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26条”再次吹响全面促进消费的号角
广东省政府办公厅11月9日印发《关于促进城市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称《措施》),包括壮大市场主体、鼓励连锁经营、提升商圈消费、扩大汽车消费、激活餐饮消费、促进时尚消费、加强文旅消费、优化消费环境、加强宣传促销等方面26条具体措施。
持续的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不可小觑。今年以来,虽然经济与社会均在逐渐恢复,但广东各地包括广深均经历过由于零星疫情暴发而导致的部分地区封闭与停工停产。尤其在常态化防疫的背景之下,更需要直面经济与民生的新问题。广东推出促进城市消费相关政策措施,是以积极态度面对常态化防疫对经济社会影响的具体表现,值得期待。
涉及九个方面的26条措施,既有着眼于长远发展的政策,也有针对目前状况的应急措施,大部分都是放宽不必要或可妥协的限制,以灵活的措施换取更多空间,相对务实且有可行性。
着眼于长远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对此前广东制定的消费促进与经济发展策略的延续。例如,在壮大市场主体方面,要求各地鼓励品牌经营店铺转为企业法人,企业所在市有条件的,可给予一定支持;鼓励餐饮个体工商户转为企业,引导市场主体及时做好许可变更事宜;鼓励连锁经营,对符合条件的连锁企业设立直营门店探索“申请人承诺制”,以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而在提升商圈消费方面,除了加快推动广深步行街改造与鼓励各地培育步行街,以及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创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之外,还要求各地对涉及民生对市场、配送中心及消费集聚区停车场、社区商业服务设施等商业配套基础设施要优先安排指标。上述措施不仅利于促进城市消费,对于保障民生、便利社区生活也有着长远的意义。
而应急措施则非常有针对性地放宽限制,以解决具体问题。例如,在鼓励连锁经营方面还提出,在对货运车辆施行市区通行管控的城市,允许符合条件要求的连锁商超按需申领并按规定使用城市配送专用标识,为其提供配送服务的车辆可在禁行时段、禁行路段通行和在临时停靠点上卸货物。货车在很多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内是有时间和路段管控的,放宽货车配送限制,为连锁商超货车开通绿色通道,足见鼓励连锁经营的决心。
更重要的是,在激活餐饮消费方面,要求各地支持餐饮商户有效延长营业时长,加大夜间消费保障力度,完善夜间交通线路,经公安、城市管理等部门评估后,放开夜间非高峰期占道停车,对商圈、商业街、餐饮集聚区试点夜间分时段步行。以放宽非高峰期占道停车等有限范围的让步,配合夜间公共交通的保障,就是为了真正促进夜间经济的发展,以便利度激活市民的消费欲。
当然,促进消费最直接的方式是资金补贴。《措施》提出支持跨界促销,并明确将视情在全省发放消费券。具体而言,鼓励商贸、文化、旅游相关企业与金融机构、支付机构合作发放消费券,以二维码、小程序、APP、单张等形式汇集消费优惠券、消费促销活动信息,在机场、车站、码头、口岸、高速公路收费站/服务区等窗口宣传派发。如何吸取此前其他地区派发消费券中的经验教训,以便捷、有效的方式派发消费券,既促进消费,又真正为市民提供实惠与保障,是广东在派发消费券方面需要着重注意的。
直面经济发展需求,以积极态度促进消费,广东推出促进城市消费的举措值得肯定,具体措施亦非常务实。当然,要让消费重回兴盛状态,还需让市民的“荷包”鼓起来,如何令保障收入与促进消费形成良性循环,是当前的一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