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广东首个反诈助老互动展开启

南都携手广州图书馆开展“广图·蓝马甲公益行”系列助老公益活动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熊润淼 袁炯贤 陈卓睿 10-15 02:10

  广州街坊观看展览南都调研报告展区。

  金秋十月,迎来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为帮助长辈们提升防诈骗技能,同时增强对智能技术的掌握应用,“广东反诈助老体验展”暨“广图·蓝马甲公益行”系列活动发布会于昨日举行。本次活动由国家反诈中心、工信部反诈中心、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广东银保监局、广东省公安厅经济犯罪侦查局指导,南方都市报、广州图书馆主办,广州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支付宝、广州老年开放大学协办。

沉浸式体验百余种诈骗话术

  

  这次“广东反诈助老体验展”是广东首个以反诈、助老为主题的互动展,展览收集了百余种诈骗话术,采用“多维度案例+成果展示+交互体验”的方式,营造沉浸式氛围,让参观者尤其是老年人可以置身其中,时刻警醒。展览中还特别展示了南方都市报与广东银保监局、广东省公安厅、广东省教育厅、广东银行同业公会、广东省保险行业协会、广东省保险中介行业协会及广东正和消保中心联合出品的视频、图文等形式的反诈骗案例和金融科普,包括在N视频推送的系列视频“3分钟金融学堂”以及“金融消费教育专栏”等。

  根据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老年人数字生活现状调研报告》显示,老人最担忧的手机操作问题中,“害怕被骗”位居首位。而近八成受访老人表示不能熟练使用手机,希望线下场所能提供专人驻点服务,超九成受访老人表示希望参与智能设备培训、反诈防骗讲座等活动。

  

广图将设“蓝马甲老人服务驿站”

  

  回应长辈们的需求,重阳节当天特别启动“广图·蓝马甲公益行”系列活动。

  广州图书馆副馆长罗小红在发布会现场宣布,10月-12月间,广州图书馆将联合南方都市报、支付宝开展一系列的线上课堂与线下讲座,还将在广州图书馆南5楼电子阅览室及条件成熟的分馆设置“蓝马甲老人服务驿站”,提供反诈知识宣传、手机使用手册派发等日常指导和服务。广州图书馆成为全国首个建立“蓝马甲老人服务驿站”的图书馆。

  实际上,广州图书馆早在2007年就开始成立“爱心电脑俱乐部”,专注老年人等群体的信息技能培训,至今已举办相关免费培训400余场,惠及约1.6万人次。“数字不是万能的,要消除老年人数字鸿沟和心理鸿沟,光靠人工智能是解决不了的,需要真实世界的人来付出耐心和温度。”广州图书馆党委书记黄广宇告诉南都记者,这也是广州图书馆希望加入这次“蓝马甲公益行”的初衷。

  会上,南都发布了《互联网平台App适老化改造测评报告(2021)》。活动现场,来自广州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查支队的王先顺警官还为现场观众带来了生动的重阳节特供防骗讲座。他为现场的老年朋友们讲述了投资私募基金产品、兼职刷单返利、以房养老的投资养老项目等多种常见的网络诈骗案例,总结防骗口诀,提醒观众谨防被诱导落入这些诈骗陷阱。

  展览现场

  “防诈电话亭”鉴别骗子话术 金融防骗视频案例引观众驻足 上百广州街坊现场互动识骗局

  “电话里的骗子话术,和我前几天接到的假冒银行经理电话几乎一模一样!”参观展览的市民黄姨如是说。

  10月14日,正值重阳佳节,南方都市报联合广州图书馆、支付宝策展的“广东反诈助老体验展”正式开启。展览将于10月14日-26日期间在广州图书馆持续开展。

  南都记者在现场看到,展览“反诈”板块设置了“防诈电话亭”“反诈案例集锦”“防诈视力表”“骗局关键词”“骗局正反面”等内容,市民可通过体验、图文、视频等多样化形式了解最新骗局。在“助老”板块,有“智能手机小课堂”“老年人数字生活现状调研报告”“互动体验区”等区域,通过志愿者授课、现场演示、互动参与的方式让老人了解和体验数字生活技能。

  南都记者发现,在“防诈电话亭”展位吸引了不少老年观众。他们拿起电话听筒就能听到国、粤两种不同语言版本的电信诈骗、网购诈骗、社保诈骗等骗子语音。不少观众表示,这类电话他们以往都接到过,有时难辨真假,很容易上当。

  同样,南都与广东银保监局共同制作的“金融反诈案例”展板也吸引了不少观展老人的驻足。73岁的何伯是广州图书馆的常客,他告诉南都记者,平时他主要通过与家人、邻里探讨诈骗案例来提高自身反诈能力。

  事实上,此次展览所呈现的内容是广东金融业多举措深耕金融知识普及工作的一个缩影。据了解,广东银保监局已联动相关部门,关注“一老一少”等重点人群,结对共建老年社区金融知识宣传点,推进金融机构网点适老化改造和服务提升,并在社区、街道、学校、企业及互联网平台,普及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等。

  此外,南都记者从广东银保监局独家获悉,广东银行保险业正积极研究制定银行保险机构网点适老化改造相关指引文件,将于年底印发。此举将推动广东银行保险机构适老化服务水平迈向新台阶。

  

  专家支招

  老人不敢用、不会用智能手机怎么办?专家建议引入智能技术实施分层教育培训

  10月14日,“广东反诈助老体验展”暨“广图·蓝马甲公益行”系列活动发布会正式举行,会上南都发布了《互联网平台App适老化改造测评报告(2021)》。测评发现,各平台适老版本名称统一度不够,部分App适老版入口较为隐蔽,让老年人较难找到适老化App,部分App多处存在广告诱导借贷或购物等。

  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老龄社会法治问题研究院研究员刘薇评价称,南都这份报告测评指标设计具有科学性,有三大维度16项指标,能比较有针对性地反映App适老化改造的现状;同时,测评结果具有客观性和指导性,能充分发现老年人使用时所面临的实际困境,对于App适老化改造升级具有积极指导作用。

  广州老年开放大学副校长郑亚则提到,报告最令她印象深刻的是,其中提到全民K歌App适老化改造只保留了个人演唱功能,把合唱、分享等可以相互交流、切磋的功能取消了,但她从平时与广州老年开放大学老年学员的交流中发现,实际上老年人群有较多的社交和情感的需求。

  刘薇提出,为了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完善老年教育体系;还需要加强培训,尤其是可以将智能技术运用教育纳入老年教育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实施分层教育机制,根据老龄人口的学习能力和兴趣需求进行课程分流。

  在郑亚看来,有效的学习培训是关键,要通过数字赋能,扩大供给,实行普惠、便捷的老年教育。她认为,需要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打破时间空间的制约,让更多老年群体受益。需要通过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打造“互联网+老年教育”的泛在学习环境。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采写:南都记者 熊润淼 袁炯贤 陈卓睿 许爽 凌慧珊 摄影:南都记者 黎湛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