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八一”“红鹰”拉彩烟为共和国庆生

珠海航展首个公众日,数万名观众现场观看精彩飞行表演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杨亮 李洁琼 10-02 01:20

  航展公众日遇上国庆日,数万名观众现场参观。

  小朋友挥舞着国旗观看飞行表演。

  航天科技馆吸引大量观众。

  10月1日是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的首个公众日,也是共和国第72个生日。在当天的飞行表演中,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和红鹰飞行表演队,在多次进行的多机编队中拉出红、黄、蓝三色烟花,为共和国72岁生日献礼。

展坪上数万名观众顶着烈日观看了表演,并在表演结束后不约而同投以热烈的掌声,向飞行员致敬,向祖国致敬。

相比前三天专业日,国庆假期第一天,珠海航展人气明显进一步升温,至上午10时许,室内的航空、兵器、宇航等热门展区已然人头攒动,前来“打卡”的市民络绎不绝,贴近体验各种新奇高科技产品。

  发布会

  空军表白方式有何寓意?

  记者:这次航展恰逢国庆,请问空军为何采用这个方式向祖国表白?这个方式有何寓意?

  中国空军新闻发言人申进科:中国空军拉出红、黄、蓝三色烟花,献礼共和国72周年华诞。中国红是主基调,黄色是五星红旗上5颗星星的颜色,也是党徽的颜色,蓝色则代表中国空军!

  在空军官兵的心目,中国红是使命、是荣耀、是传承。恰逢国庆节,空军用了三种方式表白祖国。第一个是大国重器歼-20的航迹正在向海天之间延伸,向高原之上拓展;第二个就是大国重器运-20飞跃了崇山峻岭,飞跃了广阔大洋;第三个是国庆节我们在刚才的表演中表白祖国,因为与新中国同龄的人民空军有了飞出去的主心骨。前两个都是大国新媒介,有了大国新媒介,我们布局新时代,同时也保证捍卫国家领空,让人民群众头顶的家园更加安宁祥和。

  记者:无人机是本届航展最亮眼装备之一,其中首次亮相的无侦-7更是让大家大开眼界。请您介绍一下这次空军的无人机参展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

  申进科:无人机的话题,在这次航展上,大家比较关注两架飞机,一个是歼-16D,一个无侦-7。这两型飞机首次亮相航展。实际上,这次还有无侦-8,从我们公布消息后,大家都比较关注,我们也在关注大家的各种话题。

  无人装备是未来军事装备发展的重要方向。这几年大家也看到很多我国自行研制的无人机装备,可以说我国无人机装备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是不是一流,我不好说。下一步,我们将与国防工业部共同努力,根据我国面临的危险环境,空军担负的使命任务,研制满足需要的无人机装备,走出一条符合国情、军情,具有空军特点的无人机发展之路。

  花絮

  驾驶歼-20是种怎样的体验?

  对于普通市民而言,驾驶歼-20飞机翱翔蓝天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首次亮相的VR模拟飞行平台提供了一个零距离感受歼-20这款“国之重器”强悍性能的机会。昨天10点多,空军招飞展台前就已经吸引大批市民排队,成为本届航展首个公众日上最受欢迎的参展明星之一。

  当南都记者坐上体验装置,左手握虚拟控制器,右手操纵驾驶杆,在工作人员帮忙戴上VR头盔后,瞬间完成了从航展现场到歼-20驾驶舱的“穿越”,轻拉操纵杆,飞机直冲云霄。

  在3分钟的体验过程中,除了通过VR技术,身临其境地感受歼-20的强大性能,南都记者还需要完成飞行员在实际飞行中同时快速处理多种信息的考验:既要随时控制飞机飞行方向、高度,还要寻找并瞄准目标、开火,而屏幕下方还有五六组两位数的数字,一边开飞机,一边要实时默算这些数字个位数总和的结果,并选择正确答案……记者在整个体验过程中,手忙脚乱,要么光顾着计算数字,要么一心控制飞机,总是顾此失彼。

  “当飞行员真不容易,以前以为开飞机,可能跟开汽车差不多,只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面开,实际体验才发现真的很难”,一位市民在体验完后向南都记者感慨道。

  工作人员介绍,实际飞行中,飞行员既要操控飞机,读取仪表数据,报告位置信息,还要发现敌机、完成敌机锁定并发射,需同时兼顾处理多种信息,大脑时刻保持快速运转的状态。当前,模拟驾驶已成为飞行员用于练习的环节之一,下一步使用VR技术的模拟驾驶还将应用到招飞行员的选拔过程中。

  统筹:杨亮 采写:南都记者 杨亮 李洁琼

  摄影:南都记者 吴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