,“马战狼”听到训导员一声指令,狂奔向50米开外的“犯罪嫌疑人”,死死咬住对方手臂。
训导员的长期训练使军犬形成条件反射,要让军犬准确无误地完成动作,需要反复的练习和巩固。“飞跃断桥、爬跃高梯、扑咬,需要反复练习,不然它可能因为体力不支从木板上掉下来了。”刘涛说。
目前,“马战狼”最稳固的课目就是车辆搜爆了。在一次比武中,“马战狼”这个课目的成绩是7.5秒,在同场竞技的12条军犬中排名第一。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黄小殷
摄影:实习生 张绮婧 吴诗欣 南都记者 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