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2022年中国各项工作将如何推进?一图读懂政府工作报告!

赤字率降至2.8%左右 回归疫情前水平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凌慧珊 王一雪 张雨亭 唐静怡 03-06 01:50

  昨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减税降费规模只增不减、赤字率回到疫情前、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这份信息量超大的报告告诉我们,中国2022年各项工作将如何推进。南都大数据研究院结合近1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的关键数,与您一起较往昔,探未来。

  在高基数上保持中高速增长

  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增长8.1%,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经济规模达到114.4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均GDP达到80976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2551美元,超过世界人均GDP水平。

  2022年中国经济预期如何?报告中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经济增速预期目标为何如此设定?报告中解释,主要考虑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的需要,并同近两年平均经济增速以及“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相衔接。这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体现了主动作为,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

  比去年下调0.3个百分点

  报告提到,从2021全年看,主要宏观经济指标符合预期,财政赤字率和宏观杠杆率下降,经济增速继续位居世界前列。根据报告,2022年的财政赤字率按2.8%左右安排,比上年下调0.3个百分点,回到疫情发生前(2019年)水平,有利于增强财政可持续性。

  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

  关于今年的“就业”目标,报告中提出,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

  报告体现“保就业”的决心,要求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报告中提出,延续执行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等阶段性稳就业政策。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明显提高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000万人,要加强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和不断线服务。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和就业保障,促进农民工就业,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

  助企纾困,“放水养鱼”、涵养税源

  “上亿市场主体承载着数亿人就业创业,宏观政策延续疫情发生以来行之有效的支持路径和做法。”李克强总理说,去年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元,还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煤电和供热企业实施阶段性缓缴税费。实践表明,减税降费是助企纾困直接有效的办法,实际上也是“放水养鱼”、涵养税源,2013年以来新增的涉税市场主体去年纳税达到4.76万亿元。

  海外通胀高烧,我国CPI温和可控

  2021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9%,低于全年3%左右的预期目标。

  今年物价怎么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2022年发展主要目标时称,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不少分析师认为,在目前海外不少经济体通胀高烧不退的背景下,中国通胀整体表现温和可控。

  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首席分析师杨畅认为,过往10年中有7年的CPI目标设置为3%以内,若剔除2020年受疫情扰动,目标设置在3.5%以内,CPI连续7年设置为3.0%的目标,这表明对物价涨幅采取常态化设置的意图。

  与GDP增速同步,多渠道促进增收

  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上年实际增长8.1%,与GDP增速同步。

  脱贫县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021年,脱贫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5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1.6%,实际增长10.8%,快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报告提及今年发展预期目标时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此外,将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升消费能力。

  统筹考核,并留有适当弹性

  今年能耗强度目标如何?报告提出,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并留有适当弹性,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碳中和之路如何走?李克强总理说,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报告指出,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

  居民医保补助继续涨,推动省级统筹

  2021年,我国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增加30元和5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推动基本医保省级统筹。

  此外,推进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确保生产供应。强化药品疫苗质量安全监管。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强医保基金监管。

  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根据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今年粮食产量目标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报告提出,要确保粮食能源安全。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民生和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用电。加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各地区都有责任,粮食调入地区更要稳定粮食生产。各方面要共同努力,装满“米袋子”、充实“菜篮子”,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10余新提法道出今年新发展理念

  南都记者对报告内2022年政府工作任务梳理发现,今年至少有10多个新提法出现,涉及经济、市场、创新、消费、农业、环境、民生等多领域。譬如,报告提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重、挑战多。立足构建新发展格局,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再如,报告指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

  今年,在稳市场主体保就业方面,报告首次提出,“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具体来看,包括“减税与退税并举”“增值税留抵退税”等重点安排,这是自2013年以来,近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这一安排。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南都京沪新闻中心

  执行统筹:邹莹 程姝雯

  数据采集分析:凌慧珊 王一雪 张雨亭 唐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