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互联网法院成立涉数据纠纷专业合议庭
为全国首个,集中审理个人数据、企业数据等涉数据案件

广州互联网法院成立近三年以来,已受理涉数据案件624件,其中涉虚拟财产保护类型纠纷占比超5成。 南都资料图
9月26日,全国首个涉数据纠纷专业合议庭在广州互联网法院揭牌成立。
涉数据纠纷专业合议庭将审理由该院集中管辖的涉及个人数据、企业数据、公共数据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删除等数据处理及数据安全的第一审案件。
数据纠纷存在法律适用难题 亟须专业化司法保障
该院成立涉数据纠纷专业合议庭,旨在回应当前数据产业发展的司法保护现实需求,提升涉数据纠纷专业化审判水平,护航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前,数据在全球经济运转中的价值日益凸显,国际间抢夺数字经济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只有流动、分享、加工处理才能创造价值。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较上年增加3.3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
随着数据的开发、利用与治理越发受到重视,数据权益、数据跨境、数据安全等相关问题也亟须更加专业化的司法服务与保障。
广州互联网法院在实践中发现,一方面涉数据纠纷因互联网技术而生,比如个人信息不当收集、金融征信数据误差等公众关注的热点往往没有适宜的法律关系能与之有效对应,造成了法律适用难题。另一方面,民法典人格权编、《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数据立法相继生效,但具体条文的理解与适用,依然需要通过大量的裁判不断厘清与修正。
广州互联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春和介绍,该院在全国率先设立涉数据纠纷专业合议庭,实现对涉数据案件的集中审理,不仅有利于通过鲜活判例回应上述挑战,还将有利于推动数据司法治理的专业化探索,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网络空间治理法治化,加强我国在网络空间治理的国际话语权和规则制定权。
成立专业合议庭 实现对数据案件集中审理
据统计,广州互联网法院成立三年来,深耕涉数据纠纷领域,先后受理涉虚拟财产、个人信息保护、信息自决权、数据匿名化、数据定价等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热点案件624件。案件类型覆盖个人注册信息、用户行为数据、人脸识别技术、账号权属争议等多个方面。该院对“获取用户数据正当性”“个人信息脱敏化处理”“人脸识别效力认定”等诸多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争议问题做出了扎实的司法回应。
在该院此次发布的十大典型案例中,包含涉网络虚拟财产5件、个人信息保护2件、域名权益保护2件、数据权益保护1件。以“余某某诉北京酷车易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隐私权、个人信息保护纠纷案”为例,因酷车易美公司运营的查博士APP能查询到车辆的车况信息,当事人余某某起诉酷车易美公司,要求停止侵犯其隐私权、个人信息权益并赔偿经济损失3000元,这是全国首例当事人起诉二手车车况信息查询平台纠纷。
广州互联网法院审理后认定,经有效脱敏化处理的历史车况信息不能关联到车辆所有人等特定自然人,不属于个人信息或隐私,提供历史车况信息查询的行为不构成对个人信息权益或隐私权的侵犯。该案的判决对鼓励二手车车况数据的开放使用,促进二手车交易行业依法合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该院通过对624件涉数据纠纷案件进行分析发现,主要以虚拟财产类案件居多,占比超过五成。该院预测,随着《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和施行,个人信息保护类案件还将呈上升态势。
在此背景下,广州互联网法院结合粤港澳大湾区数据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的需要,因地制宜探索涉数据类纠纷集中管辖,创新成立了该涉数据纠纷专业合议庭。
涉数据纠纷专业合议庭将审理由该院集中管辖的涉及个人数据、企业数据、公共数据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删除等数据处理及数据安全的第一审案件,具体包括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网络服务、网络侵权责任纠纷、网络著作权权属、侵权,互联网域名权属、侵权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小额借款合同纠纷、互联网行政诉讼、公益诉讼中的涉数据案件。
在揭牌仪式上,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勇指出,涉数据纠纷专业合议庭的成立恰逢其时,是广州互联网法院主动适应数字时代发展的一项制度创新。专业合议庭的设立有利于推动民法典、《数据安全法》等数据权益相关立法条文落地生根,以具有社会影响力的鲜活判例填补司法实践空白,有利于逐步形成对网络虚拟财产、数据财产权益、人工智能技术等纠纷法律规则适用的专业判断,促进裁判规则统一。
创新构建专家陪审员机制
据介绍,广州互联网法院将在涉数据纠纷案件审理中,构建专家陪审员参审机制,邀请政府机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网络科技公司等,推荐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权威、良好职业操守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专门技术人员担任人民陪审员。这也是本次设立涉数据纠纷专业合议庭的一项创新机制。
庭审中,专家陪审员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增设的专门询问环节,针对与案件事实有关的问题进行发问,有利于帮助法官厘清双方争议的事实,促进案件事实的准确高效查明,这对提高涉数据纠纷案件的审判质效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上述专家人员通过广州互联网法院组织的选任程序,经市人大常委会任命,将成为专家陪审员,享有除担任审判长以外的合议庭成员的各项权利。
重点关注涉公共数据类
行政诉讼和公益诉讼案件
记者获悉,鉴于涉数据纠纷案件具有新型、疑难、复杂等特点,广州互联网法院将明确涉数据纠纷案件一般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审判长原则上由业务庭室庭长担任。对于新型、疑难、复杂、可能会产生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还可以提请由院领导担任审判长进行审理,确保司法裁判尺度统一。
广州互联网法院介绍,涉数据纠纷专业合议庭将重点关注涉公共数据类行政诉讼案件和公益诉讼案件。通过发挥专业合议庭的专业审判职能,协同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决定、司法保障”的三级规范数据产业发展机制,为数据治理提供全链条保护。
广州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邓中文对涉数据纠纷专业合议庭的成立寄予厚望。他指出,希望广州互联网法院在上级的统筹和支持下,通过专业化的审判机制建设、高水平的裁判规则输出,为广州打造数字经济创新引领型城市提供更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服务。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大框架下,推进全流程在线多元解纷体系建设,力争打造出在全省、全国具有示范效应的样板项目。
采写:南都记者 何生廷 吴笋林 通讯员 段莉琼 廖慈芳 谭静宜
审理范围
将审理由广州互联网法院集中管辖的涉及个人数据、企业数据、公共数据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删除等数据处理及数据安全的第一审案件,具体包括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网络服务、网络侵权责任纠纷、网络著作权权属、侵权,互联网域名权属、侵权纠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小额借款合同纠纷、互联网行政诉讼、公益诉讼中的涉数据案件
重点关注
涉数据纠纷专业合议庭将重点关注涉公共数据类行政诉讼案件和公益诉讼案件
数据
广州互联网法院成立三年来,深耕涉数据纠纷领域,先后受理涉虚拟财产、个人信息保护、信息自决权、数据匿名化、数据定价等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热点案件624件,以虚拟财产类案件居多,占比超过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