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身边的大人是孩子们的坚强后盾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南都社论 09-17 02:50

  9月16日,福建莆田市召开疫情防控发布会介绍,自9月10日至9月15日24时,莆田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29例,其中14周岁及以下共有58人,包括12周岁以下57人。按照国家疫情防控规定,新冠患儿收治期间不允许有家属陪护。如患者大人和小孩均是阳性病例,医院会尽量安排在同一间病房。

  12岁以下患儿人数超四成,是以往疫情防控很少出现的情况,也是新的难题。这自然会引发外界对孩子的担忧和关注:未成年人抵抗力相对较弱,他们的健康状况怎么样,轻症比例如何;他们的饮食条件怎么样,吃得好不好;他们的隔离条件怎么样,从气象状况来看,未来一周,莆田市最高气温在33℃左右,隔离点有没有空调,在不允许家属陪护的情况下,基本生活能否得到保障?应当说,在未成年人感染人数较多的形势下,需要当地解决好患儿可能面临的难题,并及时向社会通报相关情况。

  9月1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发言人米锋介绍,自9月10日以来,本轮疫情新增本土确诊病例一半以上为中小学、幼儿园师生和工厂员工,场所聚集性感染明显。这更加表明解决转运和隔离问题的重要性。实事求是地说,未成年人的隔离保障比成年人更难做。他们还不能很准确表达自身诉求,需求更多,可能还会哭闹,这对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即使再难,也要服务好患儿,做好保障,尤其是对父母不在身边的患儿有一些服务方案可供选择。

  比如,定期安排被隔离低龄病例与家长的视频通话;利用隔离点的广播或音响为孩子讲讲故事,听听儿歌也有助于舒缓患儿情绪。同时,也要呼吁在隔离点的家长、老师辛苦一些,在不影响防疫的情况下,分出精力照顾没有家人陪同隔离的孩子。紧急情况下,身边的成年人就是孩子们最大依靠。

  本轮疫情出现新特点,疫情信息发布或许也需要进行一定调整。一方面让孩子的最新情况更快地为社会所了解,在防控环节要尽力避免低龄感染现象扩散。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发布向外传递需求清单,动员社会力量解决隔离点的种种问题,其中,患儿的需求应当优先得到满足。

  9月12日,福建省委书记尹力在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目前疫情防控进入关键时刻,大家要清楚认识当前疫情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清醒认识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艰巨性紧迫性,找准和解决工作上的差距、落实其中的不足,不断健全会商机制、反馈机制、专家研判机制、信息报送机制,确保防控各项工作紧起来、严起来、实起来、快起来。

  通过各方努力,相信接下来形势会逐渐好转。疫情防控中如何关照特殊群体,这是一道新的考题,对此如何作答,需要更多人更多地方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