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回访和总书记两会面对面的代表委员:

乡村振兴旺产业 因地制宜育人才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翁安琪 03-05 01:30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福安市坂中畲族乡后门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雷金玉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大庙镇党委副书记、小庙子村党总支书记赵会杰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鹤峰县金泰牧家庭农场主宋庆礼

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

  走出具有畲家特色的乡村振兴路

  雷金玉

  “总书记的关切更加坚定了我为人民服务的决心。”

  “很好!关键是找到致富门路了。”

  2019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听完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福安市坂中畲族乡后门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雷金玉的汇报发言后,他欣慰地说。

  “总书记非常熟悉这里,牵挂这里。当听我说起连家船民上岸了、溪邳村走上了致富路时,他非常高兴。”近日,向南都记者回忆当天的情形,雷金玉仍难掩激动之情。“总书记的关切更加坚定了我为人民服务的决心。”雷金玉说,全国两会闭幕后,本着“乡村要振兴就一定要挖掘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的原则,她回到工作岗位,将当地特色的红茶和畲药作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主要产业。

  雷金玉告诉南都记者,接下来,她还打算选择一两款品质较好的茶叶进行精加工,打造村里的公共品牌,目前已着手申请商标。

  在优化升级茶产业的基础上,雷金玉也一直将畲药产业的发展挂在心上。她首先看中的是制作畲族传统美食乌米饭的原材料——乌稔树。

  “乌稔树药食同源,全身上下都是宝。”过去村里的乌稔树都是野生的,2021年初,她和村干部流转土地,在村里建起了28亩的乌稔树种植示范基地,带动、鼓励村民们扩大种植规模。有了原材料,她又忙着与福州的工厂对接,以期通过加工销售乌米饭及相关产品,进一步盘活经济。

  两大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渐明后,雷金玉开始为村子的未来发展作更长远的筹划。她深知,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要想让后门坪村的发展更有后劲,就必须把畲族传统文化传承发扬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让村民在“鼓了钱袋”之余,也能“富了脑袋”。

  在雷金玉的努力下,如今后门坪村建起民族文化广场和畲族农耕文化展示馆,走上了“产业+旅游+文化”的发展模式。未来,雷金玉的心愿是把后门坪村建设成风景美、产业旺的民族村落,走出一条具有畲家特色的乡村振兴路。

  一步一脚印打造人民生活幸福村

  赵会杰

  “两次交流互动让我深切体会到,我们老百姓的事就是总书记心头的大事。”

  宋庆礼

  “有了高铁,大家就都能到我们鹤峰看看这里的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幸福、乡村越来越美丽。”

  “地是水浇地吗?”“通了自来水吗?”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大庙镇党委副书记、小庙子村党总支书记赵会杰发言时,总书记一次次询问。在发言结尾,赵会杰鼓起勇气邀请总书记到赤峰看一看。

  2019年7月,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同来自赤峰市的10位干部群众代表座谈交流时,专门请赵会杰参加。

  赵会杰向南都记者回忆,那天,她带去了精挑细选的6张照片,每一张都记录着小庙子村的发展变化。“两次交流互动让我深切体会到,我们老百姓的事就是总书记心头的大事。这让我作为基层党组织一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强了,带领群众致富的脚步更扎实了。”

  自2009年当选为小庙子村党总支书记以来,赵会杰便一直着力补齐村里的基础设施短板。一步一个脚印,硬是让当年吃不上一口自来水、没有一盏路灯的小庙子村,变成了人居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幸福的新农村。赵会杰向南都记者感慨,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国家政策越来越好,我得带着乡亲们抓住时机好好干,把日子过出个样子来。”

  同样致力于带领一方百姓过上好日子的,还有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鹤峰县金泰牧家庭农场主宋庆礼。宋庆礼的家乡鹤峰县地处鄂西南,交通、饮水、农村电网等基础设施薄弱,曾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湖北省最后一个通高速公路的县。

  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宋庆礼抓住参加湖北代表团审议的机会,围绕贫困山区大交通建设和脱贫产业发展发言,获得总书记的肯定与勉励。

  高铁通到家乡,是宋庆礼的愿望。“有了高铁,大家就都能到我们鹤峰来,看看这里的老百姓如何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生活越来越幸福、乡村越来越美丽、产业越来越壮大。”

  截至2021年3月,沿江高铁宜昌至涪陵段已完成预可研,鹤峰人的“高铁梦”离实现又近了一步。宋庆礼告诉南都记者,等高铁开通后,他一定要找机会向总书记报喜。

  “村长班”培育基层治理人才

  刘永好

  “总书记对农业、对农民愿望的关注让我印象深刻。”

  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得知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永好计划当年在他的企业内新增两万人就业,关切地询问。刘永好向南都记者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依旧振奋,“总书记对农业、对农民愿望的关注让我印象深刻。”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的愿望是什么?总书记讲过一个“金扁担”的故事——当年,农民们谈起在吃饱吃好的基础上境界更高的愿望时说,将来上山干活就挑着金扁担。“这个‘金扁担’,我就理解为农业现代化。”总书记说。

  为此,新希望集团于2020年推出乡村振兴“五五工程”,计划在未来5年内从5个不同切口助力乡村振兴。其中在人才振兴方面,纳入了已有扎实基础的“绿领新农人”培训项目。

  刘永好向南都记者介绍,“绿领新农人”项目启动于2018年,计划用5年时间发动一批涉农企业参与,无偿为农村培育10万名新型农民和乡村技术人员,并从中选拔优秀人才,给予资金、技术、渠道等方面的创投扶持。

  “如今,这一项目累计线下培训人数已达7.5万人,此外还有更多农村青年通过线上课程形式获得所需技能。”随着项目深入开展,“绿领新农人”培训内容不断扩充,不仅涉及种养殖,还加入了家庭旅游、电商等多个行业。

  “2021年起,我们又在原有基础上将该项目进一步升级,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合作,增开乡村振兴‘村长班’。”刘永好希望运用企业的力量与优势,探索乡村基层治理者的培训帮扶之路。

  “我们的第一期‘村长班’已顺利结束,效果很好,接下来我们准备每年办两期,五年下来就是500人。”刘永好相信,这一项目对乡村振兴的贡献远不止于当下。

  追梦者答卷——回访和总书记两会面对面的代表委员

  统筹/主笔:南都记者 向雪妮

  采写:南都记者 翁安琪 实习生 何嘉豪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