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余小洁:
我与851岁广济桥“同舟共济”15载

余小洁

烟雨迷蒙中的广济桥。 受访者供图
余小洁
潮州广济桥文物管理所所长,2021年3月,被中华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6月,被国家文物局授予2021年度“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荣誉称号,是当年广东省唯一入选者。
2022年潮州的元宵节,潮州古城中唱响了潮剧《荔镜记》,配合广济桥和门楼的灯光,古城风韵令人叹为观止,此时走进潮州古城,宛如步入明朝意境。走出广济楼城门是广济桥,这一楼一桥是潮州人的精神图腾。春和景明的3月,古城更添古韵,我们走近了“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余小洁,她是潮州广济桥文物管理所所长,2007年广济桥修复工程竣工,广济桥文物管理所成立,开启了文物保护的日常。2007-2022年,她十五年如一日,让我们听听她与广济桥“厮守”和“守护”的故事。
01
15年如一日 守护文物安全
2007年成立的潮州广济桥文物管理所,从制度、资料的建立、梳理,一切从零开始,到现在的安全守护,一切都有章可循,每一个字都是全新确立。“文物保护工作除了对专业的关注之外,更重要的是高度的责任感。”余小洁表示,“这十多年来,我一直有着文物工作者的骄傲,既要专注于挖掘文物的内在底蕴、提升其内涵,更要着力于琐碎杂务,几十年如一日地关注和守护文物的安全,因为文物安全是文物保护的红线、底线和生命线”。
2021年,余小洁组织团队完成了“广济桥亭台楼阁木构件保养维护工程”,这是自2007年以来最全面的一次检查纠偏和加固。“广济桥二十多个古桥墩,是文物价值最大的部分,也是保护的重点难点。它本身是一个不可移动的大文物。”在余小洁的愿景中,“日后在检查桥墩做水下勘探时,如果可以做成直播,将对广济桥的保育宣传会有更好的效果”。
这15年来,余小洁带领团队详细制订了文物保护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逐步建立和完善一系列文物保护和管理规章制度,如常态化的文物保护“半月一检”制度、防火防雷用电设施月度检修制度及游客高峰节点安全保障制度等。管理所至今仍严格执行“半月一检”及“每天必检”,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检查各种电器、电线的安全情况,还有18艘木船上的救生衣、供水的增压系统是否正常等。
文物安全守护更需要驻守平凡的奉献精神。在余小洁的访谈中,她的谦逊正透着这样的精神,作为潮州人,对广济桥和门楼的深沉之爱深入骨髓。
02
笔架烟雨广济桥 一里长桥一里市
纱幔低垂,飞檐反宇,长虹卧波,站在笔架山巅遥望广济桥,烟雨韩江入画。
余小洁对广济桥的用心守护还体现在专业研究、对古桥和潮州非遗文化的活化利用上。15年来,余小洁潜心学术研究,践行创新发展理念,撰写《试论潮州广济桥文物保护管理》《试论潮州广济桥的六大建筑特色》高质量学术论文;主持完成两处文物修复工程专业技术资料及历史档案分类整理,为广济桥后续保护和研究提供完整的文献。
她还先后主持完成10多项文物保护性重大维缮项目,包括钢质木饰梭船建造、亭台楼阁木构件油漆维护、浮桥跳枋和栏杆设计安装以及广济桥水下安全勘察工程等项目,实施广济桥古石梁区等附属设施建设。
据介绍,近期来在数字科技加持下,对广济桥上全部亭屋和楼阁进行全面勘查、纠偏加固;借助新技术对广济桥桥墩66个沉降监测点、19个位移监测点进行了6次全面的生命周期监测。
“文物保护要见人见物见生活”,这一“素养”几乎成为余小洁的工作内在动力。潮州当前拥有17个国家级的非遗项目,每天有3个非遗项目的传承人在广济桥的楼阁亭屋中展示,每到节假日,广济桥上则有“非遗集市”及动态的非遗文化展演,基本再现了明代时广济桥上“一里长桥一里市”的繁华盛况。
红棉三月,橡木花开,游赏潮州看尽人间烟火气。广济桥,晨起由木船相连,暮时为大船“让路”通航,“同舟共济”的守桥人每天兢兢业业地巡视检查、珍惜守护。
03
修旧如旧重新开放 重现“十八梭船廿四洲”
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的广济桥至去年(2021年)恰好是850岁高龄,最初仅是一座86艘小船连成的简陋浮桥;从公元1171年开始,潮州人开启了数百年前赴后继的建桥史。从第一个桥墩开始,经过了宋、元、明三个朝代,历时359年的时间,最终形成了“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此后,又经过数次战乱烧毁、洪水冲击、特殊年代的改造,直至2007年,才被重修恢复了原貌。
采访过程中,余小洁对于广济桥的“高龄”年轮如数家珍,“2007年修复时依照明代的样式;以前每位潮州州官都积极地参与到建设广济桥的惠民行动中,潮州府有多少财力就投入多少,财力足以建造一个桥墩就建造一个桥墩,总之桥是州府的‘命脉’,最初作为交通功用,广济桥不仅联通了潮州两岸,还是古代闽粤的交通和经济大动脉,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广济桥那些年也是联通内外的动脉”。
加入潮州广济桥文物管理所,余小洁的心愿是“为广济桥恢复古貌,并且保护起来,活化起来”。2001年国家文物局批准同意广济桥的修复方案,2003年动工。2003-2007年之间,高龄的广济桥静默中整装,迎来她新的“高光”时刻,2007年6月18日,按照广济桥的发展顶峰模式,即明代的造型修复成功,修旧如旧,重新开放,重现了“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智慧。
横跨江面的石板,曾是几百年来潮州人渡江的必经之路;那形态各异,彰显着潮州古建筑之美的亭台楼阁,曾是潮州先民叫卖贸易的“桥市”所在;那朝闭夕启的梭船浮桥,曾是潮州人通往世界的重要关卡。
集合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的广济桥,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是世界第一座启闭式石桥,广济桥的价值远远超越一座建筑本身。
采写:南都记者 肖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