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部昨日召开记者见面会,改制三年有了系统性变化:
责任更大 战斗力更强 与人民贴得更紧

石欣

深圳公益救援队在光明渣土坍塌事故现场救援。
11月9日,应急管理部围绕“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的主题在北京召开记者见面会,5名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模范和消防忠诚卫士代表出席会议。应急管理系统经历了三年的改革发展。2018年3月,应急管理部成立,同年1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向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授旗并致训词。我国应急管理系统经历三年改制后有何变化?多位参会代表结合经历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全
全灾种施援 “蓝朋友”感到“本领恐慌”
“责任更大、战斗力更强、与人民群众贴得更紧”,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三坊七巷消防救援站站长陈辉华分享了自己的三点体会。
陈辉华介绍,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作为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和国家队,面对的是“全灾种、大应急”的职能任务需要。除了传统的灭火,他们还要面对地震、山岳、水域、石油化工等各个类别的灾害事故,很多时候还要执行跨区域增援作战任务。
森林消防同样如此。应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大庆航空救援支队飞行大队大队长兰海亮介绍,森林消防实现了由单一森林灭火向综合应急救援任务转变,巩固森林草原防灭火主阵地的同时,瞄准抗震救援、防汛抢险等新战场;实现了任务范围由相对固定区域向全域机动转变,执勤区域大幅扩展。
“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任务更加复杂、更加多元,大家都感到‘本领恐慌’。”陈辉华表示,这几年自己所在的消防队练兵热情特别高涨。
“大家都亲切地称我们为最帅‘蓝朋友’、最美‘逆行者’,这更加坚定了我们献身消防事业的信心与决心。”陈辉华说。
新
新装备上阵 矿山监察后勤升级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陕西局一级主任科员刘小术表示,三年改制以来,矿山安全监察事业发生了系统性变化,自己在工作中经历了很多“第一次”。
刘小术介绍,矿山安全监察有了更加坚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例如执法记录仪、能在井下使用的可视定位矿灯、地面远程巡查无人机等新设备,极大提升了监察执法队伍的战斗力。
刘小术介绍,监察执法队伍以往查处煤矿重大隐患时,更多凭借停产整顿、大额处罚等行政手段去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虽有震慑力,但是总有个别人会铤而走险。随着新《安全生产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实施,监察执法队伍开始主抓企业主要负责人这些“关键少数”的履职情况,从而抓住了矿山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的根本,极大提升了辖区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王兆革从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20多年来,共计排查各类隐患2.9万条,她对应急工作的变化深有感触。王兆革介绍,机构改革使应急管理“脱胎换骨”,在应急管理局综合统筹下,有效开展防灾减灾工作,摆脱了过去“九龙治水”的工作格局。
活
社会应急力量灵活 特殊群体关怀到位
此前,应急管理部部长黄明在调研社会应急力量工作时专门谈道,社会应急力量具有资源渠道广泛、组织灵活、行动迅速、救援范围广的优势。
广东省深圳市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会长石欣向南都记者介绍,社会应急力量具有灵活性这一特点。他告诉南都记者,应急突发事件多种多样,综合性消防队伍、专业救援队也只针对几种特定的灾害形式开展专项救援,这个时候社会救援力量就可以提供资源和能力方面的补充,找到其他领域的专业人士,响应各类不同的突发事件。
除此之外,石欣提到,社会应急力量能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在大型灾害发生后,民间救援组织可以在救援救助过程中提供脆弱人群关怀,例如转运孕妇,罕见病病人,自闭症儿童等需要特别关注的少数群体。
延伸
应急管理部让社会应急力量有“娘家”
昨日的记者发布会后,广东省深圳市公益救援志愿者联合会会长石欣向南都记者介绍了社会应急力量的优势和定位问题。
村民卡在崖下小树,多方施力将其救出
石欣谈到了专业的和社会应急力量通力合作、高效救援的一个案例。
2016年5月,有一位村民在深圳排牙山上采药时失足跌落悬崖,万幸的是,他卡在悬崖下方一棵小树上。
绳索救援员在山上一个非常狭小的地区设好保护站,两名医护人员带着担架,通过绳索降到伤员旁边,把他固定在担架上,吊运系统再把他安全地吊到山顶上。
然后,深圳公益救援队在狭窄的山路上设好路绳,由其他救援力量把伤员抬下山,整个过程耗费12个小时。由于当时各方救援力量协同配合和专业的先期处置,保护好了他的脊椎,在救援过程中没有造成二次伤害。最后伤者恢复得非常好,现在已经完全恢复自由行动了。
社会应急力量是国家应急体系的补充
“早期,我们国家应急救援没有统一的业务主管部门,所以很多社会应急力量也是‘各找各妈’。这也造成了社会应急力量在灾害发生的时候热情高,一拥而上、各自为战,也不可避免造成了一定救援资源的浪费。”石欣坦言。
2018年应急管理部成立后,石欣发现,情况有了非常大的转变。
“应急管理部成立以后,我们这些社会应急力量觉得找到了‘娘家’。”石欣表示,应急管理部对社会应急力量高度重视,明确了社会应急力量是国家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应急体系的辅助、补充和后备力量。
对于未来社会应急力量的建设,石欣希望,各地应急管理部门能对社会应急力量的建设和发展,加以引导和扶持,让社会应急力量越来越规范,与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专业救援队来形成优势互补的局面,实现社会治理的共治共建共享。
采写:南都记者 王森 南都见习记者 郭若梅 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