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深圳初步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目标,今起全市有序恢复社会生产生活秩序

助企纾困:金融支持、减税降费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程昆 张艳丽 03-21 01:57

  21日起,深圳市将有序恢复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公交、地铁全面恢复运行,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确保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平稳有序。 南都拍客 徐瑶 摄

  南都讯 20日晚,深圳召开例行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黄强会上表示,深圳已高质量完成了三轮全员核酸检测,社会面初筛阳性数已从最高的38例快速下降到18日的4例和19日的1例。除个别区域外,全市大部分区域已经连续多日无社会面初筛阳性报告,绝大部分新增病例在集中隔离点、封控管理区和重点人群中被发现。总的来看,深圳已初步实现了社会面动态清零的目标,全市疫情形势总体可控。从3月21日起全市有序恢复社会生产生活秩序。

  深圳作为一座口岸城市、外贸大市、人口大市,疫情防控一直面临外严防输入、内严防反弹、严防再输出的巨大压力。加之本轮输入疫情为奥密克戎变异株所引发,传染力非常强、隐匿性非常高、人群普遍易感,给全市防控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难度。

  3月13日,深圳发布关于做好全市三轮全员核酸检测的公告,升级各项防控措施,力争用最短时间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黄强介绍,深圳迅速开展高质量全员核酸检测、全面加强社会面管控,并全面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经过一个星期的持续奋战,在全市上下和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深圳已经高质量完成了三轮全员核酸检测。”黄强说,总的来看,我们已经初步实现了社会面动态清零的目标,全市疫情形势总体可控。

  同时,黄强强调,仍需清醒地认识到疫情防控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目前,国外境外疫情还在持续发酵,国内疫情点多面广频发。黄强表示,这提示疫情输入和反弹风险仍然不容乐观,稍有疏忽就可能功亏一篑,防控工作绝不能有丝毫松劲懈怠。

  举措

  地铁、公交封控区、管控区不停站

  3月21日起,深圳全市地铁、公交将全线网全面恢复运行。深圳公共交通出行方面有哪些保障措施?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时要注意哪些事项?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徐炜昨日介绍相关情况。

  徐炜介绍,在地铁方面,封控区、管控区范围内地铁站继续关闭,列车不停站通过。地铁运营时间为6时30分-23时,各线路将根据客流情况,灵活调整上线服务的列车数量,满足市民出行需求。公交方面,除因疫情停运的79条线路外,此次共有830余条线路全面恢复运营。其中,需要执行跳站或绕行的线路有209条,请广大市民朋友出行前留意相关运营信息的变化。在出租车和网约车方面,继续保持正常运营。除封控区、管控区以外,私家车也将全面恢复通行。

  为了给市民提供一个安全的乘车环境,全市地铁、公交企业对所有恢复运行的车辆进行检查、消杀、清洁、通风,所有参与复运的司乘人员需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方可返岗。同时也要求全体司乘人员两点一线、减少流动,确保乘客的安全。

  徐炜提醒,市民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主动出示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或者24小时内核酸检测凭证,配合扫场所码并亮码,做好个人防护;同时将安排工作人员在主要站点值守,引导乘客有序上车,并及时调整运力,保障车站客流不滞留。

  为更好地保障特殊群体出行需求和企业有序的生产经营,深圳将持续开行点对点的定制巴士专线。一是保障防疫人员的出行需求。目前全市防疫人员比较多,市交通运输局与各区的疾控、医疗等部门联系,建立对应的机制,开行点对点的保障专线,解决医务人员、志愿者等批量通行的需求,继续保障城市运行的正常运转。3月14日到20日,已开通的保障专线168条,投入的运力226辆,累计发车580多班次,输送人员1.3万多人。二是按照“一企一策”要求,保障企业员工的通勤出行需求,目前已开行大型企业的定制巴士共54辆。有需求企业可前往“深爱企”小程序和“深圳交通”公众号查询定制巴士预约的信息。

  将出台稳定工业经济增长和促进服务业恢复发展的措施

  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黄强表示,深圳将出台关于做好助企纾困、稳定工业经济增长的若干措施和促进服务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同时强调各区、各部门、各单位在执行防疫政策过程中,要坚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不得层层加码。

  深圳将坚持科学精准动态清零,更好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黄强表示,要集中优势兵力打好重点区域疫情歼灭战,坚决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

  坚持分区、分级差异化的精准防控,要压实属地、部门、单位、个人四方责任。进一步落实管行业必须管疫情防控、管业务必须管疫情防控、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疫情防控。严格抓好重点场所防控工作,落实快递小哥、出租车司机等暴露性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白名单”+“一天一检”制度。

  落实“三区”管理措施,黄强表示,特别是封控区继续严格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上门服务,同时加强老、弱、病、残、幼、孕等特殊群体的服务保障。

  在应对处置当前本土疫情的同时,全面加强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抵深人员健康管理等措施,防止国内中高风险地区疫情输入。同时防范境外疫情输入南大门,紧盯航空、陆路、海运三种途径,坚持人物环境同防,筑牢外防输入的严密防线。

  深圳将坚持有力有序提速扩面,更好统筹经济社会平稳发展。黄强表示,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持续加大“六稳”、“六保”工作力度,出台关于做好助企纾困、稳定工业经济增长的若干措施和促进服务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措施等政策。

  从金融支持、减税降费、产业扶持等方面,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千方百计地利企、稳企、安企,有效保障全产业链协同运行。加大对企业的精准服务力度,帮助企业做好常态化的疫情防控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龙头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的影响。

  “这里我也明确提出,各区、各部门、各单位在执行防疫政策过程中,要坚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不得层层加码。”黄强说,为让企业更好享受好政策,将依托深i企平台,汇总发布政策实施细则和申报指南,帮助企业一键查询、免申即享,让惠企纾困政策像“快递”一样精准直达市场主体。

  采写:南都记者 程昆 张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