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亲子关系新年也要有新气象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毛建国 01-01 01:07

  街谈

  2022年1月1日,一部为家长提供带娃指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开始实施。许多孩子的童年,甚至他们的一生,可能因此发生巨大转变。南方都市报、N视频和全国妇联宣传部,联合倡导,新年开始一起依法带娃。

  100多年前,鲁迅先生曾经写下《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时至今天,这个问题依然沉重。此前流行过“父母应该持证上岗”的说法,谁都知道这不可能实现,但折射的一个问题就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为合格的父母”。当然,同样是如何做父母,相对于过去,表现形式已经发生了变化,但在底层逻辑,也就是应该如何对待孩子、培养孩子上面,并没有根本的改变。

  想必没有人质疑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教育家朱永新在多个场合强调过,“教育是从家庭开始的,没有家庭教育的基础、没有家庭教育的成功,教育无路可走。”当然,教育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但不同的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这是确凿无疑的。

  教育的最核心问题,其实就是成长,指向成才和成人。长期以来,不少家庭把成才放到更重要的位置,而对于学龄前孩子来说,更是把成绩等同于成长,由此引发的教育焦虑,直接带来了“剧场效应”。成才和成人,两个缺一不可,家庭教育来说更是不能忽视成人教育,最擅长的可能也是家庭教育。中国第一位专门从事家庭教育理论研究的专家赵忠心就认为,家庭教育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在对孩子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即做人的教育。古人讲“子不教、父之过”,也体现了这样的文化传承。

  养育成人和养育成才,到底谁更重要?没有必要进行简单对立,只是需要明确一点,只注重成人不注重成才,这样的教育一定是有缺陷的,是要出大问题的。而且,不以成人作支撑,成才也失去了坚实的支撑。

  人生天地间,第一次做孩子,第一次做父母,都是回避不了的。人非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孩子需要学习,父母何尝不需要学习?每个人都要好好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思考自己有没有尽到父母的责任,距离合格父母到底有多远,从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当然,不可能指望一部法律解决所有的问题,但现在既然有法律了,那就要发挥树立法治意识,发挥全社会的作用,真正使法律得到执行,使法治信仰成为孩子成长的指路灯。

  依法带娃才能好好带娃。一定意义上讲,成功的家庭教育是相似的,失败的家庭教育各有各的不同。鲁迅先生当年强调理解、指导和解放,时至今天依然振聋发聩。新年要有新气象,亲子关系新年也要有新气象。随着《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希望大家都能思考新型亲子关系,实现真正的转型。

   毛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