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防疫调节状态,打起精神迎接工作日
7天长假结束,吃喝游玩会友……现在重新投入工作学习中,突然觉得又累又倦,连美食都索然无味……专家提醒,警惕假期综合征来作祟。而为了节后的防疫,全国多个城市公布了最新的防疫政策。
长假结束,是收心的时候了。但是从容做到这一点好像并不轻松,否则怎么会有“假期综合征”一说呢?
节假日之后往往出现的一些生理或心理表现,如心生厌倦、注意力不集中、工作和学习效率低,甚至可能伴生肠道反应、神经衰弱等,统谓之“假期综合征”。过去谈及这一话题,人们不易理解,但经过心理学家、医学家的证实,患上“假期综合征”的人并不是在矫情。
正如一位医学专家所分析,十一假期看上去是整整7天,但是人们娱乐、会友、旅游,或者集中整理家务,事实上不少人休息的时间反而比平时上班时还少,再加上日常的作息时间规律被打乱,饮食也可能不规律,在假期临近结束或刚结束时,就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头痛等不适。
“假期综合征”这一名词的存在提醒人们,要重视节后心理的调适。特别是对适应能力不是太强的人来说,由于从假期状态回归到日常状态不容易“无缝对接”,那么就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同时适度运动,努力放松心情,这样才能以良好的身心状态回到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
由于心理懈怠,克服“假期综合征”不易,相较之下,防疫更是不能疏忽的大事,因为它所关系的,不仅是个人和家庭,更有社会和公共利益。当下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复杂,不能不格外打起精神。
天津:部分地区人员需出示核酸检测阴性信息;上海:高风险地区人员集中隔离;重庆:中高风险地区人员集中隔离;新疆乌鲁木齐:所有中高风险地区来乌旅客不允许中转;陕西西安: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河南郑州: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需要集中隔离14天……
各地发布的这些最新防疫政策大同小异。“大同”当然是遵从防控的普遍规律,之所以出现一些“小异”,自然缘于各地不同的环境和条件,实为精准防控所必需。
在长假结束之后及时发布最新防疫政策很有必要,人们会发现,有些地方出台的政策还特别贴心和细致。
如广东省疾控中心不仅倡导市民从外省返程后,主动进行一次核酸检测,而且鉴于疫情形势不断变化,提醒市民“返回广东后,如果发现自己近14天到过中高风险地区以及有本土疫情报告的城市、与阳性人员同乘交通工具或活动轨迹有交集,请主动向社区报备,并配合做好疫情防控措施。”
配合防疫,人人有责,旅游归来,先把测核酸这件事做好了,既能让自己和家人放心,其实也是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但要把测核酸这件事做好,有关部门也需要做好周密准备,为公众执行防疫政策提供更可能多的便利。
一方面,测核酸的网点要足够多,分配要合理,这样便于市民就近检测。另一方面,在测核酸的过程中,组织要尽量周密,如果市民等待的时间过长或者现场秩序比较混乱,就容易在市民中滋生厌烦心理。有媒体报道,一些地方的医院门前等待测核酸的车辆都堵了好几条路,虽然有假期结束测核酸需求激增的因素,但是经历过几轮抗疫,如果早有筹划,又怎会如此被动?
广东卫健委的健康提醒则十分细致,不仅公布了广州、深圳等地核酸的检测点,而且还提醒市民,在广东部分地市、公共交通站场等,可以提供免费核酸检测服务,但免费核酸检测场所可能人员较多,因此等待核酸检测时需特别注意做好个人防护……面对这样贴心的提醒,防疫政策自然更容易唤起公众的支持。
配合疫情防控,调整生活状态,节后打起精神回归工作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