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中国母乳捐赠第一人徐靓:

她和志愿者9年捐献母乳8吨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董晓妍 张静 宋凌燕 潘珊菊 李春花 03-08 01:30

  电视台主持人、“中国母乳捐赠第一人”徐靓和儿子。 受访者供图

  2013年3月,广州暴雨黄色预警。徐靓冒着大雨,来到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五楼的一间科室,两间房,一位护士长,里面冷冷清清。“那是我第一次去参观,听说这里是捐献母乳的地方,但还没有人捐。”

  徐靓跟医护人员说,那我来捐吧。那一年是徐靓成为母亲的第二年,后来她顺利成为全国内地第一家母乳库的001号捐赠者,“中国母乳捐赠第一人。”2020年3月1日,《广州市母乳喂养促进条例》正式实施,母乳喂养率先在广州立法。今年初,广州公益组织“母乳爱”志愿团队做了一次年度总结,从2013年成立至今,如今队伍志愿者1500人,全国范围资助母乳库8间,9年累计捐献母乳超过8吨,救助重症患儿超过4000人。

  01

  打破僵局 捐赠母乳第一人

  10年前,39岁的徐靓初为人母。因为产后麻醉,徐靓一直处于昏睡状态,医院的护工给徐靓的儿子喂了奶粉。儿子吃的第一口奶水不是妈妈的,这成为了徐靓后来长久的遗憾。

  作为媒体人,徐靓很清楚母乳对孩子健康的益处,也想把使用母乳的机会给到更多有需要的孩子。“把母乳捐出来,这么好的事,为什么没人做?”

  对这个问题,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临床营养科主任刘喜红并不乐观。在筹办这个全国第一家母乳库之初,她做了一项超300个刚生完孩子或者正在母乳喂养的妈妈调查——奶水多,愿意捐赠的只有25.1%;而自家孩子生病后,愿意接受别人捐赠的不到9%。传统观念中,母乳是体液,有卫生隐患,是私有且隐秘的。如果没人捐母乳,那母乳库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徐靓意外地成为了打破僵局的第一个人。完成各项身体检查,母乳捐赠完毕。回家后,徐靓以广东台主持人的身份发了一条微博,呼吁大家关注母乳捐赠。

  3天后,当她再回到医院时,母乳库的门已经推不开了——海内外采访的记者和各地的妈妈,涌进了广州的全国第一间母乳库。

  02

  母乳不仅是营养还能救命

  就在她完成捐赠的一周之后,母乳库救治了第一位患儿——一名10个月大的肠瘘患儿小江(化名)。小江在家乡做了肠道手术,术后伤口裂开,导致肠瘘。两个月内,他的体重由9kg掉到了5.5kg,重度营养不良。家人抱着他到广州求医,恰逢母乳库已经存了一些奶,医生决定给小江喂母乳。徐靓号召妈妈们来捐母乳。前来捐献母乳的人越来越多,摄入充足的母乳,小江两周体重增加了1.65kg,超过普通孩子9倍的生长速度,最终转危为安,顺利出院。“这件事让我发现,母乳对孩子而言,不仅仅是营养,有时候甚至意味着生命”。但母乳库的母乳捐赠仍面临极大的缺口,公众对母乳喂养的认知仍存在很大的误区。

  2013年5月20日,在全国母乳喂养宣传日——“大爱有声·母乳爱”公益项目正式启动——这是中国第一个推广母乳喂养、母乳捐赠救治重症患儿及推动建立公共场所母婴室的公益项目,下设母乳爱公益基金和母乳爱志愿服务队,徐靓担任母乳爱志愿服务队队长。

  03

  一群人完成一位母亲的遗愿

  徐靓这名北京大院里成长起来的女孩,儿时曾想过,长大要成为父母那样的人。“我爸真的是,热心到出了名。”徐靓印象里,父亲总是会带一些陌生人回家,能帮就帮一点。即便后来徐靓离家工作,也仍然会接到陌生的电话,“我问她是谁,她说是我干姐姐。我爸妈就把人家孩子当亲孙女管,一起吃喝,就像一家人似的。那一刻的感觉,就好像自己是个‘富二代’一样,就是精神富足的二代。”

  后来,这个家里最小的女儿,第一个背上包离开家来到广东,进了电视台上班。“年轻不想随波逐流,那就选择泥石流。去冲、去闯,走出一条自己的路。现在想想,真的是激情燃烧的一段岁月。”她出现在汶川地震现场、南方冰雪灾害现场,成为母亲后又决心为母乳捐赠奔走。她想用自己的力量做点什么。

  2014年国庆节前,徐靓接到一个微博求助,一位住在广州白云区的准妈妈在孕后期突发重病,紧急剖腹产下了孩子小信纸(化名)。令人遗憾的是孩子的妈妈不幸离世,留下了10天大的孩子。妈妈生前有个愿望想用母乳喂养自己的孩子。

  “我们希望孩子的母爱不要留白,要完成这位妈妈的遗愿。”她和自己的公益团队商量,7名来自广州的妈妈,为孩子捐献母乳。

  满月之后的小信纸,即将迁往珠海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徐靓四处奔走,找到了愿意帮忙运送母乳的冷链“爱心快递”。快递车一大早从广州增城出发,取到母乳,再马不停蹄送往珠海,再把将近50公斤的母乳送上八楼的小信纸家。之后,几位妈妈,两位快递小哥,完成了一年的母乳快递,为小信纸送去了100公斤母乳。一群人完成了一位母亲的遗愿。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妈妈是最有爱的群体。当一名女生从一个小姑娘成长为妈妈之后,她会变得比任何时候都坚强,为母则刚,那是人类的本能。”

  04

  从母婴室到母乳喂养立法

  来广州30年了,徐靓有时想,如果有平行时空,她希望自己仍然是年轻时的自己,父母没老,儿子也能在身边。一切都是年轻的。而这些年为母乳喂养的奔走,呼吁母乳喂养的努力,却在扎实的积累。

  2016年下半年,徐靓带领的母乳爱公益组织,配合广州市妇联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公共场所母婴室建设工作,并作为公共母婴室第三方机构,承接母婴室建设、评估及监督管理工作。

  2017年,母婴室建设成为“广州市十大民生工程”之一,首次写进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3月1日,在母乳爱团队的努力下,中国首部母乳喂养法规《广州市母乳喂养促进条例》落地实施。

  今年初,母乳爱团队做了一次年度总结,如今队伍志愿者有1500人,全国范围资助母乳库8间,累计捐献母乳超过8吨,救助重症患儿超过4000人。其中,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厦门弘爱医院3家母乳库,就累计接收捐赠母乳近7.8吨,通过母乳捐赠救治3130例重症患儿。

  徐靓常年都留着短发,淡妆,说起工作快语连珠。一旦聊起孩子、母乳喂养,语调又忽然温和下来。“儿子的出现,妈妈的身份,都让我有了很强的使命感。”她希望儿子成为更好的人,而自己也应该成为更好的自己。

  “也许有一天,我们这些妈妈都老了之后,也能对着孩子们说,妈妈年轻的时候,干了这样一件事儿,特别骄傲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