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昨日起正式生效实施

企业享降税利好 进出口双向受益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王美苏 王睦广 程昆 罗忠明 01-02 01:46

  深圳皇岗口岸迎来RCEP生效后全国首票进口货物。 深圳海关供图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自2022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实施。昨日零时,广州市贸促会办证大厅灯火通明,全体签证工作人员加班为南沙自贸区企业沙多玛(广州)化学有限公司开出全国首批、全省首份RCEP项下原产地证书。

  据深圳海关消息,昨日零时,深圳皇岗口岸迎来RCEP生效后全国首票进口货物,5.6吨原产自日本的反射膜经海关关员查验放行后,将成为生产手机、数码相机等电子消费产品的零部件。

  广州

  企业生产制造经营成本降低

  RCEP生效后,中国与日本是新建立自贸关系,相互立即零关税比例将分别达到25%和57%。最终,86%的日本出口至中国的产品将实现零关税,同时中国出口至日本88%的产品将享受零关税待遇。

  南沙自贸区企业沙多玛(广州)化学有限公司公司生产的丙烯酸酯主要出口日本,全年累计货值1287万美金。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办理RCEP项下原产地证书后,该公司实现进出口双向受益,进口方面,关税降低后,企业生产制造经营成本也相应降低;在出口方面,进口原料成本也随之降低,出口竞争力增强。最终全年可节约关税229万人民币。

  助力南沙自贸区释放优势

  在南沙区贸促会、商务局、南沙海关的协同推动下,南沙自贸区企业沙多玛(广州)化学有限公司饮得“头啖汤”,喜获广东省首张RCEP优惠原产地证书。

  广州市南沙区常务副区长魏敏表示,RCEP将进一步强化南沙在先进制造业方面的优势,推动和巩固汽车等优势制造业产业在整个区域供应链、产业链中的地位;有助于南沙建设高质量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通过南沙港航线优势的释放,进一步提升港口规模效应和服务能级;还有助于南沙发展服务贸易、链贸易新业态,助力特色金融产业,创新公共服务路径。

  据统计,截至2021年11月底,南沙自贸区外贸进出口总值2360.5亿元,同比增长15.9%,占同期广州市外贸总值的近四分之一,其中进口990.5亿元,增长12.4%;出口1370亿元,增长18.6%。出口商品以机电产品为主,船舶、汽车零配件、集装箱出口大幅增长。

  深圳

  迎来全国首票进口货物

  据悉,在RCEP框架下,我国和日本首次达成双边关税减让安排。深圳皇岗口岸迎来RCEP生效后全国首票进口货物,为5.6吨原产自日本的反射膜。深圳市九立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关务总监陈国刚介绍,这批进口货物货值133万元,此次节省关税6000元左右。RCEP生效第一年,日本原产的反射膜进口关税税率由6.5%降至6.1%,未来税率还将逐步降低,为企业发展带来红利。

  RCEP现有15个成员国,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5国以及东盟10国。此前多个成员国完成了核准程序,协定达到了生效门槛。RCEP生效实施后,将进一步促进各成员国间经贸往来和优势互补,对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深圳海关关税处处长郑冬阳介绍,2021年前11个月,深圳对其他14个RCEP贸易伙伴进出口规模突破8000亿元,同比增长11.8%,主要进出口商品包括电子元件、光学设备、家用电器等。

  10家深企获关税减免4.3万美元

  RCEP生效当天,深圳市贸促委为戈尔(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新元特钢有限公司、深圳市新金联贸易有限公司等10家深圳企业签发了28份RCEP项下原产地证书,涉及出口金额约300万美元,涵盖化学品、服装、塑料制品、汽车零配件等多个种类,帮助企业获进口国关税减免4.3万美元。

  据介绍,RCEP项下原产地证书作为进出口企业享受RCEP关税优惠的必要凭证,相关企业可通过中国贸促会原产地证申报系统(http://qiye.ccpiteco.net)免费申领。

  江门

  举办RCEP启航合作发展系列活动

  昨日,江门市政府与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RCEP产业合作委员会共同在江门举办RCEP启航合作发展系列活动,包括庆祝RCEP生效实施、签署《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 江门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备忘录》、举行RCEP经贸科技文化合作交流中心(以下简称交流中心)揭牌仪式、举办RCEP专题图片展等。

  截至目前,RCEP国家在江门市累计设立外商直接投资项目375个,累计实际吸收外资金额11.83亿美元。2021年1-11月,江门市对RCEP贸易伙伴进出口337.9亿元,增长18.3%,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的20.9%。

  知多D

  RCEP

  RCEP共有15个成员国,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5国以及东盟10国。合计总人口、经济体量、贸易总额均占全球总量约30%,被誉为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

  采写:南都记者 王美苏 王睦广 程昆 罗忠明 通讯员 南宣 别丽芳 黄莉玲 江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