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广东省发布全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

将在“两个合作区”实施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肖韵蕙 01-19 02:10

  《行动计划》提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准入规则衔接。图为珠海横琴金融岛。 南都拍客 周家侨 摄

  南都讯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也是商事制度改革的策源地和先行地。1月1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广东省全面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新闻发布会。《行动计划》指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准入规则衔接,在“两个合作区”实施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全面实现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湾区通办、多地联办”;对不同信用水平、风险等级的市场主体实施不同频次的现场监管,针对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加强抽查检查;把推动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推进制度创新,加快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计划》从五个方面制定了23条措施,提出到2023年底,实现市场主体登记制度更健全、市场准入更便利、涉企经营许可更精简、市场退出制度更完善的目标。

  制度创新

  推动大湾区市场准入规则衔接

  在制度创新方面,深化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最大程度尊重企业登记注册自主权。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准入规则衔接,在“两个合作区”实施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提升企业名称自主申报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放宽住所或者主要经营场所限制,全面实施经营范围规范化登记。探索建立市场主体强制退出制度,实现市场主体“能进能退”。

  解读

  “让企业‘生得出来’‘怎么生得便利’,这是最关键的一环。”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局长麦教猛表示,要聚焦登记制度创新,更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按照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要求,比对国际先进规则,持续创新登记制度。包括:深化商事登记确认制改革。在南沙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着力减材料、减环节、减审查,最大程度尊重企业登记注册自主权,让登记注册更加简约高效,让更多市场主体“生得下”。

  审批创新

  今年全省企业开办网办率将达80%以上

  推行智能导办、智能审批,全面提升“一网通办”效能,提高登记注册网办比例和一次通过率。推进登记注册和行政许可标准化,全面实现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湾区通办、多地联办”,推动企业开办便利度进入国际前列。据悉,今年全省企业开办网办率将达80%以上,实现全程网办“零见面”“零跑动”,足不出户可以领取营业执照和许可证。开展“一照通行”涉企审批服务改革。佛山市之前已积极开展探索,经实践检验成效显著,在总结、优化、完善的基础上,部署在全省复制推广。

  解读

  麦教猛在发布会上表示,将优化“一网通办”功能,通过企业自主承诺减免证明材料,通过证后监管、简化事前审查,实现政府定标准、企业作承诺、加强监管、失信严惩戒。此外,还重点围绕食品、特殊食品(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经营等量大面广、老百姓关注度高的审批事项,创新审批服务方式,提前介入,就规划布局、场地选址、设备设施、人员资质等提供专业指导,提高审查验收一次通过率。

  

  强化监管

  建立虚假登记“黑名单” 实施不同频次现场监管

  此次《行动计划》更加注重监管配套。在完善监管配套方面,建立虚假登记“黑名单”,有效防范“被股东”“被法人”等现象,严厉打击骗取登记行为。大力推进信用监管,提升市场主体违法失信成本。坚持放管结合、双轮驱动,加强公示信息“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强化跨行业、跨领域、跨部门失信联合惩戒,建立健全信用修复、异议申诉等机制,通过更科学高效的监管进一步简化事前审批,以“管住管好”促进“放活放开”。

  解读

  广东市场主体已经有1530多万,市场主体总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市场主体快速增长而监管资源相对有限,海量的市场主体如何强化监管?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局长麦教猛在发布会上表示,《行动计划》在最大限度便利准入的同时,也强化了事中事后监管。其中包括着力强化智慧监管。《行动计划》明确,依托信息归集,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展信用风险分级分类管理,对市场主体开展全覆盖、标准化、公益性的公共信用综合评价,建立行业信用评价模型,对不同信用水平、风险等级的市场主体实施不同频次的现场监管,提高监管的靶向性和精准度,减少对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此外,针对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加强抽查检查,依法严管和惩戒违法失信行为,实现监管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让监管既“无事不扰”又“无处不在”。

  

  全链条便利

  企业开办从14个环节缩至1个 开办时间从35天缩至1天

  此次《行动计划》更加注重规则衔接。坚持借鉴国际先进,把推动粤港澳三地规则衔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推进制度创新,加快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同时,更加注重企业体验。坚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聚焦市场主体办事体验,深化“数字政府”改革成果应用,推进登记注册“快办”“易办”“好办”。畅通数据共享互联,实现企业设立、变更、备案、注销等高频事项全程网办,拓展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签名应用场景,不断增强企业获得感。此外,更加注重规范统一。推进登记注册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切实提升办事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解读

  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广东坚持对标最好最优,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协同,通过厘清“证”“照”功能关系,推动市场准入、准营与退出全链条便利化,提升登记服务水平等一系列改革举措,推动市场准入制度发生根本性变革,企业开办从14个环节压缩为1个,开办时间从35天压缩到1天,不断释放改革红利,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据悉,广东省市场主体总量从商事制度改革前的500万户,迅猛增长到目前的1530万户,承载了7000多万人就业的基本盘;企业活跃度超过74%;每千人拥有企业54户,达到中等发达经济体最高水平。

  采写:南都记者 肖韵蕙

  通讯员 粤市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