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的体验,请使用竖屏浏览

普惠性+针对性纾困扶持措施,深圳“惠企30条”精准直达务实管用,专家:

关注行业特性需求 实现精准帮扶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王睦广 程昆 03-26 01:33

  3月25日公开发布的《深圳市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分为8部分,共有30条措施。第一部分是10条普惠性纾困扶持措施,第二至七部分则分别对工业、餐饮业、批发零售业、文体旅游业、交通运输及物流业、民办幼儿园等行业领域提出更具体细化有针对性的纾困措施。有专家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政策不仅出台及时,且关注到了行业的特性需求。措施有助于帮助企业坚定信心,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从而保障深圳经济的长远、健康、平稳发展。

  《措施》亮点摘编

  ●“普惠性纾困扶持措施”有10条

  通过“三减三补一支持”,降低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成本,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均可享受。“三减”涉及减税费、减社会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减房屋租金。以减免房屋租金为例,根据《若干措施》,制造业小微企业、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承租市、区政府以及市属、区属独资、全资、绝对控股国有企业的房屋,免除3个月租金、再减半收取3个月租金。鼓励市属、区属国有参股企业和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参照国有企业做法减免房屋租金,市、区在有关政策中予以适当支持。“三补”涉及补贴失业保险、补贴用水用电用气成本、补贴企业防疫消杀支出。以补贴用水用电用气成本为例,根据《若干措施》,对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022年4月、5月应缴交的自来水费、电费、管道天然气费给予10%的补贴,各工业园区和商业楼宇的物业管理部须将补贴让利全额传导至终端用户。“一支持”为金融支持,涉及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加大融资担保支持力度。

  ●“工业制造纾困扶持措施”有3条

  通过“一降两扩”,为工业制造企业纾困解难。“一降”即降低制造业税费负担。继续实施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部分税费政策,2021年第四季度部分税费缓缴期限在原来3个月的基础上继续延长6个月;延缓缴纳2022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部分税费,缓缴期限为6个月,可通过电子税务局“一键享受缓税”办理。“两扩”指鼓励工业企业扩大排产生产、全力支持企业扩大投资。比如,对企业2022年新投资并完工纳统的技改项目,按照市有关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操作规程,在同等条件下按最高的资助比例足额资助,单个项目最高给予5000万元资助。

  ●“餐饮业纾困扶持措施”有2条

  通过“一降一助”,降低平台经济参与者经营成本,助力餐饮行业加快复苏,为餐饮业纾困解难。比如,支持互联网平台企业开展中小微商户帮扶行动,对经营困难的餐饮商户实施特惠扶持政策。鼓励互联网平台企业为商户无偿开展数字化代运营服务,逐步提高商户线上经营水平。

  ●“批发零售业纾困扶持措施”有2条

  通过“一扩一提振”,为批发零售业纾困解难。“一扩”即支持批发零售企业扩产增效。“一提振”即全力提振消费需求。支持符合条件的零售企业在电商平台开设店铺,对企业实际支出开店费用、运营费用、推广费用的10%给予补助,每家企业最高不超过50万元。在大型电商平台设立“深圳专区”,组织市消费电子、服装服饰、黄金珠宝、眼镜钟表、家装家居、食品饮料等领域重点企业入驻,安排5亿元资金发放消费券,推动以数字人民币红包形式发放,带动形成消费热点。

  ●“文体旅游业纾困扶持措施”有3条

  通过“一退一补一支持”,为文体旅游业纾困解难。“一退”为暂退旅行社全部质保金。“一补”为加大文化娱乐业资金支持。对提供广告和娱乐服务的企业,按其2022年上半年实际缴纳文化事业建设费的50%给予资金支持。“一支持”为支持承接企事业单位业务。

  ●“交通运输及物流业纾困扶持措施”有4条

  通过“两补一减一支持”,帮助交通运输及物流业企业稳定运营。比如,对2022年3-6月企业深港陆路运输转海上快线运输的进出口吞吐量增量的新增运费成本进行逐月退坡补贴。对航空公司新开通国内定期客运航线每条给予500万元资助,新开通定期货运航线每条给予最高不超过7000万元资助。对巡游出租车超额减排奖励考核依据由里程调整为营运时间。对落实驾驶员租金减免的巡游出租车企业给予经营权奖励,企业可自行选择经营权延期9个月或新增15%投放车辆。

  ●“民办幼儿园纾困扶持措施”有2条

  通过“一补一免”,帮助民办幼儿园渡过难关。“一补”指实施民办幼儿园补助。对普惠性幼儿园及保教费备案标准不超过所在区(含新区、深汕特别合作区)普惠性幼儿园最高限价标准的其他民办幼儿园,按照每班每月最高4500元的标准补助,共补助3个月,用于疫情期间教职工基本工资支出。“一免”指减轻办学场地租金负担。民办幼儿园承租市、区政府以及市属、区属独资、全资、绝对控股国有企业的房屋,免除3个月租金。积极鼓励倡导驻深央企、其他省市驻深国有企业、社区股份合作公司、非国有企业、个人业主减免或缓收园舍租金。

  ●“提高服务企业水平”有4条措施

  涉及完善企业服务综合平台、加速兑现产业扶持资金、加强企业信用修复、精准实施疫情防控措施。

  专家点评

  对保持经济长远平稳健康运行有重要意义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创新与产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余晖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出台制定的一系列“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的政策措施,急企业之所急,对帮助企业坚定信心、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保持经济长远平稳健康运行有重要意义。

  在余晖看来,深圳这次的纾困解难政策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动作快,早在3月16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就会同相关部门出台了“加强疫情期间金融服务支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通知”。疫情防控期间,部分区也陆续出台了减负补贴措施,拿出真金白银减轻企业负担。

  疫情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影响程度不一样,余晖表示,这轮政策的第二个特点就是有重点,它关注到了行业的特性需求,有体现差异化,实现了精准帮扶。

  “从行业来看,餐饮、文化旅游、跨境运输物流等消费和民生服务行业受的冲击更大,因此针对这些行业有专门的救急救难举措。”余晖说,而从企业规模来看,中小微企业面对疫情的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差,市区两级政府针对中小微企业,特别是中小微制造业企业也有相应扶持政策,如:保持资金合理流动性、降低生产要素成本、保障产业用工需求等。

  第三个特点是短期和长期政策相结合。一方面,针对企业当下的痛点难点,有减税降费、降租减租、贷款贴息、稳岗支持等短期帮扶措施,以缓资金压力大、用工难等燃眉之急。另一方面,着眼于稳链补链强链控链,建立长效机制,实现长远发展。

  此外,余晖也关注到,除了市层面的纾困解难措施外,多个区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市区联动的政策,能更有效地、精准地服务好全市的千强企业、规模以上企业和数量众多的长尾企业。”

  采写:南都记者 王睦广 程昆