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日常
阅读之余,翻看了我今年的买书记录大约70本。这个数字不知是多还是少。
我读书的速度永远赶不上买书的速度。我佩服那些读书很快的人。几天甚至一天一本,我想我是没办法做到的。遇到一个好的文本,我的视线没办法快速挪动,我会沉浸其中反复咀嚼,细细体会,进入文字所创造的时间与空间及情感中。我读书也从来不按系统和系列,而是散乱和随性,完全由着自己的兴趣喜好。这使我很不专业。不过我也从没想过一定要通过阅读使自己成为一名小说家,一名哲学家或是一名社会学家。
前两天和一个小说家朋友探讨阅读。他说小说是时间的艺术,我说绘画也是啊,所有的艺术创造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完成。他说从阅读这个角度,阅读一本小说要花费的时间永远多过一幅绘画,哪怕是一本很烂的小说,你也得阅读些许内容才决定你是否放弃对它的阅读。而绘画是属于空间的,一幅很差的画你瞄一眼就把它pass掉,视线不会停留。从这个角度,他说的有道理。
但其实对绘画的阅读(观看)也是要花时间的。阅读时间的长短同观者本身的阅读能力有关,观者的艺术素养和鉴赏力如果能和创作者在同一层次范围内,作品自然能冲撞他内心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应和,他在画前停留的时间就愈会长久。当下,很多的观念作品本身就在探讨时间的概念与意义。
如果说对绘画的阅读和视觉有关,那对音乐的阅读就和听觉有关。它也和时间发生关系,而交响乐也必然和空间发生关系,并且对声效场域的要求胜过其他一切艺术。
还是说读书吧。我对小说家朋友说,作为小说家读小说,一定比我们普通读者要敏感得多,这方面你是专业的,就好比我对一幅绘画作品的审视。要成为专业,除了花费巨大的时间与精力,还要像酿酒需要酒引,而那酒引就是个体的天分。
但专业之外,阅读依然意义重大。对我来说,阅读就是日常,好比食物。我不能想象我的时间流中缺少了这一部分。
(贺贺,画家,现居广州)
- 上一篇:消逝与生长(外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