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围绕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广东把稳增长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吴璇 冯芸清 蒋臻 黄姝伦 黄海珊 王诗琪 梁思华 01-19 02:00

  东莞市区台商大厦建筑群。东莞已成为广东第四个GDP万亿城市。 南都拍客 黄丽珍 摄

  开 篇 语

  “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在去年12月8日至10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总结2021年经济工作,深入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对2022年经济工作作出重大部署,为我们做好今年经济工作,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广东省两会召开之际,南方都市报推出《稳字当头 稳中求进 广东在行动》系列报道,展现我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认真谋划做好今年经济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1月14日,广东省发改委在2022年全省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强调,围绕实现广东省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把“稳增长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工作列在首位。

过去的一年,广东抓住用好“双区”建设、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横琴和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促进居民消费持续恢复,千方百计稳外贸,在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功能上主动发力、积极作为,为广东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为工业大省,广东不断发力科技创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着力培育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培育新动能,并因此成就了广东第四个GDP万亿城市——东莞。

注入新动能,焕发新活力。可以说,面对内外压力,广东经济稳增长有招数、有底气,有实效。广东人稳中求进、奋力向前的拼搏精神,则凝聚在2021年度一连串亮眼的数据中。

  投 资

  今年重点项目投资拟新增千亿元

  

  面对内外压力,稳大盘,就要从扩投资、促消费、稳外贸、抓工业等多方面入手。

  经济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发力扩大有效投资无疑将起到关键作用。

  据省发改委官网显示,2021年安排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有1395个,年度计划投资8000亿元。最新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全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约9263亿元,为年度计划投资的115.8%,比2020年同期低1.2个百分点,比2019年同期高6.1个百分点。

  惠州港荃湾港区荃美石化码头、巴斯夫(广东)一体化项目大件码头、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园区等202个项目开工建设。深圳至中山通道、广州至汕尾铁路、汕头至汕尾铁路、佛莞城际广州南至望洪段、宁德时代动力及储能电池肇庆项目(一期)、广州粤芯半导体项目二期等在建项目推进顺利。这些,均对提升广东发展能级起到极大作用。

  据了解,广东已初步安排2022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9000亿元,同比增加1000亿元。

  2021年12月23日,广东省委召开新闻发布会,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人豪表示,“我们将加快推进在建工程,抓紧新开工一批成熟项目,特别是结合中央最新要求,提前开工建设一批重大交通、能源水利、城市管网等重点项目。”

  消 费

  多措并举促进全省消费扩容提质

  

  作为中国第一人口大省,广东常住人口超过1.26亿人,拥有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面对如此强大的内需市场,2021年广东围绕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发展服务消费、改善消费环境、夯实消费基础等领域,多措并举,促进全省扩大消费。

  去年11月,广东印发《关于促进城市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壮大市场主体、鼓励连锁经营、提升商圈消费、扩大汽车消费等方面共26条具体措施。这些措施既有着眼于长远发展的政策,也有针对目前状况的应急措施,大部分都是放宽不必要或可妥协的限制,以灵活的措施换取更多空间,相对务实且有可行性。

  其中,在扩大汽车消费方面,措施提出逐步放宽广州、深圳汽车上牌指标限制。响应政策精神,广州2022年节能车增量指标增加至3.8万个,即额外增加了2.6万个,调整后全年中小客车增量指标将增加至14.6万个。

  实际上,大宗商品对消费市场的支撑作用明显,2021年1-11月,全省限额以上单位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7.2%,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9.0%。

  为搭建促消费平台,2021年,首届“粤港澳大湾区购物节”举行,粤港澳三地超过29.8万个知名品牌汇聚,美食、美妆、数码、家电、个护、家居、服装等超100个产业的商家带来1300多万件商品,为国内外消费者带来一场消费盛宴。

  广东还组织各市有计划、有步骤推进本地区步行街改造,广州北京路步行街获评为“全国示范步行街”。同时,认定一批省级示范特色步行街(商圈),以促进消费市场繁荣,推动商业街区提档升级。

  外 贸

  逆市创新高首破8万亿元

  

  稳大盘,就要着眼于稳住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

  过去一年,全球贸易遭受新冠疫情冲击,但广东省外贸逆市创新高。不久前召开的2022年全省商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透露,2021年,广东外贸创历史新高——进出口预计首次突破8万亿元,外贸规模占全国1/5的广东成为稳住全国外贸基本盘的关键。

  这个成绩的取得,与广东的改革进取息息相关。2021年,广东推出贸易高质量发展十大工程,并以此为抓手,大力拓展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梅州、惠州、中山、江门、湛江、茂名、肇庆等7个综试区纳入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全省全年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规模预计均突破3000亿元。

  与此同时,重大贸易平台工程建设也取得新突破:广州南沙进口示范区启动汽车贸易、飞机租赁、冷链物流等6大百亿级进口平台建设,揭东经开区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新增6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支持首批7个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

  今年,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正式实施,广东外贸再迎重大利好。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朋友圈”,RCEP货物贸易最终零关税产品数整体上将超过90%。

  可预见的是,未来广东外贸增长仍将动力十足。广东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叶华此前表示,预计“十四五”期间广东将激发超20万亿元的内需潜力,对全球高新技术产品、工业原材料、优质消费者和服务产生40万亿元的进出口需求。

  制造业

  工业生产保持两位数增长

  

  近年来,广东高度重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出台了《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根据规划,广东将顺应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加快全省制造业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集聚化发展转向集群化发展,积极参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据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5万亿元,同比增长10.0%,两年平均增长5.2%。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4%,两年平均增长4.8%。

  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表现较好,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两年平均增长4.9%;其中新能源装备制造、生物制药制造、智能制造装备制造同比分别增长23.2%、20.7%和20.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9%,两年平均增长3.9%;其中生物药品制造、计算机整机制造、电子元件及电子专用材料制造同比分别增长46.7%、39.6%和23.8%。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广东的新兴产品产量增势良好,其中,工业机器人同比增长60.1%,服务机器人增长49.5%,新能源汽车增长158.8%。

统筹:黄海珊 汪建华

采写:吴璇 冯芸清 蒋臻 黄姝伦 黄海珊 王诗琪 梁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