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逃脱”安全风险亟须全面化解
来论
针对密室逃脱类场所火灾风险大的问题,近日,消防救援局印发了《密室逃脱类场所火灾风险指南(试行)》《密室逃脱类场所火灾风险检查指引(试行)》,要求从业单位对照《风险指南》和《检查指引》自查自改,相关部门、单位要严查严管,确保安全。
近年来,因“惊险刺激”“好玩”等特性,“密室逃脱”之类情境游戏,已经成为一种“社交新宠”,在年轻人群体中广受欢迎,并迅速发展成长壮大为一个备受青睐的新兴业态。相关研究报告显示,预计到2022年,中国密室逃脱行业规模将达到123.6亿元。
但与此同时,伴随着“密室逃脱”的发展兴盛,其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隐患问题,也日益凸显——
如在国庆前夕,上海长宁警方联合消防部门对辖区“密室逃脱”“剧本杀”门店开展的专项联合检查显示,辖区13家“密室”共梳理出8大类共65处安全隐患;而9月29日,湖北省消防救援总队鄂州支队,针对“密室逃脱”、“剧本杀”等经营场所开展的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同样显示,16家密室逃脱类游戏场所发现隐患36处……
“密室逃脱”经营场所存在的消防安全问题,虽然十分突出、扎眼,但实际上又并不让人太感意外费解。因为就“密室逃脱”类游戏的固有特性而言,这些消防安全风险隐患的出现,事实上具有某种必然性。“密室逃脱”的“密室”特征,以及由此衍生的游戏空间的封闭性、局促性,再加上“密室逃脱”游戏强调“沉浸式”体验,对“惊险、紧张”环境和氛围的特有追求都决定了,相对其他真人游戏,它势必会蕴含更大的安全风险隐患。
正如此次媒体报道指出的,从业单位为了增强“沉浸式”体验,采用隔断打造光线昏暗的密闭、狭小空间,大量使用灯光、音响、电子游戏道具等电器设备,大量使用布幡、塑料等可燃装饰物,火灾风险高,一旦起火,极易造成人员伤亡甚至群死群伤。
在今年2月24日,合肥市8名大学生在玩“密室逃脱”游戏时,由于过道狭窄,瞬间发生了踩踏事故,8人均不同程度受伤。而在国外,2019年1月4日,波兰北部某“密室逃脱”游戏房间更是发生严重火灾,造成5人死亡1人受伤。
此次消防救援局专门发布相关《风险指南》和《检查指引》,非常及时,且十分必要。作为“密室逃脱”游戏的组织者、参与者,应确保相应安全责任和意识充分到位。
对“密室逃脱”游戏的经营者来说,必须意识到作为一种游戏,“密室逃脱”固然需要追求一定惊险、刺激性,并借此赚钱营利,但同时,“安全”事实上仍是所有这一切的首要前提和根本基础。同时,这种之于玩家的基本安全保障,也是游戏经营者必须履行的基本法定责任和义务。依据民法典,“宾馆、商场、银行、车站、机场、体育场馆、娱乐场所等经营场所、公共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而对于那些热衷“密室逃脱”游戏的玩家来说,必须确保在安全前提下的“好玩”,把握好安全风险与好玩的分寸、界限,不然,若过度“沉浸”于游戏的惊险、刺激而不能自拔,而无节制地追求“好玩”,忽略基本的安全问题,那势必会适得其反、乐极生悲,将游戏弄假成真,最终酿成追悔莫及的安全悲剧。须知,任何时候,安全问题都不可轻慢。 □张贵峰
- 上一篇:取消超前点播,规则共识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