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大举行建校115周年暨董事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
大湾区三地五校区办学格局成型


暨南大学建校115年来,累计培养了来自170余个国家及地区超40万人才。
从南洋爪哇岛21名华侨学子在暨南学堂求学,到今天40余万名校友遍布五洲四海,今年,暨南大学迎来建校115周年。11月14日,暨大举行建校115周年暨董事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各界代表齐聚暨大邵逸夫体育馆,回顾百余年发展历程,为未来建设“更卓越、更国际、更美好”的暨大描绘蓝图。
全国政协副主席、暨南大学董事会副董事长何厚铧,全国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朱小丹,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三、第四任行政长官、暨南大学董事会副董事长崔世安,中央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郑新聪,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曦,广东省政协副主席薛晓峰,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温国辉出席大会。
暨大党委书记林如鹏在主持大会时表示,自1906年建校以来,暨南大学始终坚持“宏教泽而系侨情”的办学宗旨,累计培养了来自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万名高素质人才,为中外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15年前,清朝末年,光绪皇帝御批设立暨南学堂,来自南洋爪哇岛的21名学子远涉重洋、负笈南京,中国华侨教育由此肇始。”暨大校长宋献中在致辞中追忆建校之初的历史。他表示,在漫长的办学过程中,暨大成为我国华侨高等教育事业的一面旗帜,如今粤港澳大湾区三地五校区办学格局已然成型。
宋献中还特别提到了暨大董事会。他说,1921年,学校设立董事会,由黄炎培、张謇等教育界、侨务界、实业界的著名人士担任首届校董。从此,暨大有了更坚实的守护。
“百年来,学校校董每到关键时刻总是挺身而出,在重要关头多番出手相助,守护学校弦歌不辍,推动学校向前发展,为暨大的建设作出了独特而重要的贡献。”他说。
在他看来,115岁的暨大如今即将开启崭新征程。他表示,暨大坚持“宏教泽而侨情”的办学宗旨,大力实施“侨校+名校”发展战略,孜孜不倦地推动卓越人才培养形成新模式、原创科研成果取得新突破、服务社会发展创建新示范、国际交流合作打造新名片,努力把暨南金字招牌擦得更加闪亮。
声音
多年来,我始终牢记暨大校训和暨南人的品格,只有做到忠厚忠实、自信诚信,才能做好“大写的人”;只有做到敬人敬己、笃定笃行,才能成就无悔人生。从一个普通的青年教师逐渐成长为一所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党委书记,我始终追求知行合一、脚踏实地、不言放弃。衷心祝愿母校以校庆为契机,谋好新篇、开好新局,乘势而上、再创辉煌。
——校友代表、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李凤亮
作为承担特殊办学使命的大学,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始终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始终同频共振、守望相助。作为新时代服务国家统战侨务工作的主力军,暨南大学与华侨大学也必将携手共进,共创辉煌,共同谱写华侨高等教育的新篇章。
——兄弟高校代表、华侨大学党委书记徐西鹏
百年来,一位位校友从暨南走向五洲四海,传承发扬“忠信笃敬、知行合一、自强不息、和而不同”的暨南精神,建功立业成为国家栋梁。今天的庆典,不仅记录着暨南人的荣光,也承载着暨南人的梦想,更孕育着暨南人的希望。今天我以暨南为荣,将来暨南将以我们为荣。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2018级市场营销专业澳门籍本科生黄洁杏
苏炳添:很高兴让暨大成为独一无二的“983大学”
11月14日,暨南大学举办庆祝建校115周年暨董事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东京夏季奥运会上打破亚洲纪录的暨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著名田径运动员苏炳添作为教师代表发言。
苏炳添说,暨南大学是他梦想开始的地方。“从赛场到课堂,从起跑线到讲台,我在暨南园完成了人生的许多转折,实现了许许多多的梦想。”
在2020东京奥运会上,苏炳添跑出了9秒83的成绩,成为第一个跑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亚洲人。发言中,苏炳添打趣道:“我也很高兴通过我的努力,让母校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983大学’。”
苏炳添讲述了自己在短跑运动中不断追求卓越的历程。身高只有1.72米的他,百米跑中要比博尔特多跑7步。他说,自己只有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能和别人站在同一起跑线。
从2014年决定更改起跑脚,“连睡觉都在想着跑步的节奏”,到2019年遭遇腰伤和骨裂困扰,“年过30岁的我像一只漏了气的气球”,苏炳添说,每次经历困难时期,暨大都给予他巨大支持。
如今作为一名暨南大学的教师,苏炳添说,他希望培养出更多能够继续挑战亚洲极限的中国短跑运动员。“我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亚洲选手、中国选手可以站在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起跑线上,未来也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暨南人在世界舞台上跑出‘中国速度’、跑出‘中国风采’!”
采写:南都记者 孙小鹏 南方+记者 卞德龙 马立敏 通讯员 苏运生 苏倩怡 李伟苗 摄影:南都记者 冯宙锋 部分由通讯员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