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全国政协委员吉林:

政协委员履职不能只“清谈”有责任对复杂问题发声解惑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潘珊菊 03-10 01:30

  吉林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曾任北京市政协主席。

  “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是政协工作点睛之笔,也是统一战线工作核心价值。”3月8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吉林接受南都记者独家专访,谈及政协工作报告时说道。多年从事统一战线工作,吉林对“团结”一词成为今年政协工作报告高频词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无论是政协工作还是统战工作,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凝聚人心。

  今年是吉林在全国政协履职第10年,关于委员如何真担当、真实干、真作为的问题,吉林说政协委员不能仅当“荣誉委员”,更要当“责任委员”,要感受到各界的信任与委托。“说”是政协委员履职的主要方式,不仅要对“怎么说”有要求,还要检验“说”取得的实效,不能只“清谈”。

  今年政协工作报告还提到要“避免目标行为短期化”。政协委员面对复杂敏感问题如何有所作为?在吉林看来,要坚持久久为功和日日做功长短结合,政协委员有责任对社会敏感问题解惑,关键在敢于发声、善于发声。

  麦克风

  社会各界存在利益多元、认识多元的现状。作为政协委员,有责任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党和政府的主张,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敏感问题发声解惑。

  委员履职

  不能仅是“荣誉委员”,更要当“责任委员” 

  南都:今年政协工作报告专门用1/3篇幅对“为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努力奋斗”提出新要求,如何看待“团结”成为高频词?

  吉林:在当下,民族复兴任务比较重,面临形势又比较复杂,也存在一些干扰等不确定因素。在这个时候强调中华儿女大团结,意义深刻。只有中华儿女团结一起,才能拧成一股绳,才能够克服各种困难,战胜各种挑战。

  南都:今年报告出现“努力做担当者而非旁观者、践行者而非清谈者”,这也成为委员交流讨论时的金句。

  吉林:我理解为,作为委员不能仅是一种荣誉,更要感受到各界的信任与委托。这几年,政协系统中强调更多的也是责任,不能仅是“荣誉委员”,更要当“责任委员”,责任委员就要担当责任,要身在其中、积极作为,不能做旁观者,就不能只“清谈”,而要真正履行责任。“说”是政协履职的主要方式,但“怎么说”也是有要求的,也要检验“说”取得的实效,不能只对别人品头论足,自己也要行动起来。

  责任担当

  坚持久久为功和日日做功,长短结合

  南都:你认为委员在为社会民生和国家发展大计建言献策上如何真担当、真实干、真作为?

  吉林:政协委员如何实现真正的担当?我认为应该做到这三点:一是深入调研查实情,无论是蹲点式调研或对资料进行分析,一定要把真实情况摸清楚。

  二是抛却杂念敢发声。委员有时考虑到各方面,顾虑较多不太敢发声,这就失去了为所代表的界别群众反映呼声意见的意义。

  三是发挥专长献箴言。委员发表的意见要真能够解决问题,或对党委和政府决策起到参考作用,又或能促进一些矛盾问题的真化解。

  南都:报告提到要“避免目标行为短期化”,社交媒体时代,面对社会关注点,政协如何做到在复杂敏感问题上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同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

  吉林:一要坚持久久为功,要有定力、有耐心,细水长流润物无声。二要坚持日日做功,长短结合,为了久久为之有更大的效果。

  社会各界存在利益多元、认识多元的现状。作为政协委员,有责任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党和政府的主张,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敏感问题发声解惑。

  当然,首先要解决的是“敢不敢发声”的问题,其次要解决“善不善于发声”的问题。政协在这方面是有优势的,一是专业人士多,从专业的角度来发声讲话,往往还是能够以理服人的。二是联系社会面广,各个方面都有代表人士,面向界别群众做工作有优势。三是眼界视野宽。

  统战工作

  寻求最大公约数、画最大同心圆

  南都:过去政协一直强调履职“不靠说了算,而靠说得对”,如何看待今年又提出“从说得对,到说得入脑入心”?

  吉林:因为政协不是权力机关,政协委员更多的是通过“说”来履行职责,所以不能追求“说了算”,要追求“说得对”。这次报告中提出的是更高的要求,不仅是要“说得对”,还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才能把决策建议提得更有实效。此外,现在要求政协委员履职要“双向发力”,既要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同时又要凝聚共识,不仅是政协内部,还要到社会、界别群众中去凝聚共识,这就要求说到大家心里去。

  南都:在统一战线工作中,如何真正做到“固守圆心实现万众一心”?

  吉林:我所在的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是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联合党校,也是统一战线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我们的工作是寻求最大公约数、画最大同心圆。和政协不一样的是,我们是通过教育培训的方式进行。

  南都:今年是你履职全国政协委员第10年,如何评价这些年的履职工作?

  吉林:参与政协的这10年,是我参加工作以后思想理论水平提高最快的时期。在这个岗位上,我可以回想总结过去多年来在党政岗位上的工作得失,思考过去无暇顾及或思考不深入的一些问题。同时,在政协理论学习中,专业知识学习人才济济,也是一种“孵化”。

  老干部“余热”

  老同志多接触青年人“仕而优则教”

  南都:你今年关注哪些问题?接下来打算做哪些调研?

  吉林:我今年关注几个问题研究,也准备参加一些调研。例如,人民政协在全过程人民民主方面发挥了什么作用,如何更积极地发挥作用。主要是通过理论研究的方式参与。今年全国政协理论研究时,以上问题也作为其中一个主题来进行研究。前几年,研究更多的是在协商民主的过程中,人民政协要发挥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

  在讨论过程中,大家也非常关心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问题,比如,如何更好地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上,我国这几年都是这么做的,做的效果也是世界上最好的,但今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又要稳中求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如何统筹得更好,这是一个问题。

  同时,很多同志关注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有人提出要出台政策,鼓励年轻人多生多育,有人提出法定结婚年龄能否降低的观点,有人提出多创新养老模式,特别是居家养老模式,并且政府要给予支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

  结合工作,我更关心大家在讨论中的发言以及提出来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我认为将这些梳理出来后,可成为今年学院面对统一战线成员、党派同志开发课程、教育培训的基本素材,有针对性地安排培训和教学计划。

  南都:“人口老龄化”也是两会热词,你应该也认识不少临近退休或已退休的老干部。你觉得他们在未来的中国老年群体中能发挥什么作用?

  吉林:年长的同志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有经验,实际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怎么充分挖掘这笔巨大的财富?一是社会层面要进行设计,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总结他们好的经验,向社会特别是年轻人进行介绍和宣讲。

  我特别主张拥有丰富经验的老同志多接触青年人,有机会上讲堂讲一讲,有句话说“学而优则仕”,还应该“仕而优则教”。另外,老同志自身也应该增添动力、焕发青春,特别是要保持对新知识、新科技的敏感,因为知识更新、技术发展都很快,还要加强学习。

  采写:南都记者 潘珊菊 实习生 赵姬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