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时光藏珍爱 归来正少年

平均年龄75岁清华“少年合唱团”唱2.0版《少年》,他们说想唱到90岁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侯婧婧 02-11 02:18

  在总台2022网络春晚的舞台上,“白发少年团”用一首《热爱与少年》再度拓展青春边界。 图源央视网

  97岁的指挥家曹鹏带领上海城市交响乐团加盟清华合唱团。图源央视网

  白衬衫、牛仔服、一丝不苟的华发、从容挽起的袖口……1月25日小年夜,曾合唱《少年》感动全网的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再登CCTV网络春晚。平均年龄超过75岁的团员们,这次迎来了一位97岁的搭档——国家一级指挥曹鹏,共同演绎了由网络神曲改编成的新作《热爱与少年》。

日前,参与演出的清华老校友、现年78岁的仇国平接受了南都记者的采访,笑着说:“我觉得,我们出色完成了这个演出任务。”许多网友被这群“银发少年”的激情和活力所感染,有人在评论区写道,“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青春之音

  “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以成为‘少年’”

  去年CCTV网络春晚上,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以一首《少年》走进了万千观众的视野。尽管早已退休,在生活中会被叫做“爷爷”“奶奶”,但当他们开口唱起“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那种意气风发、纯挚热情的状态,依然令人深深信服和回味。此后,网友给他们送上了一系列爱称:“学霸合唱团”、“清华少年团”。

  一年后,再次收到央视网络春晚的邀请,团员们决意做些新尝试。

  艺术团副秘书长、成员之一仇国平告诉南都记者,这次他们依照导演组的建议,选择了《热爱105°C的你》作为合唱演出曲目。“你不知道你有多可爱,跌倒后会傻笑着再站起来;你从来都不轻言失败,对梦想的执着一直不曾更改……”这是一首年轻人爱听的网络热歌,不过特意进行了一番改编。

  结尾处,又对《少年》做了经典重现,团员们挽起袖口、抛出领巾,指挥糜伟民“顽皮”地跳向观众。仇国平笑称,这个节目是“2.0版《少年》”:“如果说去年我们强调的是‘不忘初心’,今年是强调我们对‘少年’的热爱。‘少年’不光是指年龄,更重要的是永葆那种革命向前的心态。所以,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可以成为‘少年’。”

  今年的节目《热爱与少年》从一段口琴引入,4位艺术团成员现场吹起了口琴。因为对他们来说,这就是青春之音。“当时我们在学校的时候,大家的经济条件都不是最好,买乐器很贵的。口琴相对来说比较便宜,比较大众化,所以很多人都会买来学。”

  仇国平笑道,“我小时候也玩过口琴,但是后来几十年都不碰了!”最终站在舞台上的“口琴组”,可是团里面精心选拔出来的。

  这次与他们同台的,还有不少团员的“偶像”——指挥家曹鹏。生于1925年、受教于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的曹鹏,被视为将《梁祝》等中国器乐作品推向世界的第一人;他于2005年组建的上海城市交响乐团,是中国第一支民间交响乐团。如今,97岁的曹鹏仍在指挥台上。

  能与他合作演出,“清华少年合唱团”的“七零后”、“八零后”们都很振奋。

  刷屏之曲

  “歌词所写的就是自己的人生经历”

  早在2008年,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就已获准成立,以合唱为主开始活动,曾任清华上海校友会副总干事的仇国平是当年起草“成立申请”的人。十年间,这个艺术团吸纳了超过100名热爱文艺的清华老校友,2017年携合唱曲《我爱你中国》第一次登上央视之后,开始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仇国平对南都记者回忆,近些年来最难忘的一次演出,就是2021年在央视网络春晚唱《少年》,因为节目的反响太出乎意料。“我印象很深的是,一个在台下看我们演出的女导演,我们刚唱完,她就冲着我们大喊,‘爷爷奶奶们!看到你们,我们就不怕老了’。”

  《少年》“全网刷屏”之后,艺术团接到了大量的邀约,在很多重要场合献演了该曲目。演出令人动容,也让团员深有感触,不少人觉得,歌词所写的就是自己的人生经历。

  比如今年86岁的张开慧说,《少年》中最触动他的一句歌词是“like a fire”,像火一样燃烧,“当时我们唱下来的时候,一下子就把我带回了六十几年前参加祖国建设的激情燃烧的年代。”

  时光之声

  “我们要争取唱到90岁”

  实际上,这群舞台上的“银发少年”不只是当年清华园里的学生文艺骨干,他们都曾按照新中国的需要,在各个岗位上无悔奉献。艺术团团长刘西拉毕业后和夫人陈陈一起投身大西南建设,上世纪八十年代留美攻读博士,完成学业之后又归国任教,曾被任命为国家攀登计划土木、水利项目首席科学家。仇国平是飞机设计高级工程师,退休前任职于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参与设计和制造了中国第一架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客机“运十”。用刘西拉的话说:“为什么我们老人聚在一起唱歌?我们真正的心里是有一种爱,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人民。”

  过去的一年中,艺术团招入几位新成员,其中有一位是目前团里最年轻的施晨毅,56岁。仇国平告诉南都记者,纳新是有意为之,“因为我们团长说,我们要争取唱到90岁,所以新进来的成员就要保持一个年龄的梯度。”

  疫情期间,他们一方面严格按照政策规定,“严防严控”,另一方面,对集训和排练也决不放松。“线上训练效果不好,还是要在线下好好训练。”仇国平说,“清华人有一个很好的精神就是认真,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力求最圆满的艺术效果。”如今的常规是,每周用一个下午排练,13:30到16:30,这是六十多年前清华艺术社团的节奏。年关将近,面对更加密集的演出日程,还要额外“加训”。

  据仇国平透露,今年除了CCTV网络春晚,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还接受了江苏卫视春晚的邀请,“也是一首充满激情、很励志的歌。”

出品:南都即时

采写:南都记者 侯婧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