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红利和机遇:
琴澳一体化将带动澳珠极点发展,与广佛、港深形成“三驾马车”

张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区域政策室副主任

王禹 全国人大常委会澳门基本法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主任

林江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教授

陈广汉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教授

张玉阁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
从9月5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发布,到17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管理机构正式揭牌,连日来横琴发展利好不断,持续受到社会各界关注。
随着方案落地,如何看待横琴未来的发展前景?随着琴澳一体化进程推进,这片发展热土又将在整个粤港澳大湾区中发挥什么作用?带来哪些利好?聚焦上述热点问题,南都记者专访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解读。
张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区域政策室副主任
为大湾区率先融入新发展格局 横琴将提供战略节点支撑
从2009年横琴新区挂牌启动开发,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12年来,横琴快速发展,不变的是服务澳门经济多元发展的初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区域政策室副主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战略一室负责人、副研究员张燕在专访中从重点任务、区域辐射、制度创新三个不同视角,简要阐释了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对粤澳大湾区带来的影响以及利好。
张燕表示,从重点任务来看,横琴通过发展新产业、建设新家园、构建新体系,将为粤港澳大湾区扎实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和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提供更大力度的新支撑,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新的强劲动力引擎,将进一步促进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在区域辐射带动方面,张燕认为,横琴通过粤澳深度合作推进新一轮的开发建设,将提升实体经济发展实力,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澳门-珠海极点发展势能,辐射带动珠江西岸的高质量发展,也为粤港澳大湾区率先融入新发展格局提供战略节点支撑。
张燕进一步表示,从制度创新层面看,作为粤港澳合作发展重大平台,横琴将深度推动与澳门规则对接、机制衔接,打造与港澳一体化的高度开放环境,促进人员、物资、资金、信息更加便捷有序流动,更好发挥和彰显“一国两制”制度优势,促进粤澳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为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提供新的生动实践。
王禹
全国人大常委会澳门基本法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主任
合作区建设将成提升珠海产业结构的核心动力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提供的机遇是双向的,既给澳门的多元发展提供机遇和平台,也给珠海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更大空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澳门基本法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主任王禹认为,《总体方案》推出的粤澳深度合作机制,是由澳门主要操盘,更多的新制度新机制和澳门因素将引入横琴,珠海将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开发建设。“横琴深合区建设”将成为提升珠海产业结构的核心动力。
专访中,王禹用“给澳门一个机遇,创横琴一个奇迹”,评价横琴的发展前景,称横琴将形成一个能够充分发展“一国两制”优势、与澳门生活环境趋同、与国际对标、具有良好营商环境的新空间新地带新社区。《总体方案》提出,到2035年的时候,要基本实现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目标。到那时,澳门真正破解了产业发展困局,“一国两制”的生命力和优越性全面彰显,澳门实现长治久安。《总体方案》将扩大澳门经济的多元发展空间、澳门居民的居住生活空间、澳门青年的就业创业空间、澳门特区政府的财政税收空间。
他说,当前珠海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于工业、建筑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和营利性服务业等五个行业。在参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建设中,珠海可以在高层次人才集聚、营商环境和法治意识、现代化产业结构布局等方面加强建设。《横琴方案》提出将在横琴布局发展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中医药、文旅会展商贸产业和现代金融业。珠海可以借助这些布局促进自身产业结构升级,推进珠海现代化高层次产业体系发展,提升城市建设。
林江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教授
为进一步收窄粤西与珠三角间经济发展差距作出贡献
在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教授林江看来,横琴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试验场,更是推动港澳合作、深珠合作的重要抓手。
林江表示,横琴未来的发展前景主要在四个方面。首先,作为澳门实现经济适度多元化的重要载体。横琴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试验场,更是推动港澳合作、深珠合作的重要抓手。其次,横琴是“一国两制”新模式的重要试验场,“横琴作为粤澳深度合作区,正在制度创新上作出全新的尝试,体现了广东省政府和澳门特区政府共同治理横琴的新理念,如果这种区域新治理模式取得成功,将对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产生积极的示范效应”。
他进一步表示,横琴还将为澳门中小企业在全球化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寻找商机发挥积极作用,这对于澳门的长期繁荣稳定至关重要;同时横琴作为粤澳深度合作区,将把来自深圳、香港的现代服务业的资源和人才嫁接到珠江西岸,并通过珠海与澳门共同联手把这种资源消化吸收后辐射扩散至广阔的粤西地区和市场,从而为进一步收窄粤西地区与珠江三角洲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作出积极贡献。
“随着横琴建设的推进,未来其在大湾区之中要发挥积极作用,需要跳出横琴看横琴”,林江称,需要把香港和深圳的现代服务业的资源和人才嫁接到横琴来,通过横琴消化吸收之后再“二传”到广阔的粤西地区。而要发挥这样的辐射引领作用,单靠澳门或者珠海的力量都难以胜任,而横琴就是充当其中的“二传手”和“加速器”的作用。
陈广汉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教授
横琴将成为大湾区又一个新的经济高地
“粤澳深度合作区对外开放程度较高,体制机制对接之后有望引进更多国际人才、企业、产业等,将横琴打造成大湾区又一个新的经济高地”,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教授陈广汉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称,过去,横琴的发展一直面临如何打开澳门产业多元化,如何带动珠三角西岸、大湾区澳珠极点发展的问题。随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随着琴澳一体化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横琴依托于珠海乃至广东省,将会崛起更迅速,成为湾区又一个新的经济高地。
陈广汉认为,作为大湾区三个极点之一,珠海和澳门的发展至关重要,横琴又是珠澳发展的重心,一方面横琴应发挥在大湾区的关键作用,另一方面希望珠海澳门通过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合作,将高科技产业、实体经济做强做大,实现现代服务业同步发展,进而辐射带动珠三角地区发展。
张玉阁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
推动四大产业发展,产生辐射引领作用
“当前,横琴的重中之重是把实体经济做大做强,唯有如此,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才能真正破局。”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张玉阁认为,《总体方案》将推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四大产业发展,并在珠江口西岸和湾区产生辐射引领作用。
谈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未来的作用、外溢的机遇红利,张玉阁认为,应该从粤港澳大湾区的视角,看待横琴粤澳深合区以及琴澳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提出三个极点带动,澳门和珠海作为三大极点之一,目前相对于港深、广佛极点实力相对较弱,带动功能和溢出效应有待增强,这一定程度与澳门经济体量小、澳门产业结构的特殊性有很大关系。
“通过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建设,通过横琴与澳门互补协同发展,真正实现琴澳一体化后,将形成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并外溢到珠海其他地区,形成联动发展格局,进而做大澳珠极点,真正成为在珠江口西岸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引擎’”,张玉阁表示,随着港珠澳大桥的联通效应进一步发挥,加上2024年深中通道建成通车,以及远期规划的深珠通道,未来珠江口东西两岸的互动会更强。新的交通格局下,澳珠极点将通过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实现快速发展,从而与广佛、港深形成“三驾马车”,最终带动整个湾区的均衡发展,改变当前珠江口两岸“东强西弱”的发展格局。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横琴将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对接横琴粤澳深合区,珠海应如何发力?
随着横琴上升为广东省管理,珠海应如何对接融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未来又该如何发力?专家聚焦上述热点建言献策,用真知灼见助力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
焦点1 如何抢抓机遇?
可统筹谋划与横琴制度政策
衔接,整合邻近区域产业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立了一个新的管理体制,由广东省省长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组成委员会,以澳门为主导组建具体的执行机构。可以预见,横琴未来的政策体系框架将和澳门深度衔接,从而产生政策红利”,张玉阁建议,珠海可统筹谋划如何与横琴进行制度政策衔接,分享横琴的政策红利,同时充分考虑未来琴澳一体化所产生的外溢效应,包括产业、制度型开放、相关政策的外溢效应,在临近横琴的周边地区,谋划空间和产业有机整合,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协同发展。他还建议,在唐家湾及高新区等地区,珠海可谋划如何与横琴形成联动、互动的格局,一方面进一步明确分工定位,一方面推进资源要素的市场一体化配置,发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对珠海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引领和带动的作用。
珠海可为横琴发展提供产业发展空间、配套支持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开发体制有变化,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体制是前所未有的,改革的力度之大可见一斑,”陈广汉表示,在横琴开发上,澳门可能会有更多的发言权,但横琴的发展不能脱离珠海的发展,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中有提出粤澳深合区的发展将会带动珠三角西岸地区发展,珠海也将为横琴发展提供产业发展空间、产业配套等各种支持。
陈广汉认为,从产业上讲,珠海与澳门的合作协调至关重要,澳门方面在十字门商务区、珠海保税区都有相关规划,要加强与横琴、珠海联动。珠海方面针对高栏港、航空城等的规划应与横琴联动,促使资源融合、产业功能协调等,将会给澳门、横琴、珠海乃至整个大湾区带来更大利好。
珠海应将港深现代服务业资源对接到珠江西岸
林江建议珠海未来可在三个方面发力:一、要明确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方案的背景下,珠海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规划和路线图;二、珠海借助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其实很有机会争取与中山和江门建立新的区域合作联盟,并且争取省政府的支持;三、珠海在对接澳门的同时,如可通过横琴和澳门,把香港和深圳的现代服务业资源对接到珠江西岸,那么珠海将成为珠江西岸产业对接珠江东岸的现代服务业的重要节点。
林江表示,理论上说,横琴是作为制度创新试验的地区,珠海是作为制度创新试验成果的应用和实践地区。他以5G产业为例,称如果横琴是作为5G产业的制度试验场,即把5G技术应用到生物医药和远程医疗产业,那么横琴就需要大力引进港澳的医疗专才和医疗服务的管理团队,珠海则可为横琴的5G产业在远程医疗服务领域进行推广应用提供融资支持、物流供应链的支持以及作为庞大消费市场的支持。
林江表示,珠海需要与横琴对接,激活澳门中小企业的发展机会,其实也是让横琴成为澳门中小企业到粤港澳大湾区寻找发展商机的平台,当横琴成为澳门全面融入湾区的重要载体时,珠海与横琴的发展联动和产业合作新格局也就得以形成了。
焦点2 如何实现产业协作?
横琴、珠海产业各有侧重,应加强产业链协作
“横琴发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的新产业,包括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文旅会展商贸和现代金融产业,从产业大类上看与珠海现有规划产业有相近,但实质上各有侧重”,张燕表示,就横琴而言,未来四大产业发展要充分发挥澳门在科技研发、中医药等品牌工业、休闲旅游、国际金融等方面的基础条件和优势,同时要充分考虑横琴的产业基础和承载力。
他表示,横琴和珠海在产业发展上现阶段看更多还是要加强产业链协作、配套和互补支撑的关系,横琴可为珠海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更为国际化的要素支撑和平台服务等,珠海可为横琴新产业培育壮大提供必要的产业链上的协作配套,要共同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合作基础,做大产业发展的增量。
横琴未来产业仍需在珠海甚至珠江西岸布局
张玉阁表示,横琴实际上是106平方公里,原来的横琴自贸实验片区不到30平方公里,从空间来看,未来横琴不太可能规划大型的制造业,按照总体方案,四大产业在横琴发展起来后,有些环节仍需在珠海,甚至整个珠江西岸布局。从这个角度来看,只要横琴发展起来,带给珠海、珠江口西岸的是机遇。
“在竞争方面,我认为城市之间保持适度的竞争实际上更有利于促进产业的发展,而且一些产业本身非常庞大,也不必过于担心产业同质化问题。”专访中,张玉阁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称很多城市都在发展,但如果按环节、产品、技术分类,并不相同,彼此之间可以协作。目前,更重要的是如何推进落实总体方案,使相关资源要素向横琴齐聚,长期来看,只要横琴做大增量,发展壮大,对于珠海、澳门来说,都是有利的,是一种双赢。
珠澳、横琴应协同发展,实现产业合作
在陈广汉看来,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竞争,如高科技产业,珠海正在多重布局,唐家湾发展科技产业,高栏港地区则在高端制造业进行布局。他为此建议,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起步阶段,可考虑调动各城市、板块的积极性,共同进行产业布局,达到一定规模后,在市场竞争中进行适度调整,实现产业的互补与协调。
陈广汉进一步补充说,近年来珠海发展不错,但在经济水平、城市体量上还需进一步提升,需要做大做强经济,提升城市能级量级。珠海、横琴、澳门三方应协同发展,实现产业合作,调动各方积极性,促进市场繁荣,进而考虑如何互补、重组。
王禹也表示,珠海和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机遇是双向的。既给澳门的多元发展提供机遇和平台,也给珠海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更大空间。“横琴深合区建设”将成为提升珠海产业结构的核心动力。当前珠海经济增长主要来自于工业、建筑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和营利性服务业等五个行业。在参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建设中,珠海可以在高层次人才集聚、营商环境和法治意识、现代化产业结构布局等方面加强建设。珠海可借助粤澳深度合作区的产业布局,促进自身产业结构升级,推进珠海现代化高层次产业体系发展,提升城市建设。
统筹:杨亮
采写:南都记者 杨亮 朱鹏景 袁平峰 李洁琼 王靖豪 赵雨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