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国家乡村振兴局答复全国人大代表:大力发展农村康养旅游产业

健全县乡村物流体系 培育农村电商带头人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吴璇 03-01 01:00

  南都讯 记者吴璇 实习生凌景明 如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全国人大代表温锦玲在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建议,发展农村康养产业项目,鼓励村集体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发展养老服务,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种养等产业。

国家乡村振兴局在对其建议的答复中表示,将大力发展乡村农村康养旅游产业,继续推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文件出台,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继续深入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

  代表建议  发展乡村农旅特色产业

  温锦玲在建议中指出,发展农村康养产业项目,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种养等产业。合理利用村庄特色资源,发展乡村农旅特色产业,保护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红色旅游等自然历史文化特色资源丰富的村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打造乡村生态产业链。

  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发展农村电商和电子商务进农村,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智慧农业工程和“互联网+”现代农业,由政府主导搭建农超、农社、农企、农校等产销对接的新型助农模式。

  部门答复

  加快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

  国家乡村振兴局提到,将通过加强政策供给、加大资金和项目投入、加大宣传力度等方式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农村电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将会同农业农村部等有关部门,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加快完善水、电、路、气等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协同推进畜禽养殖和环境保护,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推动农村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升级

  关于充分利用互联网发展农村电商,回复称将支持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立足农副、手工、民俗、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加强品牌和标准建设,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同时,建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发展共同配送,降低物流成本,推动农村商贸流通企业转型升级,支持农村传统商贸流通企业等数字化、连锁化转型。

  此外,培育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完善直播带货、网店运营等课程,加强对具备条件的返乡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军人、合作社社员等培训。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加快补齐冷链设施短板、着力建立完善县域统筹、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农村商业体系,促进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双提升。

  将积极配合农业农村部等有关部门,继续指导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不断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加强规划引导和项目支持,稳定并加强财政金融扶持政策,强化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