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来电影院玩一把剧本杀!


扫码阅读全文 正點观影团策划,请联系正點观影公众号
近期,电影院陆陆续续来了一波新片:有像《沙丘》《007:无暇赴死》这种还未上映就吊住观众胃口的商业大片,有像《第一炉香》这种首日票房远低于预期的文艺电影,也有像《图兰朵:魔咒缘起》这种上映一天,就刷新了华语的烂片底线,与《寻梦演艺圈》《上海堡垒》“共结连理”。谁是真材实料,谁是装腔作势,很快就会通过评分揭晓。
而有一部低调的影片,以黑马之势深藏不露。早期并没有多少人对这个新人导演有太多的期待,可是从北影节展映到如今公映,看过的人都收获了“意外”。它既像一部烧脑悬疑的电影,也像一局沉浸感十足的“剧本杀”。
《不速来客》去年年初杀青,8月便获得了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市场项目创投“最具潜力创作团队奖”,随后还登上过几个国际电影节。这部电影在上映之前,已经受到过同行的检验。
作为一部新人作品,刘翔一人身兼编剧、导演和摄影指导三职。这部低调的作品,主演聚集了范伟、张颂文、窦骁几位老熟人,监制竟然还是田壮壮。这个幕后阵容,对初执导筒的人来说是相当不错的起点。电影在类型上定位为黑色喜剧,悬疑和搞笑,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混搭,造就了一出奇诡的大戏。
故事发生在山城重庆,中国最为赛博朋克的城市。导演刘翔一上来就采取了一个俯拍,高空拍摄着纵横交错的立交桥环岛。这种景观上的盘根错节似乎暗示着电影剧情的错综复杂,跟立交桥环岛构成一种对照关系。这注定不会是一个一目了然的故事。
摄影师出身的刘翔,在镜头和布景上是讲究的,比起大部分刻意复古却处处透出塑料感的电影,《不速来客》的确花了心思。比如一栋残屋败瓦的居民楼,从下往上看,宛如一口水井,也像是一座环形的监狱。身处其中的人是在居住,同时也像是囚禁。这种封闭感,不仅仅是空间意义上的,更是暗示了读者的思绪也被封闭其中。窗外透进屋里的霓虹灯,更是把房子沾染上了引诱的色彩,不免让人想起去年刁亦男的《南方车站的聚会》。
光有氛围还不够,这只是最初步的,故事和讲述故事的方式,才是大部分观众所关心的重点。如果用一句话概括这部电影的特点,这是一部如过山车般反转反转再反转的电影。
官方给出的剧情介绍是一位入屋行窃的小偷老李(范伟 饰),其间不巧遇上了一起命案,被凶手(张颂文 饰)抓住,更不巧的是,整个过程被一位外卖员(窦骁 饰)所撞见。三个完全不相干的人奇妙地共处一室。
但这只是第一层故事,悬疑类电影总少不了被骗,但真正有意思的“骗”,得骗观众两次以上。
观影期间切记一点,没看到最后绝对不要随便对某个角色共情,本片到了最后,你会发现最初的故事早已面目全非。这种“解构感”跟《不速来客》的叙事策略有关。电影直接给你先看结果,然后再一点一点给你揭示原因。当你发出“原来如此”的感叹时,欺骗已经开始,所谓的因,只不过也是一个果,背后还有更大的原因。原因与结果是在相互位移。
本片极力收缩视角来制造信息不对称,摒弃了旁观者式的全知视角,每次只给观众一块拼图那么多的信息,让观众很好地和角色同情共感,参与到这个游戏中。当你以为自己了解了故事的全貌,却因为视角的转换反复被推翻,最后发现自己是在管中窥豹。这就像人的命运,在更大掌控者面前,你自以为是的“自主”,原来不过是另一种造化弄人。
这就是黑色喜剧相比于一般的喜剧最大的魅力,它致力于传递的不仅仅是幽默感,还传递一种荒诞感。人在多种偶然的力量驱使下,命运的轨迹不知不觉被扭转(或扭曲),而这种扭转(或扭曲)有时是不可逆的。电影史上把这种荒诞感体现得最为有趣的,其中一部必定是盖·里奇的《两杆大烟枪》。很幽默没错,但又极为荒诞。每个人小小的举动,竟引起了一场风暴。
中国其实有过一批黑色喜剧,比如宁浩的“疯狂”系列,模仿的是西方的类型片。2006年的《疯狂的石头》,正是借鉴了《两杆大烟枪》的思路,电影的商业成功,让黑色喜剧被更多人知道。黑色喜剧扬名于宁浩没错,但却没能出现多一位宁浩。如今刘翔的《不速来客》似乎有续上了这条脉络的意思。尽管这位新人导演和作品都还不够成熟,但不可否认,这是一部野心勃勃的处女作。 刘益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