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网贷广告有哪些“坑”,南都记者进入“助宝呗”等网贷链接实测
套娃式导流 个人信息被多次“共享”

近期,不少消费者投诉称,点击了微信朋友圈贷款广告后,不仅持续被推荐下载各种网贷App,还遭遇了贷款中介一天好几次的电话“骚扰”。
南都记者调查发现,消费者投诉的这些贷款广告,是由一些资质不太规范的网贷导流平台投放,一方面会将消费者层层导流到不同的网贷平台链接或网贷App,不断推荐新的贷款产品,填写的个人信息也被多次转手共享给其他平台。而且其中部分网贷平台背后是高利贷贷款超市。另一方面,这些广告还为多个线下贷款中介导流,消费者存在被收取高额手续费的风险。“3·15”之际,南都与你一同擦亮眼识别微信朋友圈贷款广告,实测网贷平台存在的隐患。
贷款转手导流四五次 用户不知向谁贷了款
南都记者对此类广告进行了随机测评。今年2月下旬,点进一则冠名“助宝呗”的平台广告链接后,南都记者被引导关注公众号填写资料、跳转多次后下载了“橙易花”App,进入了贷款导流的循环。在此过程中,广告投放方、推荐的App运营方前后不一。之前在“助宝呗”公众号填写的个人信息,直接出现在了“橙易花”App的系统记录中。
随后,“橙易花”App首页弹窗推荐新的线上贷款产品“融易贷”。点击申请“融易贷”,需要用户点击授权的个人征信查询授权书等现金借款相关协议超过50份。从该产品展示的协议可以看出,签约主体五花八门,有其他贷款超市、助贷平台、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城商行、农商行等。不同的签约主体、不同类别的协议并未分类展示,全部混在一起,不便于查看、阅读;协议文本也多为格式合同,协议效力存疑。
根据借款协议,“融易贷”产品实际上也是“贷款超市”,其导流、合作的其他“贷款超市”包括“桔多多”“分期易”“易花”等,而这些新的“贷款超市”也疑问重重。比如,“桔多多”App曾被工信部通报存在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违规使用个人信息的问题。同时,“桔多多”还被消费者投诉强制收取会员费,否则无法借款。
一位受访的助贷行业人士告诉南都记者,这种现象其实就是“贷款超市”套“贷款超市”,推荐的很多产品就是我们常说的“黑网贷”,多数是长期靠借网贷生活的那些老哥们经常光顾的不良“撸贷”口子。
实测发现,从用户最初看到的打广告的助贷公司,到实际审批贷款的公司,用户已经至少被转手导流了四五次,用户在整个申请过程中,都未能明确获悉自己是在什么平台上向哪家机构申请了贷款。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指出,这些贷款广告对产品信息披露不清晰、不规范,资金方指向不明确,无法获取金融产品提供者的准确信息,将给金融消费者造成困扰及风险。
个人信息一次填写数次“共享”
多位受访的行业专家指出,这些广告最大风险点在于个人信息泄露和转售。以“助宝呗”广告为例,其隐私协议中要求借款人同意授权该平台将填写个人信息共享给多个合作平台,而这些平台的合作方并未披露清楚,从其“套娃”式的导流行为来看,数量应该不少,这或将导致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
当南都记者在“助宝呗”公众号申请页面填完个人信息后,不到两分钟,就开始接到多位“信贷经理”打电话邀约线下面签,加上他的微信后,其发来的后台信息截图中,南都记者填写的相关个人信息清晰可见。
南都记者注意到,“助宝呗”公众号的申请页面下方,有一行灰色小字称,“本产品联合全国数百家合规机构上万名资深信贷经理为您智能1V1定制最优贷款方案”,也就是说,在广告链接中填写的这一次个人信息,可能将被数百家机构的信贷经手人员查看,这些“合规机构”究竟是哪些完全没有披露,交出了个人信息的用户只能被动地接受各种“信贷经理”的电话推销。
当问及用户资质如何审核时,该“信贷经理”称,“我们平台自己审核就可以了。”对于这样的描述,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对南都记者分析称,这些平台收集客户信用信息,并将信息分享给第三方,却并没有相关牌照,涉嫌违规从事个人征信业务,“央行征信局已经明确要求,网络平台实现个人信息与金融机构的全面‘断直连’,若还存在转售获取利益,则是违反当前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已经涉嫌违法犯罪。”
监管
新规征求意见 投放行业对此类广告仍来者不拒
实际上,互联网平台的贷款广告已经引发监管关注。去年末,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银保监会、证监会等七部委联合发布《金融产品网络营销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苏筱芮表示,微信朋友圈等第三方互联网平台经营者为金融机构提供网络空间经营场所,应当建立准入管理机制,对入驻金融机构从资质资格、业务合规、社会声誉等方面进行评估。她认为,贷款广告乱象,应当穿透业务后关注资金来源,如果如果这些平台背后没有明确的资金来源,就应当按照非法金融活动的属性予以取缔。
《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出台,金融广告的投放力度却并没有萎缩。南都记者联系上一位从事朋友圈广告投放的中介人员咨询贷款广告投放费用,他们对金融产品广告仍来者不拒,并不会因为是金融贷款类广告主而更为谨慎。其介绍称,朋友圈信息流广告成本相对较低,可以按实际曝光情况付费,播放3秒开始计费,几百元就有十万多曝光,点击填写表单不额外收费,转化率也高。
出品:南都数字金融创新与合规课题组
采写:南都记者 熊润淼
- 下一篇:彩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