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放宽市场准入特别措施24条:
深圳可带动大湾区形成链条优势领域

《关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特别措施》)内容主要涉及6大领域,包括24条具体措施,覆盖了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可谓涉及领域广,突破力度大,含金量高。那么,为何是深圳?为何是这些领域放宽市场准入?《意见》又将如何推动深圳科技与金融等重点领域的发展再上新台阶?
为什么是深圳
“深圳迫切需要更大改革”
区域经济资深研究人士、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数字战略与经济研究所所长曹钟雄对南都记者表示:“当前的改革进入深水区,需要一个有基础、多方面、宽领域的地区进行,深圳具备这个条件。而从深圳自身来说,体制、机制问题已经制约到深圳产业、经济、创新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迫切需要更大的改革。”
2019年,国家重磅文件出台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文件明确,到2025年,深圳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研发投入强度、产业创新能力世界一流,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而近日广东省和深圳公布的一组重要经济数据显示,2021年,深圳经济总量站上3万亿元新台阶,2021年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为12.4万亿元,其中,深圳占比接近四分之一。
在外部环境复杂的2021年,深圳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在发展动能跃升之际,外界也希冀此次放宽市场准入,能够有助于解决掣肘深圳下一步高质量发展的诸多痛点。
关于科技创新
支持深圳优化同类交易场所布局
《特别措施》提出,支持深圳优化同类交易场所布局,组建市场化运作的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打造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企业和产品市场准入新平台,促进上下游供应链和产业链的集聚融合、集群发展。
●解读
在六大领域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科技领域。南都记者注意到,涉及科技领域的内容被放在《特别措施》第一条,从产业发展的五大方面谋篇布局,对深圳科创产业的发展强链补链,包括创新市场准入方式建立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交易平台、放宽数据要素交易和跨境数据业务市场准入、优化先进技术应用市场准入环境、优化5G与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方式、支持设立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
电子元器件是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支撑,而深圳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重镇,华强北更是被誉为“中国电子第一街”。
《特别措施》发布不久,深圳华强公司表示,这是首次在国家政策文件中明确将分销商纳入半导体产业链予以鼓励和引导,对电子元器件全产业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的转换期,支持深圳建立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交易平台,有利于抢占物联网时代的发展制高点,也是基于深圳的产业优势出发,夯实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础的关键之举。
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
带动大湾区产业标准化发展
《特别措施》要求,加快设立若干科技类急需的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建立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设立登记通道,按照“成熟一家、上报一家”原则报批。抓紧推动设立条件已具备的国际组织。
●解读
此次放宽市场准入的领域不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如数字产业、通信工程、人工智能等。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对南都记者表示,发展新兴产业就要与世界市场对接,吸引国际化人才,而深圳可能是中国最有潜力的地方之一。
《特别措施》覆盖到深圳有一定优势的产业,如5G、无人机等,而通过建立或引进标准化机构,有助于这些优势产业形成机制性优势。
“这对提升深圳自有知识产权水平、建立国际标准有利,可以促进深圳乃至大湾区的产业标准化发展,拉动深圳和大湾区在国际供应链产业链中的地位。”彭澎说,另一个放宽深圳六大领域市场准入的重要考量在于,可以发展壮大深圳的供应链与产业链,从而带动整个大湾区的发展链条。
“在供应链、产业链补链强链工程中,深圳可以带动大湾区形成链条优势的领域,这是引领大湾区发展的方向。”彭澎说,改革开放最终要以人民为中心,因此,如何让经济发展转化为带动欠发达地区发展,是深圳的责任。
关于金融领域
深港澳保险市场互联互通将加快落地
《特别措施》提出,在符合现有的法律法规前提下,为已购买符合国家外汇管理政策的港澳保险产品的客户提供便利化保全、理赔等服务,推动深圳与港澳地区建立有关资金互通、市场互联机制,试点在深圳公立医院开通港澳保险直接结算服务并允许报销使用境外药品。
●解读
“推动深港澳地区保险市场互联互通”成为金融板块最大亮点之一。据观察,这是继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外汇局提出“完善保险业务跨境收支管理和服务”后,国家部委层面对港澳保险市场与内地互联互通的又一重大举措。宝新金融首席经济学家郑磊认为,深港澳的保险市场互联互通有一定的基础,中国平安总部也在深圳,有足够大的市场与港澳对接,试点意义重大,对于保险市场的进一步高水平开放会起到推动作用。
实际上,内地居民赴港购买保险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市场,已累计达到千亿人民币的规模,由此衍生的跨境理赔、续保、保单保全等服务需求日益迫切。
深圳市金融稳定发展研究院创新研究部副总监余臻认为,《特别措施》中提出试点在深圳公立医院开通港澳保险直接结算服务并允许报销使用境外药品,从百姓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医疗保险入手,推动内地与港澳保险实现互联互通,将便利内地和港澳居民流动。
采写:南都记者 王玉凤 卢亮 程洋
- 下一篇: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