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政协工作报告“词典”出现10余种新提法

报告首次专章阐述“团结” 词频创10年新高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唐静怡 张雨亭 潘珊菊 03-05 01:50

  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作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2021年的工作,从3个方面部署了2022年工作,并强调要强化使命担当,“为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努力奋斗”。

  为了更清晰感受政协工作发展,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对2013年至今的10份政协工作报告进行了文本分析,告诉你报告里的热词、新词及金句。

  梳理发现,“团结”一词十年累计出现219次,在今年报告中出现39次,为历史最高频次。今年报告首次用专章阐述“强化使命担当:为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努力奋斗”。报告提出,人民政协因团结而生、依团结而存、靠团结而兴,在不同历史时期为促进中华儿女大团结作出了重要贡献。

  “协商”蝉联核心热词 10年累计出现626次

  梳理发现,“协商”“建设”“发展”“政治”等均是近年来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里的常见热词。其中,“协商”蝉联核心热词,在2022年报告中出现41次,10年累计出现了626次,是出现最多的热词。报告提出,2022年,持续深化专门协商机构建设。努力在完善协商内容、丰富协商形式、健全协商规则、培育协商文化、提高协商能力上有新进步。

  今年“团结”出现39次 为历史最高频次

  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梳理分析2013年来的政协工作报告发现,“团结”一词十年累计出现219次,在今年报告中出现39次,为历史最高频次。今年报告首次用专章阐述“强化使命担当:为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努力奋斗”。报告提到,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是新时代人民政协的历史责任。人民政协因团结而生、依团结而存、靠团结而兴,在不同历史时期为促进中华儿女大团结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当代中国正经历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更加需要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

  从10余个新提法看2022年政协工作

  梳理发现,今年的报告中至少有10余个新提法出现。如“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报告提到“就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进行专题协商”。还有“统筹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医疗卫生健康发展”等报告中的新提法,展现2022年政协以高质量建言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向。

  报告指出团结要有圆心

  报告强调,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团结要有圆心,固守圆心才能万众一心”。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党的领导越有力,党的旗帜越鲜明,就越能巩固和壮大爱国统一战线,有效汇聚中国人民和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智慧力量,形成真正的、广泛的、紧密的大团结。

  报告体现政协不断强化使命担当

  报告指出,人民政协要坚持党的领导,更好地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强化不是靠说了算而是靠说得对的履职理念”“提高从说得对到说得入脑入心的工作本领”等提法体现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不断强化自身的使命担当。

  报告提到聚焦社会关切的难点、热点问题

  报告指出,要避免目标行为短期化,坚持循序渐进,“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把在一些复杂敏感问题上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同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聚焦社会关切的难点、热点和苗头性问题,在履职为民中持之以恒实现发扬民主和凝聚民心的有机统一。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南都京沪新闻中心

  统筹:王海军 乔建

  执行统筹:邹莹 程姝雯

  数据采集分析:唐静怡 张雨亭 潘珊菊

  设计:林泳希 刘寅杉 张许君

  技术:周炳文 王思逸 吴俊泽

  数据来源:2013-2022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