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协主席魏小东:
“接诉即办”群众诉求快速响应机制 助力构建超大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


魏小东 北京市政协主席。
为兑现举行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的承诺,许多政协人为冬奥筹办建言献策。北京市政协主席魏小东也参与了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运行保障指挥部工作。赛后,北京市政协将围绕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等方面开展协商议政,就“后冬奥时期”遗产作用发挥、场馆利用等问题持续进行关注,积极建言献策。
在立法协商方面,北京市政协参与了“12345”市民热线“接诉即办”机制的相关立法工作,魏小东也是主抓这项工作的市领导。2019年至2021年近三年间,“接诉即办”共受理群众来电反映超3000万件,派单办理超1000万件,诉求解决率提升到89%,满意率提升到92%。
作为全国首创、北京原创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改革举措,“吹哨报到”“接诉即办”构建了具有首都特点的超大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而服务“新时代首都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也是对政协工作的要求。魏小东表示,今年北京市政协将围绕冬奥场馆赛后利用和城市副中心发展等九个方面议题开展重点协商。
麦克风
今年将围绕九个方面的议题开展重点协商,包括:推动“两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和创新高地、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加强减污降碳协同、推进建设“博物馆之城”、推动冬奥场馆赛后可持续利用和就《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等开展立法协商。
工作部署
首都工作关乎“国之大者”
南都:今年是您就任北京市政协主席后第一次参加全国“两会”,这次参会给您带来什么感受?
魏小东:进入新时代以来,经过持续努力,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职能定位更清晰了,作用效能更突出了,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样子”更鲜明了。
新的一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北京冬奥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首都发展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首都工作关乎“国之大者”。做好首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北京市委确定做好今年全市工作,总的思路就是紧紧围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这一主线,提出“新时代首都发展”的新要求,强调要更加自觉从“国之大者”高度谋划和推动首都工作,凡事从政治上考量、在大局下行事,大力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
北京市政协工作是全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部署新的一年工作中,我们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紧扣关乎“国之大者”的首都工作谋划各种履职活动。
议题协商
围绕冬奥场馆赛后利用等九方面议题开展协商
南都:今年政协有几项重点协商议题,都聚焦哪些内容?
魏小东:北京市政协每年都会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就一些重大议题开展协商议政。今年将围绕九个方面的议题开展重点协商,包括:推动“两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和创新高地、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加强减污降碳协同、推进建设“博物馆之城”、推动冬奥场馆赛后可持续利用和就《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等开展立法协商。这些议题涉及首都经济、科技、文化、城市建设管理、民生保障改善等方方面面,都是首都当前的重点工作。
此外,今年我们在认真组织实施好九项重点协商议题的同时,还要承办京津冀三地政协主席联席会议;围绕落实城市更新行动计划和义务教育“双减”措施、推进行政诉讼与复议标准相一致、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等,开展协商式监督;就优化营商环境、实施种子条例、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社区养老等开展考察调研和视察监督,力争在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推进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更好发挥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
建言献策
提出有关冬奥提案26件,多项建议被采用
南都:北京冬奥会已圆满闭幕,冬残奥会正在进行中。在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时,北京市政协在场馆赛后利用上贡献了哪些智慧力量?
魏小东:为兑现举行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的承诺,赛场外,许许多多人在为办好一届精彩的奥运盛会贡献智慧与力量,这其中也有政协人的身影。在筹办的工作中,市政协和各界委员全力参与其中。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围绕筹办建言献策。去年,我们将“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成功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作为年度重点协商议题,组织各党派团体各界委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实地考察冰雪场馆、观摩冬奥测试赛,组织开展专题网络议政,就涉及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提案召开办理座谈会,举办冬奥专题文化讲堂和“冬奥大家谈”网络直播等活动。
二是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北京市区两级政协委员积极参与冬奥场馆运行、网络安全、志愿者组织、医疗保障、通信服务等方面组织和服务任务等工作。去年,各党派团体和各界政协委员提出有关冬奥提案有26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有290余篇,内容涉及疫情防控、运动科技、场馆再利用、志愿者工作等多个方面,其中7件提案被评为市政协2021年度优秀提案,多项建议被上级信息部门采用。
三是倾力参与服务保障。北京市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和部分机关干部直接参与和服务冬奥筹办工作。按照北京市委的安排,我和几位副主席参与了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运行保障指挥部工作,分别牵头赛事综合保障、开闭幕式组织、冬奥冬残奥村运行、交通保障、疫情防控等工作,机关很多干部也参与到相关服务保障工作中。
四是用好冬奥成果。我们将围绕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等方面开展协商议政。北京市政协会就“后冬奥时期”遗产作用发挥、场馆利用等问题持续进行关注,积极建言献策。
改革举措
“接诉即办”受理群众来电反映超3000万件
南都:在立法协商方面,北京市政协参与了“接诉即办”机制的相关立法工作,这是北京市一项特色工作,您也是主抓这项工作的市领导,目前取得哪些成效?
魏小东:“12345”市民热线应该是北京市民非常熟悉的一个电话号码了。“接诉即办”就是以这条市民热线为主渠道,各区、街乡镇、社区村和各部门各单位闻风而动、接诉即办的群众诉求快速响应机制。这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改革举措,是全国首创、北京原创的,确实解决了许多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据统计,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1月30日的近三年间,“接诉即办”共受理群众来电反映3134万件,派单办理1301万件,诉求解决率从53%提升到89%,满意率从65%提升到92%。“接诉即办”构建了市民诉求驱动城市治理创新的新模式,被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
去年9月,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围绕这部地方法规的制定,北京市政协组织开展了立法协商。根据“接诉即办”涉及面广、委员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特点,市政协在两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实践:一是在立法协商正式开始前,先组织委员开展前期调研,二是首次实行市、区政协联动,组织十六区政协委员共同参加,更好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在民主立法、科学立法中的作用。
北京通过“吹哨报到”“接诉即办”等一系列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构建了具有首都特点的超大城市基层治理新格局,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生根、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领域取得的重要成果,也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北京的生动实践。
采写:见习记者 陈秋圆 南都记者 潘珊菊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