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济南英雄连”连长孙金龙每天5点起床苦练据枪,练就“火眼金睛”

从“脱靶”到“世界枪王”的进化史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莫倩如 11-08 01:50

  孙金龙赴澳大利亚参加射击大赛。

  孙金龙在进行据枪训练。

  孙金龙坚守在抗洪一线。

  近日,南都记者探访了陆军第71集团军某合成旅“济南英雄连”,这是一支战功卓著、英模辈出的英雄连队,曾被授予“济南英雄连”等6个荣誉称号。解放战争时期,连队前辈凭借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横扫外围,率先突破济南城,把绣有“打进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大旗,牢牢插在了城头制高点,为后续部队登城撕开了一道口子,形成了“攻坚争先、敢打硬拼、永不服输”的连魂。

来到这样一支英雄连队当连长,是种什么样的体验呢?“济南英雄连”连长孙金龙告诉南都记者,他刚来连队的时候压力很大,“压得人始终都在跑,都不能正常走两步,感觉走两步就比别人慢了”。

  A

     从射击不及格到“枪王”

  提到跟连长PK啥最没有可能赢,“济南英雄连”的官兵们的第一反应几乎都是——射击。因为孙金龙是他们旅里出了名的“枪王”。可是少有人知道,这位“枪王”第一次射击五发弹脱靶了三发,被判定为不及格。

  但这并没有让他气馁,他一边缠着射击成绩好的班长请教,一边在小本子上总结失败经验。日复一日的钻研让他对枪支的每一处都了如指掌。为了提升射击水平,在2010年军区比武时,不甘心最后一轮被刷下来的孙金龙,“厚着脸皮”申请到了留下来做保障人员的机会。于是,他一边给参赛的战友们做靶子、保养场地,一边学习他们的射击经验。他每天5点起床练习据枪,在保障的间隙抓紧训练。正是这次的经历让他的射击水平突飞猛进。

  当时还是战士的孙金龙,在上级组织的侦察特种兵比武竞赛中夺得“特种射击”课目第一名,并且一连三年蝉联该课目冠军。

  2016年,时任排长的孙金龙远赴澳大利亚参加国际轻武器射击技能大赛,与来自18个国家的21支代表队强手激烈角逐。为了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他在10米外的桌子上放指甲盖大小的小石子,盯着不眨眼,将石子弹起,眼珠跟着石子转……在这样的强化训练下,他做到了紧盯目标3分钟不眨眼,顶着烈风、迎着强光不流泪,出枪、瞄准、击发的反应速度也越来越快。那次比赛,孙金龙顶住压力,夺得个人冠军积分赛、步枪团体越障射击赛和步枪移动目标团体积分赛3个项目金牌。

  2011年,孙金龙赴朱日和参加侦察特种兵比武。塞北风如刀,据枪时枪身被吹得直晃,无法正常捕捉目标。如何解决枪身摇晃问题呢?一段牧民骑射的视频让他找到了灵感。“风虽然吹得枪身直晃,但能有马背上颠吗?”按照这个想法,第二天训练,他保持正常的力度据枪,寻找枪口晃动的规律,等准星经过瞄准点时,把握住零点几秒的时机果断击发。慢慢地,孙金龙成功掌握了其中的窍门。最终孙金龙以19枪187环的好成绩夺得特种射击课目第一名。

  B

       从装甲“门外汉”到熟练指挥员

  2019年,孙金龙从侦察连副连长转任装步连连长。作为老装甲步兵连,体能素质和轻武器射击一直都是“济南英雄连”的强项。上任之初,信心满满的孙金龙立志要发挥连队的“优势”,继续创造新的辉煌。但是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在旅组织的连战术考核中,孙金龙指挥决策失误,连队各级指挥员的协同配合意识也存在较大差距,连队最终成绩垫底。“原本可能2个小时就结束的战斗,我打了5个小时。”除了指挥技能,装步连多个专业的专业技能也是孙金龙要面临的挑战。孙金龙告诉记者,作为一个连长,要把连队所有专业都搞明白,才能抓好连队训练。“战士们看到连长一个‘门外汉’都能把专业搞得这么好,那我为什么不能?”这样更能激励战士们努力学好专业。

  孙金龙带领全连逐条逐项梳理能力短板,制定补差计划,并立下“军令状”,两个月内将所有课目练到良好以上。为了练好专业技能,他一头扎进战车中。驾驶专业训练,别人半天练两圈9公里,身高1.75米的孙金龙蜷缩在高达50摄氏度的驾驶舱里,一练就是10圈近50公里;步战车蓄电池每块重几十公斤,孙金龙每次训练都坚持完成10次拆卸,装卸总重量超过好几吨。

  就这样,不到2个月时间,孙金龙已经可以熟练进行连队战术指挥作业。

  C

       轻伤不下火线的带兵人

  和装甲专业学习一样,孙金龙带兵讲究的是“身先士卒”。

  2020年7月,连队接到赴江西九江抗洪抢险的命令。左肩手术植入的钢钉仅5天的孙金龙主动请缨带队出征。

  不少人劝他:“你胳膊都这样了,就别去了。”但他依然坚持。

  孙金龙的理由非常实在,连队的官兵去抗洪,谁最适合做什么连长最清楚,连长不去谁来指挥?他说:“其实我一只手也不是说能干多少活,更重要的是要让战士们看见,连长都这样了他都还在这,他们能没有干劲吗?”

  孙金龙的坚守激励了战士们,短短四天,250米长的抗洪大堤增高了1.2米,加宽了3米,而且被专家评为“标准最高,质量最好”。打着钢钉上大堤抗洪的他,也被战友们称为“钢钉连长”。

  孙金龙担任连长后,连队年年被评为“四铁”先进单位,并荣立集体二等功一次。孙金龙个人被陆军表彰为“优秀带兵人标兵”“优秀共产党员”。

  采写:南都记者 莫倩如 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