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
今年将在九大重点领域全面发力 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00家

三龙湾科技城。
2022年1月7日,佛山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后五年将锚定市委“515”战略目标,塑造一个经济实力更加强大、创新生态更加优良、城市形象更加现代、文明素养更加厚实、生活品质更加美好、治理效能更加彰显的新佛山。
2022年佛山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 5%左右,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为实现上述目标,今年佛山将从扩大内需、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引领、重点领域改革、城乡融合发展、绿色发展、共同富裕、统筹发展、安全和治理现代化九大重点领域全面发力。
A
扩大有效投资
安排省市重点项目投资超千亿元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是关键。报告指出,今年,佛山将安排省、市重点项目投资超1000亿元,加快推进中科诺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信扬科技成像模组生产基地、银星智能服务机器人研发制造产业基地、一汽解放南方新能源汽车基地、朗华工业供应链智慧科技园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扩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新建一批5G基站、充电桩、加氢站等“新基建”项目,推进智慧燃气、智慧水务、智慧房产等“新城建”示范项目。同时要加大精准招商统筹力度,新引进超10亿元(或1亿美元)重大产业项目70个以上。
作为制造业大市,佛山坚定不移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争创全国首批民营经济示范城市,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00家、上市公司10家以上。
报告还提出,佛山将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城市。一方面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发展直播经济、无人体验店等新零售业态;另一方面,支持商贸企业做大做强,促进连锁企业规模化发展,支持消费品牌首店落户,鼓励“老字号”创新发展。建设夜间经济集聚区和示范点,打造“夜宴”“夜游”“夜赏”等十大夜间业态;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工程,加强美食集聚区建设,提升“岭南味·佛山品”知名度和影响力。
B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规建两大产业园面积超560平方公里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佛山坚持以“四大决心”促“四大改变”,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其中,将规划建设超400平方公里的佛北战新产业园,谋划建设160平方公里的临空大型产业园区,努力把佛北战新产业园、临空大型产业园区等打造成为支撑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其中,佛北战新产业园以云东海生物港等为核心启动区,推动水都产业园、狮山新材料产业园、丹灶新能源产业基地、官窑物流园、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等多个产业组团协同发展,着力打造世界一流水平、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现代化产业园。
160平方公里的临空大型产业园区将发挥空铁路港联运优势,集中发展航空物流、高端装备制造、电子商务等产业。
今年,佛山将深入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争创全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落实产业链“链长制”,培育引进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链主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此外,将加快推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目标累计打造6个产业集群数字化智能化试点。
除了制造业,佛山今年还计划推进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发挥潭洲国际会展中心、南海国际会展中心等平台作用,加快构建“会展+”产业生态圈。
C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
力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净增800家
报告围绕创新平台建设、产业技术创新、创新生态三大方面,首次提出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激发内生增长动力。
“高标准建设‘一区一园一城’科技创新高地,引领区域创新协同联动发展。”报告提出,佛山将加强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优化佛山国家高新区管理体制机制,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和新兴产业集群的重要集聚地;规划建设佛中人才创新灯塔产业园,完善科创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着力打造各类高层次人才团队集聚发展的创新创业平台。强化三龙湾科技城创新策源能力建设,加快建设佛山新城国际合作高端商务区、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基地两大核心区域。此外,支持推动环文华公园创新活力区、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基地等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推动佛山电子信息技术成果转化中心、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佛山分中心落地。
深入实施科技攻关“揭榜挂帅”机制,集中力量突破现代显示装备、芯片封测装备等“卡脖子”技术。鼓励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促进高新技术企业提档升级,力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净增800家、总数达7900家,培育认定细分行业龙头企业100家以上。要在社会营造优良创新生态环境,力争培育引进科技创新团队不少于50个、领军人才不少于70人、博士不少于1000人。
D
提高开放水平
加快建设深佛产业合作专区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佛山今年将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增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在提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方面,报告强调将增强全市区域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建立南海结对三水、顺德结对高明紧密协作机制,推动高明、三水区加快发展,助力南海、顺德区转型升级,强化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
同时,佛山还将积极融入“双区”建设和“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加强与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战略互动,促进各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深化广佛全域同城,加快建设“1+4”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科技协同共进、政务服务跨城通办。推动“深圳科创+佛山产业”协同发展,加快建设深圳产业园、佛山科创园和深佛产业合作专区。
此外,佛山还将加强与港澳经贸合作,做实做强粤港澳协同发展合作区、粤港澳合作高端服务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影视产业合作试验区等平台。全方位深化与湾区其他城市合作对接,共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作为推动产业合作互联互通的“硬件”,报告提出将加快广湛高铁佛山站、珠肇高铁高明站规划建设,推动广湛、珠肇、深南等干线铁路和广佛环线、佛山经广州至东莞城际等城际轨道项目规划建设,共建共享“轨道上的大湾区”。
采写:南都记者 关婉灵 路漫漫
摄影:南都记者 郑俊彬
- 上一篇: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