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周田村

将军故里内涵丰富 客家侨乡文化交错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欧阳文君 徐阳 10-05 01:50

  [ 位置 ]

  位于惠州市惠阳区秋长街道

  [ 总面积 ]

  6.8平方公里

  [ 特色 ]

  叶挺将军故里,也是“吉隆坡王”叶亚来、“长征女杰”廖似光故乡,客家人聚居地,具有深厚的红色、华侨、客家等文化基因。

  惠阳区秋长街道周田村历史悠久,红色文化+客家文化+侨乡文化是周田村深厚人文底蕴的主要构成,也是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重要来源。

走在周田村,可以看到村民的房屋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绿树掩映,缤纷壁画装点其中;村主干道平直整洁,人车分流;鱼塘边护栏环绕,青山含黛,云影徘徊,好一幅美丽乡村画卷。

将军故里 红色文化印记深

  

  将军故里,是周田乡村游最闪亮的一块招牌。1896年9月10日,叶挺出生在周田村一个农民家里。他少年时在周田求学,而后走出周田,戎马一生、铁骨铮铮,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之一、新四军重要领导人之一。1988年,叶挺被中央军委确定为36位开国军事家之一。

  位于周田村的叶挺将军纪念园是国家4A级景区,也是全国唯一全面展示叶挺将军生平事迹的纪念馆(园)。在这里,游客可以找到很多叶挺在周田生活学习的印记。

  将军故里,红色文化印记深。在这片革命的沃土上,孕育了以叶挺为代表的大批优秀儿女,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它风景秀丽、古貌犹存,古今建筑风格迥异、交相辉映,围屋与古树如同明珠般散落村中,见证周田村百年沧桑巨变。

  距叶挺将军纪念园几百米开外,有一棵虬枝苍劲的古樟树,树龄超过600年。据村里老人讲,古樟树下曾是叶挺儿时的乐园,因此该树也被当地人称为“将军樟”。数百年来,古树经历了无数风雨洗礼,一直屹立不倒、枝繁叶茂。在村民们眼中,它已不再是单纯的一棵古树,而是蕴藏了当地历史记忆和精神内涵。2007年,村里把这棵古樟及周边古树所在位置加以改造,建成了古树公园。

  2020年11月,周田村在惠阳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擂台赛总决赛中,夺得一等奖,获奖金400万元。周田村利用奖金聘请第三方专业人员,对村里的11棵百年古树进行修复,实现生态“反哺”。

  观红色经典,忆峥嵘岁月。距古树公园不远处的叶挺红军小学(腾云学校)校园内,叶挺铜像、廖似光铜像、《迎着朝阳》铜像,既提醒人们不忘历史,又昭示青少年阳光向上;“周田十三贤”宣传栏让孩子们从小了解家乡事、家乡名人;“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宣传栏是为了让孩子们牢记革命精神。

  

古朴村落 人文厚重底蕴深

  

  红色文化擦亮了周田古村的品牌,也让周田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焕发新生机。来到周田村,更多的游客会发现,青山环绕、绿水长流的周田村还是个古朴秀美之地,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被时光赋予了深厚的人文色彩。

  除了叶挺,叶亚来也是周田村一个为人津津乐道的传奇人物,更是周田村华侨文化的典型代表。周田村有200年华侨文化史。沙坑叶氏早在19世纪初就有人远离家乡奔赴南洋谋生。1854年,17岁的周田村青年叶亚来,跟着同乡一起远离家乡去到马来西亚,从做矿工开始,一路艰苦奋斗、不断拼搏进取,最终成为吉隆坡甲必丹,也被称为“吉隆坡王”,是吉隆坡开埠功臣。至今,吉隆坡仍保留“叶亚来街”及他的塑像。

  叶亚来等马来西亚华侨致富后不忘桑梓,他们出钱出力为建设家乡贡献力量。如叶亚来曾经出资重修扩建挺秀书院,上世纪80年代以前,周田村大多数人都在挺秀书院读过书。

  在周田,至今还保留着叶亚来故居及其发迹后出资修建的碧滟楼。在南洋成就传奇人生的叶亚来在海外侨胞中影响力很大,每年都有海外侨胞、惠籍客家乡亲等来惠阳寻根问祖。

  

乡村振兴 村容村貌明显改变

  

  周田村近年来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加快人居环境建设,村容村貌发生了明显改变。

  改变最大的当属交通。周田村由于景色优美,集红色文化和客家风光于一体,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前来观光休闲。每逢节假日,经常造成村道交通拥堵,而拓宽道路又涉及诸多问题,导致多年来难以推进,成为村委和村民的一大心病。

  周田村委会通过多次走访协调,终于解决了问题,并于去年底动工升级道路。如今,叶挺纪念馆路口到古树公园的路已成功升级改造,拓宽道路,修建人行道,实现了人车分流。周田村新坪小组门前,也新修通一条路,命名为“同心路”。

  道路畅通助力乡村振兴驶上“快车道”,村容村貌也需要进一步打造。去年以来,周田村对村内大小鱼塘周边进行重新绿化,并修建围栏。升级后的鱼塘不仅提高了安全系数,还自成一景,水光潋滟间倒映出越来越美的周田。

  为进一步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周田村还拨款对主要道路两旁山体进行护坡建设,解决了水土流失可能导致的安全隐患;并完善了从古树公园到鸡心石水库的路灯建设,新增70多盏路灯,解决了村民晚上出行的安全问题,照亮群众幸福路。

  来源:南方日报 惠州日报 惠阳区融媒体中心 欧阳文君 徐阳 A05-06版统筹:易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