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总书记与他们交谈后,95后港澳青年的奋斗续集来了

三年 他们有的已从学生成长为大湾区建设者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王诗琪 郑雨楠 伊晓霞 03-09 01:19

  陈 童

  谢宗余

  叶炜麟

  张舒丰

  3月5日,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聚焦港澳,提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并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港澳青年来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在更加广阔的空间里不断得到成长,甚至找寻到属于自己的人生机会。

  近日,南都记者回访了三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期间交流过的港澳学生代表,请他们讲述近年来学习工作上的变化。

  “我常常会想,‘我是一位与总书记交流过的暨大学生代表’,因此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有所担当。”香港青年张舒丰近日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说。

  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来到广东知名华侨学府暨南大学。在学校图书馆华侨华人文献馆,习近平总书记认真察看馆藏文献和实物,同学生们亲切交谈,询问大家学习生活情况,学成后有什么打算。听到不少学生来自港澳台地区和海外,总书记勉励他们好好学习、早日成才,为社会作出贡献,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

  回忆起当年和习近平总书记见面时的场景,另一位香港青年代表谢宗余同样历历在目:“总书记十分亲切地朝我们走来,与我们一个个地握手,让我感觉十分温暖。”

  “每年到了(10月24日)这一天,也是我自我总结复盘的日子,会回看自己过去一年的付出与所得,有没有进步,有没有好好读书。”香港青年陈童说。

  三年多时间过去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如火如荼进行。不少当年与总书记交谈的港澳青年,也从一名大湾区建设起步的见证者,成长为大湾区的建设者。

  结缘暨大

  因学科发展慕名而来

在实践中增加专业知识

  “暨大的商科,在港人心目中有着不错的名声。”2017年,对暨大商科早有耳闻的谢宗余如愿来到暨大就读会计专业。香港女生张舒丰,也是看中了暨大新闻与传播学科的排名和学科建设的成果,于2015年慕名而来。

  珠江口西岸,澳门青年叶炜麟,因为父母早年往来澳门和内地做生意,从小就对内地生活耳濡目染。2016年,他选择来到暨大攻读金融学。

  来自香港的陈童则选择了暨大当时才组建两年的院系——2013年在全国首次成立的应急管理学院。当然,这缘于“美丽的误会”。

  “一开始我以为这个专业类似于危机公关处理,没想到主要是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但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乌龙”,却深深影响了陈童的成长轨迹。本科毕业后,陈童决定留在这个专业继续深造。2020年,她成为暨大应急管理专业的一名研究生。过去的两年,年轻的陈童也遭遇了一场任务艰巨的“实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在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中,陈童还与另外几名来自香港的同学在广州调研走访。基层人员在一线奋战、默默付出的场面直到现在都令她印象深刻。

  陈童回忆,广州很多基层人员为了方便工作和不影响家人,直接在办公室“安家”。一些社区尚未加装电梯,社区防疫人员坚持每天爬楼梯上门询问居民健康状况。“大家都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社区居民采购生活必需品。他们不仅把防疫当成工作,还把自己当作社区的守护者,这非常让人敬佩。”

  陈童说,正是这一段经历,让她对应急管理专业和内地城市,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传统文化的学习也是港澳同学在暨大校园生活中的一抹亮丽色彩。总书记叮嘱同学们“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这颗文化自信的种子,也在同学们的心中慢慢生根发芽。

  “学校开设了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必修课。不少师兄师姐认为,通过在暨大的学习,对国民身份的认同更加深刻了。”陈童说。

  作为校学生会副主席,张舒丰直接参与组织了校园中华文化节,并多次参加学校组织的中华传统文化研习营。

  据悉,暨大现有在校港澳台侨学生1.3万余人,其中在校港澳学生8800余人。在校港澳学生占全校全日制学生比例约为20%。在开放与包容的校园文化下,越来越多的暨大港澳侨青年自觉地接起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的接力棒。

  告别本科生活

  他们都在社会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总书记和我们谈话时,希望我们大家好好学习,学成以后,一定会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张舒丰回忆说。

  三年过去了,和总书记交流过的同学们,有的选择在内地继续深造,有的则在大湾区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

  2020年,叶炜麟考取了复旦大学研究生。目前,他正在一家头部证券公司实习,努力争取转正中。他说,在券商工作,节奏紧凑,确实蛮辛苦的,但他觉得从中学习到不少。

  留在广州继续攻读应急管理专业研究生的陈童则表示,只有把自己的专业知识打牢,才有做实事的本事。“我知道要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但只要坚持不懈,日积月累就会有实现的机会。”

  在大湾区内地城市,还有很多闯劲十足的港澳青年。为了让青春年少的他们能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尽情翱翔,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已接连出台一系列“助力”政策。其中,被同学们提及最多的,就是港澳台居民可以申领居住证和在内地(大陆)参保这两项政策。

  张舒丰对前年发布的“港澳台居民参保暂行办法”印象特别深刻,因为正是在那一年,她顺利进入了广州一家地产公司。次年底,《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出台。这份规划提出,2025年,珠三角城镇化率预计达到88.3%,2035年预计达到90.5%。

  张舒丰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城市更新,涉及广东乡村和城中村的优化建设。张舒丰认为,大湾区内地城市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为房地产市场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社会责任,从事房地产行业后,我非常希望能为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出一分力。”

  香港青年谢宗余在暨大会计专业毕业后,来到了深圳一家事务所做一名审计。谢宗余介绍,他有很多香港同事,都很看好在大湾区的发展前景。“金融创新、制度创新,以及优秀而朝气蓬勃的人,让这片城市群展示出了格外不同的活力,这也是大湾区吸引我的地方。”

  从缩影到群像

  看好大湾区发展的港澳青年越来越多

  作为广东高校香港学生联合会(简称“粤港联会”)秘书长,陈童日常会通过组织交流活动,帮助来穗就读的香港学生适应并融入内地的学习生活。

  据陈童介绍,近年来,“粤港联会”组织学生走进企业,了解高精尖的科技技术,与企业负责人做深度交流。“通过考察交流,香港学生会发现过往既定的认知存在偏差。我们也希望用最直观的方式让香港学生了解内地的发展前景,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带来一些启发。”

  此外,陈童还发现,有不少香港学生想要报考内地公务员。给这些学生提供这种机会的,与近三年来粤港澳三地公务员人才政策的破冰有关。

  最近,陈童还专门面向在粤的香港学生展开调研工作。结果发现,受访的472位同学中,78%的人有意向报考公务员。其中,有的除了参与港澳生定向考试,还与内地学生同台竞争,报名参加了全国统考。

  “其实香港青年不用过于焦虑。如果你想让人生经历更加饱满,可以多来内地接触。读书、工作这些实践性方式,可以让你更加全面、立体地认识内地环境。”陈童如是建议说。

  叶炜麟则是从政策角度出发,鼓励澳门青年立足大湾区寻找未来的发展机会。

  叶炜麟称,过去三年,中央政府出台了诸如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一系列政策和举措,让他看到了国家对澳门的重视。他也期待,随着大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未来粤港澳三地的信息发布、规则衔接以及薪酬待遇等体系可以更加完善,差距逐渐缩小,让澳门青年在内地谋发展的过程中有更多选择。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是支持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关键一步。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从暨大校园走向大湾区,这里正在上演着港澳青年们的逐梦续集。牢记嘱托,奋发有为,带着专业知识的沉淀,和对国家对社会使命的担当,越来越多的港澳95后、00后们,正在奔赴这片实现梦想的热土。

  声音

  每年到了(10月24日)这一天,也是我自我总结复盘的日子,会回看自己过去一年的付出与所得,有没有进步,有没有好好读书。——香港青年陈童

  总书记十分亲切地朝我们走来,与我们一个个地握手,让我感觉十分温暖。——香港青年谢宗余

  过去三年,中央政府出台了诸如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一系列政策和举措,让我感受到了国家对澳门的重视。期待随着大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澳门青年在内地谋发展的过程中有更多选择。——澳门青年叶炜麟

  我常常会想,“我是一位与总书记交流过的暨大学生代表”,因此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有所担当。——香港青年张舒丰

  链接

  中央和地方政府系列“助力”政策和举措

  2018年9月1日 《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发放办法》正式施行。

  2019年2月18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2020年1月1日 《香港澳门台湾居民在内地(大陆)参加社会保险暂行办法》正式施行。

  2020年12月 在服务“双区”建设专项招录公务员考试中,深圳首次设置了5个定向港澳选拔职位,吸引了446名港澳人士报名。

  2021年1月29日 广东省委组织部、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广东省2021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其中深圳、东莞两地有5个岗位定向港澳人士招录。

  2021年3月31日 深圳全文发布《关于进一步便利港澳居民在深发展的若干措施》。

  2021年4月28日 广州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发布《支持港澳台青年来穗发展“乐居广州”住房保障实施方案》。

  2021年10月 人社部、财政部、税务总局、港澳办联合发布《关于支持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创业的实施意见》。

  2021年11月22日 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发布《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支持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2021年11月23日 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关于推动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

  2021年12月24日 广东省司法厅印发《关于香港法律执业者和澳门执业律师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执业管理试行办法》。

  2022年1月7日 《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提出研究推动粤港澳三地社保规则对接,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港澳居民办法,构建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龙头的“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平台体系等内容。

  2022年1月17日 《广东省促进就业“十四五”规划》发布,提出激发“双区”和“两个合作区”建设促进就业效应。并支持“两个合作区”在促进就业创业政策方面率先突破探索。

  出品:南都省情新闻部大湾区工作室

  统筹:黄海珊

  采写:南都记者 王诗琪 郑雨楠 伊晓霞 实习生 丘柔 杨婵 黎子延 罗紫阳 通讯员 李伟苗 李玉平

  图片来源: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